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2013-12-29徐大红

科技资讯 2013年15期

摘 要:体育教学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一部分,好的方法的使用,能使课堂丰富,完成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机、老师的教学步骤、安排的体育器械、老师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等等,都能引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掌握好学生心理因素,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和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下将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生心理动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来说明掌握学生心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掌握心理 培养意识 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177-02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的搞好体育教学。为达到全面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理方面的缺陷。由于遗传与生长发育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的差异,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过胖、过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而产生自卑,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在心理上投下阴影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2)心理方面的缺陷。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自我评价过高,一旦受挫折,便显出苦闷、悲观的情绪,对学习动作和技能失去兴趣,而对困难束手无策,无力自拔。或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例如:在考核中,总会感觉教师不公正、偏心,总觉得别的同学成绩和评价比自己的高,而往往教师不能及时的给予肯定。面对这些内心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的渠道宣泄的学生,就容易造成在学习上心理极不稳定。

(3)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不佳。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素质较差,或学习动作的能力较差,不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的学习中,与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提高快的学生相比时,总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再努力也是技不如人,跟不上其他同学,有些学生脱不开独生子女的“骄骄”二气,加剧了她们孤独自卑的心理,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懦弱,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4)不良的个性因素。有些学生虚荣心强,喜欢在课堂上用自己的一些举动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在遇到一些力不从心的动作时,明知自己完不成,也要顾及”面子”,结果导致失败,久而久之,在这种挫败感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今后即使有了自己能完成的练习,也不敢表现自己,怕万一失败,被其他同学讥笑,被人看不起。

2 掌握学生心理动机,采用多种形式的调节方法

要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观察。老师应当知道怎样观察学生心理状态的知识和技能,从观察学生的动静来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如观察到学生不安静,一个个跃跃欲试,则此时学生的唤醒水平比较高,学习兴趣也较大,此时进行体育教学,效果应当最佳,另外从学生视线的角度也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科学实践证明,学生视线与教师视线夹角约45°角时,学生的注意最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体育课的。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动作准确,学生喜欢你他就可能喜欢上你的课,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在学生中良好的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值得尊敬、信赖和亲近的人。

(1)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节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例如当下午五、六节上体育课时,学生刚从午睡中醒来,惰性较大,唤醒水平不高,此时体育学习的心理状态肯定不佳那么采用一般教学方法按进度进行教学肯定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此时应当适当调节课的内容,比如适当加入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等,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把心理状态调节好。

(2)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应当是多样的,极具启发性的,他应当使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启发性的、好奇心的和乐趣的过程,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个从好奇—求知—爱好—入迷的转变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环境、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等。例如:学习技巧动作“肩肘倒立”时,许多学生在挺腹的动作中掌握不好,做出来的动作达不到要求,这时老师在旁边帮助辅导学生把动作完成,同时不断的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在练习中领会动作,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最后能自己独立完成动作,争取让大部分同学都会做,这样,可使同学们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大家都想练习,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

(3)采用暗示的调节方法。对那些先天条件不足的同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完成教师所教授的技术动作时应当尽量地安慰和谅解他们,比如:用一个肯定的眼神,给他们降低动作的难度,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敢的去面对,让他们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 即过度焦虑,而是很愉快地接受老师的建议,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练习中去,最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动作,从而提高动作练习质量。

(4)采用激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节。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不能以一种很高的目光去期待他们。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去鼓励学生、奖励学生,消除学生的过分焦虑,让其对体育学习有种心理体验,从而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3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体育竞争中,胜利与失败总是一对并存的矛盾统一体。在胜利中找到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到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也尤为重要,使得同学们在你追我赶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运动水平,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从下面几点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1)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相一致的,加强集体观念,增强互助精神、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高尚的情操是竞争意识形成的基础,远大的理想是竞争意识形成的内部动力。

(2)引导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紧张意识。青少年学生一般具有好胜心、不服输、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如场地条件、素质等营造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竞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横生的游戏比赛。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环境。它不仅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竞争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4)因材施教地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品质,区别对待,采用各种有效的竞争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更多成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开展自我竞争与他人竞争的同时真正理解竞争的根本在于超越自我。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1)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激发其体育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练习是学生最高兴的时刻,要让学生练得乐,必须形式多样,方法多变。一般学生在练习中不喜欢教师卡得太死,希望能有自由独立的练习机会,为防止“放羊”,又要让学生多得“自由”。例如上健身操的一个动作“双手肩上侧平左右打开连贯到髋部左右顶髋的动作”因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有的同学挺髋动作做得不对,做成了挺腹动作教师就要提出要求,让学生自由去练,到一定时间进行检查。这样学生有了主动探索练习的机会,练得都很高兴,动作掌握的比较快。

(2)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兴趣总是与情绪、情感密切联系的。教师应当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手段,使得体育教学生动、活泼、气氛活跃,充满娱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好学、乐学、学好。教材安排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例如做课前准备活动时,要不断的变换准备活动的动作,做原地或行进间的准备活动后,再穿插小游戏使学生感觉到有新鲜感,通过这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有害怕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对动作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给予不同的练习时间,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3)美化教学环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课前,教师应当认真地布置好每一个教学内容所需的场地、器材,例如画出的跑道直、清晰、间距一致等等。给学生心灵上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从而诱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必须营造 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来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绪。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并用自己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学生。

以上仅个人多年来从事体育教学的一些经验,当然,为搞好体育教学,达到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还有许多的方法可供选择。例如体育教学中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情绪和情感等等。我们应当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究其规律,并将其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彩惠,张兆发,臧福山.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陈文华.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

[3]包狄文.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0(42).

[4]白红平.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J].新课程(中学),2010(5).

[5]陈爱国.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西安社会科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