APP下载

莫让“培优”伤了孩子

2013-12-29卞梦薇

现代家长 2013年5期

儿子壮壮是我们唯一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自然希望将来他能有个好前程,所以自打他一出生,我们就很重视对他的教育,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对他进行早教,希望他多学点东西。

然而,壮壮入学后的表现却让我们有些失望。因为太过贪玩和淘气,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到四年级时,成绩还一直处于中下水平,与别的孩子相比,各方面都不如人意。壮壮的状态让我有些焦虑:现今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开始寻求提高壮壮素质的办法。如今课外教育的热度有增无减,培优班方兴未艾,被许多家长视为提高孩子竞争力的利器。再过两年儿子就要升初中了,不让他快马加鞭迎头赶上,恐怕让他上一中的愿望就要落空。看着那些街头散发的诱人广告,我动了心。虽然对广告上的吹嘘有些半信半疑,但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孩子报了班。

壮壮的数学成绩最差。起初,我只给他报了数学一对一提高班,但辅导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我以为是力度不够,又给他报了语文和英语一对一两个班。这样一来,壮壮的业余时间都让培优班侵占了,看着他背着沉重的书包忙着去赶场上培优班,作为母亲我非常心疼。但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也顾不了许多,只得跟着孩子一起忙活。我放下工作,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尽量解除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学习。

尽管我竭尽全力支持壮壮,但不知是壮壮学得不用心,还是培优班老师教得不用心,壮壮的成绩上升幅度令人失望,期中考试在班上的排名仅上升了3个名次,与培优班一学期单科成绩提高30~50分的许诺相差甚远。我的期望一下子落空了。

失望之下我迁怒于壮壮,然而在我责备壮壮的时候,他却说:“妈,你光骂我有什么用,不是我不用心学,而是每天去上培优班,老师只讲一会儿课就让我们自习。说是一对一,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十几个孩子集中在一起听课和学习,老师从不单独辅导。而且我觉得那些培优班的老师,还不如我们学校老师的讲课水平高呢!老妈我觉得咱上当了,这钱白花了。”

对壮壮的话我半信半疑。之后,通过侧面打听,我才知道,这所叫做“××教育”的课外教育机构徒有虚名,聘的老师大都是一些毫无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根本不是像他们吹嘘的“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高级教师”。上了当的我在了解情况后,向他们讨说法不成,还惹了一肚子气。

将壮壮带回家后,我郁闷了好长时间。但郁闷过后,感觉还是不能放弃。壮壮升学迫在眉睫,就这样的成绩,怎能与别的孩子竞争,怎能考上心仪的学校?不行,还得给这小子补课,谁让咱的孩子学习差呢。为了双保险,我让他文化课和才艺一起学,如果文化课不行,才艺也可以为升学加分。

再次给壮壮选择培优班,我留了个心眼,除了详细考察老师的讲课水平外,还通过其他家长,打听所选择的课外教育机构的口碑以及补课的效果。在千挑万选之后,我选择了两家较靠谱的课外教育机构,一下子给儿子报了包括奥数、英语、作文、钢琴、绘画、乒乓球、围棋7个一对一培优班。

虽然壮壮对我给他报这么多的培优班很是抗拒,但在我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含着委屈的泪水去上课。周末和寒暑假,壮壮比正常上学时间还忙,最忙的一天要上5个培优班。每天赶场的奔波,让壮壮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便无精打采,只想睡觉,在我的催促下勉强打起精神来温习功课,温习不了多长时间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但别人的孩子都在向前冲,自己的孩子不培优肯定会掉队。没办法,再累也得督促孩子将培优进行到底。

令我沮丧的是,给壮壮报了这么多培优班,结果却不尽人意,学了那么多,壮壮没一样精通的。两年走马观花培优下来,成绩没提高多少,才艺没学到多少,却弄得孩子眼睛近视度数加深,颈椎疼痛,并明显有了厌学情绪。

