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安全管理的几点疑问及其原因探讨

2013-12-29和永刚

科技资讯 2013年15期

摘 要: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当前各界对安全管理存在的几点误解提出了分析,并指出了疑问可能的原因。

关键词:安全管理 疑问 原因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安全管理是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是目前从一些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的应用过程和社会上一些迹象来看,安全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安全管理的处境主要是各界对安全管理的误解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误解一:很多人认为安全管理是软的,看不见的东西,不如增加几套设备来得实在。这是当前很多人的想法,安全管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把安全的费用投入到一个看不见的东西上,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还不如增加新的先进设备,既确保了生产的安全,同时看着也放心,设备好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安全应该就没问题了。

误解二:有些人认为安全管理不外乎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没有什么好搞的。现场做安全工作的人,有部分人持有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对安全不是太了解的人。他们认为安全管理也就是制定几项规定,没事搞搞安全检查,抓几个违章,再应付一下搞个培训。然后做几个宣传展板、黑板报,搞个文艺活动,算是安全文化建设。

误解三:部分人认为安全管理搞好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对于预防事故影响不大。

误解四: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事故发生后,不论安全管理做的多好都是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所以安全管理做与不做都一样。纵观各类事故,不管之前安全管理做的有多好,只要事故发生且达到特定级别,管理者都要受到惩罚,因此安全管理做与不做都一样。

根据笔者对安全管理的研究,上述误解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点是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认识。据统计,我国近年来与安全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安全技术所占的比例超过80%,而安全管理所占的比例不足20%。而根据海因里希在1931年时就提出“88%的安全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动作引起的,有10%的安全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1],美国安全业绩最好的杜邦公司提出“96%的安全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动作导致的,4%的安全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2]和美国安全理事会(National Safety Council,NSC)提出的“90%的安全事故由人的不安全动作引起”[3]及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4-5]也都表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正是基于此,安全管理在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却正在逐年增多,这也预示了安全管理的前景。

对于第二点,不得不承认,很多单位的安全管理方式也确实很陈旧,但是安全管理远远不止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广义的安全管理就是事故预防[1],根据事故致因链的内容[6],大到一个单位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信仰、安全宗旨等安全文化的塑造,再到一个单位规章制度、执行文件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单位人员安全知识的补充、安全意识的完善与安全习惯的改进,小到每一个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解决、工作场所不安全状态的发现,都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也就是说,在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凡是以预防事故、确保安全为目的的活动和行为都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对于之前所说的安全管理方式陈旧的问题,可以借鉴现场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将安全知识做成有趣味的游戏和电影、采取有奖问答的方式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等。

第三点误解是对安全管理的作用原理不了解导致的。根据海因里希的骨牌理论,抽掉事故致因链中众多事故原因的任何一个“骨牌”,都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1]。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来研究安全管理,可以解决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的事故,而且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是预防事故最有效的。同理,企业与员工 “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习惯”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生产中整体上减少和消除不安全动作、加强对安全动作的执行,还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识别和改善。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虽然不能对预防事故产生立竿见影式的效果,但是它们在组织层面上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生产理念以及安全生产操作体系和执行方式,使得企业人员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进而指导其产生正确的安全动作,从根本上确保安全,预防事故。

对于第四点,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事故,不论是分析事故原因或是提出事故预防策略最终都是为预防事故服务的。同时,事故的主要责任应该由事故的引发者承担,事故的预防也主要是从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动作着手。而且既然事故在当前的安全管理状况下能够发生,也说明当前的安全管理确实存在漏洞或问题,安全管理者应当加强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确保生产的安全,这样就不会被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 HEINRICH W H, PETERSON D, ROOS N.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M].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0:22.

[2] 车宏卿. 其实,96%的危险事故都可以避免——美国杜邦高管谈安全管理问题[J]. 中国国情国力, 2003(2):57.

[3] 傅贵.不安全行为纠正[EB/OL]. http://www.chinasafety.gov.cn/zhuantibaodao/2006-05/16/content_167037.htm, 2008-10-26/2013-2-28.

[4] 徐亮.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和监管体制的问题分析[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512-703.html, 2005-12-18/2013-2-28.

[5] 傅贵,李宣东,李军.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5(1):80-83.

[6] 傅贵,陆柏,陈秀珍. 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