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激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①

2013-12-29马文起

科技资讯 2013年19期

摘 要:阅读是语文知识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是语文基本功之一,也是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对于语文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对阅读方法的教授,并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60-0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两句话都向我们揭示了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读”是其核心和灵魂,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阅”而不“读”,学生的语感和读写能力的训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从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和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如下图所示,兴趣教学法在课堂阅读教学的各种方法中占有较大比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将枯燥的阅读变得有趣起来,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图1)

1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阅读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课堂阅读前,通过引导学生对与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进行收集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搜集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名言收集后,组织学生对各自搜集的名言进行交流,并将有代表性的名言张贴在班级墙壁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充实到班级的图书柜中,使教室里产生一种浓厚的“树林”环境和“书香”氛围,并设立借阅机制,对读书多的同学进行排名奖励,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与同学交流分享所读书的感想,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家长会时向家长汇报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并让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经验,取长补短。使他们能更好的为孩子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如:让孩子在安静的独立的房间里读书,并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架,同时,父母要多读书看报,为孩子做好榜样,并对孩子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孩子能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阅读。

2 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阅读不仅仅是由学生单独参与,而是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互动,协调沟通进行交流,来完成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就能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上,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定向的思维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将标准答案直接的告诉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使其发散思维能力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思维能力就不会被激发,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就只会被动的接受,做臣服于知识的“奴隶”,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民主教学。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动参与,和教师进行互动,必须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进行思考,在阅读前由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让学生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问题难度的设置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助于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妙处。回答问题时,对学生的答案应进行适当的点评,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我们都要认真倾听,然后让其余学生进行讨论补充,产生共鸣,营造一个平等、宽容、尊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自己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 读写结合,提高效率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而读书笔记就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前,每个学生应该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作为积累本,每次阅读时坚持将文章中经典的词语、句子、段落摘录下来,并将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读书笔记。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素材就会变得丰富,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阅读教学应与写作结合起来,重视写作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真实感受和亲身经历,借鉴文章的写作风格,写出有自己风格的文章。例如:在阅读完每篇文章或学习完每篇课文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表达方法,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主题思想,并要求学生相互之间推荐一些与所读或所学文章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仿照写作,从而加深和巩固对文章的理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教师应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章或名著,让学生不断的汲取文章中的知识和智慧。在阅读这些经典名著的同时,学生们不仅能够对悠久灿烂的世界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为以后的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

4 检查阅读效果,合理安排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好表现”,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会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为此,我们应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比赛,在班级黑板报上做一个阅读专栏,每周公布每个学生阅读文章的数量、读书笔记的篇数,并按小组轮流将读书笔记进行展览,相互之间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和经验介绍。对阅读效果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学之间形成竞争意识,在班级里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5 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形成互动。让他们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锻炼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张风友.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J].中小学教育(下半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