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3-12-29王玉芬

科技资讯 2013年15期

摘要:服装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疏漏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定额管理问题不断突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严重影响。本文就服装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服装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对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管理体系下解决劳动定额管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从而实现对企业定额管理的优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服装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劳动定额管理的有效开展,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服装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就当前我国服装企业来说,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实现了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手段和措施,导致企业无法合理科学的调配劳动力,无法有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而使得劳动管理紧张,甚至对企业的发展也构成严重威胁。

一、 服装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服装企业作为我国基础经济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行业,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服装企业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企业经营环境随之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我国服装行业销量以及产量都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增长趋势,但是由于内部管理问题以及劳动额定管理的缺陷,使得服装企业无法进行资源的有效调配,薪资待遇等问题的日渐严重,使得服装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一) 定额制定的不科学性

定额制定是用来衡量职工工作能力和工作量的重要标准,定额制定的科学性,是保证定额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就当前我国多数服装企业来说,在定额制定方法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科学性,从而导致制定统计存在很大疏漏。在进行职工工时定额的统计时,部分企业还依旧沿用秒表法进行制定,秒表法的应用较为繁琐,秒表法在进行工时测定时需要借用统计学只是来进行抽样,并且需要运用评比调整。但是企业在操作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使得部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定额制定随意性大,从而导致定额缺乏科学性,定额准确性大为不足。甚至在部分企业当中,根本没有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额制定,工价表只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而定,从而导致定额精度严重不足,职工认可度和信服度严重不足。

(二) 生产计划的不合理

生产计划的不合理,也是劳动定额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企业竞先出现赶工现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部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生产计划的制定手段和方法,没有按照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来系统性的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而仅以货物的交货期来临时制定生产计划,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评估和分析,以及员工工作能力的统计,没有将工作计划细化到生产工序当中,导致生产周期较为紧张,进而出现在临交期赶工的状况出现,频繁的加班不但给员工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也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三) 企业定额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企业的定额管理都是静态性的,静态的定额管理往往比较适用于生产量较大、生产款式较为固定的大型服装企业,对于中小型服装企业并不适用。由于缺乏良好的定额管理手段,使得中小型服装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根据员工的生产熟练度以及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导致企业的加工单位完全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单价制定的盲目性,使得企业员工对于薪资待遇存在很大意见,而企业也因此产生较大生产负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

二、 服装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 重视定额管理的科学性

随着服装企业生产效益以及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流水化的生产流程使得服装企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传统的劳动额定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强对新型定额管理方法的引入,提高定额管理的科学性是当前服装企业必须要予以重视的问题。目前较为实用的方法有学习曲线法、秒表法以及标准资料法等等。学习曲线法是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的熟练度进行劳动定额的制定;秒表法则是以抽样和评比调整手段进行劳动额定的制定;标准资料法是以作业单元为中心,以统计方法进行标准工时数据库的建立,最终实现对定额管理的制定。服装企业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现状进行选择和运用,以保证定额管理的有效实现。

(二) 重视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

为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保证劳动定额制定的科学性,服装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生产部门首先应该结合先进的定额制定方法精确计算企业每日的生产产量,根据交货期来安排生产进度,保证产品能够在交货期顺利完成,以控制员工加班频率。同时,对于交货期较为紧张的订单,企业应该进行适当分析和评估,进行员工工作内容的相应调整,或是将部分工作委托给其他加工厂进行加工。

(三) 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在生产管理人才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多数服装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管理人员往往依靠工作经验进行劳动定额的制定,这就导致劳动定额的合理性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同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专业性人才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结:

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对于服装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护。服装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寻求科学先进的定额管理方法,充分的发挥企业定额管理对生产管理的影响,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 叶宁. 服装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探讨[J]. 山东纺织经济. 2010(12)

[2] 刘凤祥. 微机辅助劳动定额管理的特点及作用[J]. 航天工业管理. 2009(01)

[3] 叶宁,阎玉秀. 服装生产中动态工时定额的制定及应用[J]. 上海纺织科技. 2009(11)

[4] 姜山,李淑贞. 在承包经营责任制条件下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探讨[J]. 煤炭经济研究.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