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2013-12-29赵峰张娅萍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较欠缺,尚未引起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接着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最后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以便能够在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方面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信息化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73-01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一次重大变革,由此,大学教师需要勇于迎接挑战,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来不断迎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所以,从高校青年教师方面来说,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国内目前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试图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初步的阐释。从广义上来说,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教师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信息时代教师的能力。
从狭义上来说,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顺利完成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这一学习过程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能力。
2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由以下六大部分构成。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信息技术以工具形式与课程教育体系的各要素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就是说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人力资源全部都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由其来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2)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能力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需要考虑在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引入信息技术这一重要因素,而这将会导致教学在环境、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可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同是也是信息化教学诸能力当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3)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信息化教学有很多种模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教师都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这一教学媒体,来为学生创造环境,开发、设计与制作资源。在对信息化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后,教师要依据设计方案通过采用教育技术手段来为搭建信息化环境、制作课件做准备;尤其要结合所授学科的性质通过计算机操作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来完成对资源的分类、整理、排序、创新处理和评价。
(4)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活动具有综合性,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能力处,还要具备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和专业实验设备、指导学生利用技术进行实践、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等能力。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要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创新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大环境来开展合作活动和教学活动。
(5)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等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信息化大环境下,教学评价要对形成性评价和总价性评价予以充分利用,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方面面和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评价获取的反馈结果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以便对未来教学做一改进。
(6)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
信息化教学活动由始自终都要有信息化教学监控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一旦有问题发生,应及时处理,以优化信息化教学活动。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诸能力中,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属于高阶能力。
3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具体来说,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发展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予以积极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如果软硬件环境不佳必然会影响青年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上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对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以及管理与维护予以足够的重视。
(2)在发展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时要激发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强化他们的“学习者”角色。青年教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人群,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既是教育者,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活动中,他们又成为了学习者,所以,要对他们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重视,围绕他们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展开各项支持,尤其是要对教学实践活动予以更多的关注。
(3)创建关于发展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体系。青年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岗位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发展、在实践中反思等。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可以考虑基于校本培训来构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体系:第一,学校要以青年教师的教学为基础开设校本培训班,并在选择教师发展内容和加强培训教师培养工作等方面予以足够重视;第二,要把指导深入到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建立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使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4 结论
发展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依靠所有能依靠的力量,而不能仅凭某一种力量来进行。重视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等各方面对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科,黄琨桢.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9,6:209-210.
[2] 张杰,赵峰.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果测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6):67-69.
[3] 张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制度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1,1(1):70-74.
[4] 张杰,孙曰瑶.数据流分类中的概念漂移转移估计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12):19-25.
[5] 刘攀,段渭军.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