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的利与弊①

2013-12-29罗涛罗惠

科技资讯 2013年19期

摘 要:近几年,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遍地开花”,也受到了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也得以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技能竞赛 高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86-01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水平的舞台。近几年,国内各级相继举办了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的教学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为高职院校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找到了载体和切入点,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提供了依据。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高职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1 以技能竞赛为标杆,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职业竞赛的赛题一般为当前的热点题,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对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起着标杆的作用。需要高职院校认真的分析赛题在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挖掘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入到现实的教学中去,从而构建出相应专业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保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以技能竞赛为标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做一名“双师型”的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职业技能竞赛大多数具有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个方面,对学生也提出了手脑结合、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当前专业的热点,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教师参与指导职业技能竞赛,必须针对竞赛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补充和技能强化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吸纳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悉心指导。

1.3 以技能竞赛为契机,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现在的职业技能竞赛有的开设了职工组竞赛,吸引企业的职工参与;有的则是企业的“招聘会”,来观看竞赛额同时,招聘一些能力突出的学生;有的企业直接是竞赛的赞助商,提供比赛相关的设备、软件、人员等,在配合好竞赛的同时,也在给自己的企业做好宣传。职业竞赛越来越吸引许多企业的目光,高职院校参加竞赛同时,也是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良好契机,取得双赢的结果。学校在了解企业的实力和水平的同时,企业也在了解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帮助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加强对师资的培养的同时,学校也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双方有利共同获益的目的,才能加强合作、不断发展。

1.4 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

职业竞赛是参赛的各个院校加强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是的参赛的教师和学生看到其他人的优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有利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2 职业技能竞赛浮现出一些问题

职业竞赛本来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很多院校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名次,采取突击的方法。透过职业技能竞赛无限风光的背后,也浮现了一些问题。

2.1 收益学生偏少

职业技能竞赛为了使得赛程不至于拖得太长,往往对参赛队伍和人数加以了限制,无形中出现了各级的选拔赛,一层一层上去。作为高职院校要考虑“性价比”,往往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入到少数选拔出来的学生身上,当然对于能参加比赛的少数学生来说是幸运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学生,是否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否符合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

2.2 实训设备浪费

实训设备为了满足当前时代和教学需要,更新换代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职业技能竞赛的设备往往是由赛事的赞助商赞助的,每年的赞助商不同,或者每年赞助商会推出一些新产品,使得每年比赛的设备都不一样,想要在比赛过程中取得好的名次,参赛学校就必须购买指定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设备,而等到下一届,可能又需要重新购买。购买这些设备仅仅是为了比赛,所以不可能大量的购买,所以不能用于教学,就只是在比赛前短暂时间进行使用,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荒废。

2.3 影响教学秩序

很多院校为了在比赛获得好名次,在比赛前期会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1~2个月的停课集训,有的甚至更长。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天天从早到晚接受了高强度的单一训练,对于本来该学习的系统课程完全抛弃,所以学生对停课集训时“又爱又怕”。等到比赛完了之后,回到班上再跟班学习,发现完全跟不上任课教师的教学进程,有的甚至于到了期末考试什么都不会,本来的优等生变成了差生。

2.4 竞赛有失公平性

一般来讲,举办大型的职业技能竞赛,为了方便各个参数队伍,往往把竞赛的地点设在省会城市或者国家的大型城市所在的职业院校。年复一年,往往是一些少数院校承办这样的比赛,随着比赛的进行,该校的比赛设备的完整性、赛事的组织经验、参赛环境会越来越好,其他院校将不再有机会获得承办比赛的机会。而作为东道主参赛,肯定从多方面都会有得天独厚的比赛优势。所以不光承办权会被垄断,成绩方面也会被垄断。

3 结语

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一个检验平台,科学分析竞赛背后的有用信息,为高职院校的领导提供了决策参考,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的舞台,对高职教育教学的促进显而易见。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竞赛与教学还存在一定差别。只有理性地对待竞赛成绩,抓住职业技能竞赛的背后那些对职业教育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因素,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才能真正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对当前高职教学技能竞赛热的“冷”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8-20.

[2]田正.从技能竞赛谈高职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0):30-31.

[3]罗胜阳.从数控技能竞赛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9):26-27.

[4]李士丹,尧有平.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140-141.

[5]车广侠,周秀民,于慧玲.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5):152-153.

[6]何玲.试论以专业竞赛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9):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