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大学辅导员工作
2013-12-29马疆平
摘 要:辅导员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工作,弥补自身工作中盲区,对于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进而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学生社团内涵、主要特征及其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载体作用进行简要阐述,侧重围绕如何以社团为载体开展辅导员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 社团 载体 辅导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62-02
高职院校社团快速发展,社团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为提升大学生知识与技能,拓宽大学生视野,完善大学生人格发展以及推动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就业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辅导员一方面既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同时也要认识社团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辅导工作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1 学生社团及其特点、作用
1.1 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最活跃学生群众性组织,具有学生发起、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具有来源学生、服务学生的特点。学生社团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而在学生中具有独到的影响力。因而,通过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1.2 学生社团特点
1.2.1 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主体
主要体现在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组织发起的,为提升自身独立自主能力、自力更生、进而实现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而形成的。其自发性和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的出发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
1.2.2 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
依据不同的服务方向,可以将社团形式划分为多个种类,其中我们较为常见的有:学术问题、文学艺术、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组成的活动小组,有文艺社、摄影社、美工社、歌咏队、话剧团、篮球队、数学社、化学社等等。
1.2.3 社团成员具有广泛性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多由学生自发组织,经由院校审核通过后成立起来。其成员多来源于学校各个专业中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因此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或文化背景。而学校社团正是将这些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实现了校内之间以及校内各系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对于促进学生人际交流能力提升,完善人生经历,提升为人处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挥作用。
1.3 学生社团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载体作用
学生社团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和弥补辅导员工作的盲区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3.1 促进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建成的小活动组织,组织内的成员通过参加各种利于发挥他们特长和锻炼他们自身能力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作为他们的辅导员,在他们成立社团时,要根据他们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确定开展哪种社团,需要谁来管理和参加,可以开展什么样的活动等等。社团成立后,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每次活动,并对他们活动的开展提出宝贵意见。需要时,还要协助他们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辅导员对他们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进一步促使辅导员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能力。
1.3.2 弥补辅导员工作的盲区
学生社团基于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特长,活动开展时更能调动起学生最大的积极性。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因工作繁忙或深入学生之间的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与学生沟通交流存在不足,致使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出现盲区。辅导员借助大学生社团凝聚力较强的特点,为自身工作的开展开拓了新的渠道,弥补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利于全面开展对学生的辅导工作。
2 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大学辅导员工作的途径
2.1 辅导员可以借助学生社团自我管理及宣传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组织。他们在课堂教育之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弥补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不足。辅导员就可以和社团成员建立高校课堂以外的互相协作关系,更好的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社团的建立,也成为了学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例如:学校在组织开展学习“红文化”“廉洁·奉公”等思想政治文化活动时一般都是采取讲座的方式,全年级的学生都围坐在一个大厅里,很少有人能专心的学习所讲精神。这时,辅导员就可以发挥社团的功能,提倡他们采用开展小品晚会、文稿征集等形式深入学习政治文化。学生会在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政治文化氛围,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2.2 辅导员借助社团的互动功能开展工作
同一个社团里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通过组织一系列社团活动,增加社团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提高整个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如果辅导员与学生单独在课堂互动,会受到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在社团中,大家拥有着共同的爱好,对于一些想法可以相互交流和容纳。辅导员可以利用社团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解决在课堂上不能教育学生的如缓解学习压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等的一些棘手问题。
例如:大学生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只有和父母的子女关系,没有兄弟姐妹的关系,在家都是少爷、公主,缺乏自我实践和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能力。大学生社团把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通过社团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他们彼此了解,彼此帮助,形成了有爱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他们分享经验,分享心情,缓解了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也提高了他们对陌生人的交际能力。辅导员的棘手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2.3 辅导员充分运用社团合理安排学生闲暇时间
大学生都经历过高中的紧张枯燥生活,一到大学,闲暇时间增多,一时间会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这些时间。长时间的空闲,会使他们养成散漫的生活学习作风。辅导员在这个时候就要利用社团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首先,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在社会中的人脉,帮助学生联系一些可以提高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兼职。其次,辅导员要帮助社团成员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引导他们运用有效的时间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使其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
2.4 综合运用多种渠道拓展社团活动形式
辅导员应当注意以现有的社团为载体,综合运用现代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例如网站,微薄,QQ群及博客等形式。一方面,辅导员可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网络阵地的一些时尚的形式开展利于促进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互联网向学校,向社会反应学生社团的风貌,使之成为开展社团活动和展示社团风采的新平台。另一方面,要不断的结合学生社团实际开拓渠道,实现社团活动与德育基地创建活动相结合。大力推进学生社团的团组织建设,充分运用社团活动有效凝聚青年学生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5 鼓励社团走入社会,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辅导员应引导学生社团整合活动资源,逐步实现活动项目化。与此同时应努力鼓励社团走出去、引进来,向社会和企业宣传学院、宣传自己,寻求合作,获取支持,形成了多种合作形式,善于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其次是服务对象社会化。作为校园文化晴雨表的学生社团,承载了校园文化、社团文化进企业、社区的功能,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展现自我、体现人生价值。各社团结合本专业特点,大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下新农村”等社会服务活动。
3 结语
在开展大学生工作时,辅导应注重角色定位,并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学生工作。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校园最活跃的学生组织,同样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应努力运用学生社团,弥补自身工作存在盲区与不足,以期促进学生从思想、人格到能力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涂钢.辅导员在高校社团中的舆论引导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9.
[2]宋建,王玮,方百会.从辅导员角度看理工类学校学生社团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4):132-133.
[3]霍大勇.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常见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