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13-12-29张永华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成败。本文结合实际对《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进行了设计与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实践教学 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199-01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平面方向)的核心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其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平面设计行业相关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培养满足平面广告设计师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实际对《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进行了设计与实施。
1 针对市场需求选取实践教学内容,面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项目
通过对吉林省东北创意产业研究院、吉林省长江广告公司、吉林省大禹广告有限公司、长春市麦之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比较知名的企业的调研和实践,凝炼出针对平面广告设计师岗位的平面广告设计行动领域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并通过对职业岗位和职业工作过程中具体工作任务的分析,开发出平面广告设计具体的学习领域,分别提炼出每个学习领域中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单项能力及综合能力,围绕市场需求,以DM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海报、户外广告、POP广告的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进行选取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本课程共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并且六个项目的编排是以完整、能力递进为基本原则。
课程组依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完整的工作步骤,将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包括的知识和技术贯穿到六个学习情境之中,并按照客户需求分析、策划方案设计、草图绘制、素材加工整理、设计制作、提案、任务评价这样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项目。
2 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企业平面广告设计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关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对六个项目进行整合序化。在每个项目中的工作任务都是以具体完整的平面广告设计工作过程来实施教学,教学活动中围绕:“做什么→怎么做→具体做→做的效果如何”等工作环节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能力训练,整个过程既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完成各项目中的任务,让学生融入到企业真实项目开发中去,提前步入岗位角色,形成职业能力的逐阶上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针对工作过程所需的技能要求,进行工作过程导向式的项目教学
本课程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具体工作任务分析,提炼普适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知识技能分解、重构、序化在六个典型工作项目中进行工作过程导向式的项目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具体的、按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开发的各项指标、规程为标准,掌握并运用必需的知识技能完成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完成了,这个项目就完成了。工作过程中教师对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课外知识也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行业的相关拓展知识,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建立仿真教学环境,校企人员共同授课
本课程主要围绕这6个项目设计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除第一个情境中的拓展任务部分在课内完成外,其它拓展工作任务在课外由长春麦之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王宝峰指导,学生在仿真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进行拓展任务课外学习,兼职教师将企业的新技术与项目经验在实训中加以讲授,让学生如临企业真实现场。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认可或被采纳时,可以给予奖励。因此,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及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得到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增强。
5 打造省内一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环节和办法,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6 改革教学手段,开启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接轨,合作开发课程资源,模拟企业创作团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将广告公司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带到课堂,建立仿真教学环境,实施真实项目教学;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分组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7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考核过程中,突出强调技能的操作,充分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过程性考核。考核分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7.1 过程性考核(40%)
每个项目的作品均包括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全体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企业兼职教师评价等环节,可通过课堂评价及学生学习手册中的体会和教师建议、学生校内顶岗实习手册中兼职教师的建议,获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该考核包括出勤状况、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学生作品自我展示讲解、实训项目设计质量,以此规范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
将聘请广告公司设计师到校内进行项目布置,设计师、学生及教师共同对项目制作进行分析和探讨,项目完成后,设计师对学生的作品逐一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
7.2 期末考核(60%)
以提高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依据,期末考核该课程采用“理论+操作”的考核方式,不但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期末考试内容,特别是操作部分,由任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确保考试内容紧跟行业发展。
总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对《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丁继安,吴建设.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
[2]朱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初探.
[3]徐作华.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科技资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