升入初中以后,壮壮因为难以适应新环境,各方面状态都不太好。老师反映,壮壮在学校学习提不起精神,情绪也不稳定,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整个人蔫蔫的,课堂提问总是答非所问。由于学习上心不在焉,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壮壮的成绩在班上垫了底。老师反映的问题让我忧虑。一中的生源很优秀,同学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成绩平平的壮壮本来就缺少与同学竞争的硬件,如果继续下去,将会有掉队的危险。为了提高壮壮的成绩,让他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我又想到了培优。虽然在这样的状态下,让他再读培优班,会增加他的心理和精力的负担,但几经犹豫,我还是咬牙选择继续让他在课余时间读培优班。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孩子不历练,怎么能成材?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让我始料未及。对于我的安排,壮壮坚决拒绝。他明确表示:“妈妈你如果再让我读培优,我就不去上学了!从小到大,都是你为我安排一切,也不问问我愿意不愿意。读了两年培优班,成绩也没见提高多少,上一中还是花钱择校,妈妈你不觉得你的选择有问题吗?我长大了,有选择的权利,读培优让我不快乐,学业那么累,再读培优,我就真的变成学习机器了!”

我与壮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情绪失控的我第一次挥手打了他,挨了打的壮壮冲出家门。我以为他去了姥姥家,便没去追,但第二天打电话给母亲,壮壮并不在她那里。这时,我慌了。

惊惶失措的我发动所有亲戚朋友找遍了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没有找到壮壮,一连3天,一点音讯也没有。在QQ上留言,他不回应。打他的手机,关机。找同学问,也问不出线索,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崩溃的我选择了报警。

壮壮失踪一个星期后,警方打电话来说,他们那儿被人送来一个在火车站流浪的孩子,有点像壮壮,让我们去看看是不是。得知消息后,我和老公慌忙赶了过去。一看坐在椅子上表情漠然的壮壮,我心痛地哭出了声。

壮壮虽然找到了,但他的状态让我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来。回到家后,壮壮的表情一直呆呆的,一句话也不说,机械地吃完饭、洗完澡,便倒在床上睡。壮壮的状态令我担心,我不知道他出走这些天经历了什么,我想等他在家休养几天恢复过来后,再向他道歉并尊重他的选择,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壮壮离家的这些天,我也在不断反思,在教子方法上,我确实有不妥的地方,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一味地拔苗助长,不但没达到期望的效果,反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然而,还没等我来得及向壮壮道歉,医生的一个诊断却像晴天霹雳击中了我:由于长期学业负荷过重,精神负担过大,壮壮已患上了抑郁症。得知这个消息我惊呆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的培优计划,竟然害了孩子。为此,我十分后悔,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不会再选择送孩子去培优。

之后的日子,我为壮壮办了休学手续,带着他踏上了求医问药之路。还好,在医生的心理疏导和我的陪伴引导下,历经半年的时间,壮壮渐渐康复。2013年他回到了学校,而接受了教训的我,终于明白放手让孩子发展的道理。壮壮复学后,我已让孩子放弃了那些自以为能提高孩子素质的兴趣班和文化课提高班,唯一保留的是壮壮喜欢的围棋班,围棋不仅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他在学习上集中注意力,而壮壮一直以来也对围棋有浓厚的兴趣,说将来要向围棋方面发展。

我的教子教训是沉重的,奉劝那些还在送孩子培优的家长要慎重。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对于孩子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勉强孩子去做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否则无异于拔苗助长。有些家长在给孩子报培优班时比较盲目,要么以自己的想法为核心,将孩子的休息时间占得满满的,让孩子在家、学校、培优班之间辛苦奔波,既浪费了钱财,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要么听由孩子的想法,一看他有兴趣就赶紧报班,走马观花一路学下来,金钱和精力浪费了许多,但样样不精,难以持之以恒,达到学有所成的效果。因此,应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从侧面引导他热爱所学的科目,潜移默化地培养他坚忍不拔的毅力。成才的道路千万条,培优并非是提高孩子成绩和素质的唯一道路。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