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100 t玉米车间设计
2013-12-29张倩
摘 要:目前国内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在玉米清理后,不进行水气调节、破糁脱胚、提胚等工序使胚乳、胚、皮分离。由于玉米的表面比较光滑,原料清理比较简单。只是去除大中小杂即可。脱胚、破糁采用无水汽调节的脱胚、破糁工艺。经实验比较,我们认为由冲孔筛面的XPX型选胚机进行选胚较好。
关键词:破糁 脱胚 提胚 去杂 玉米粉 玉米糁
中图分类号:TS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22-02
1 项目概述
1.1 玉米加工的国内外生产(技术)工艺现状
目前国内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在玉米清理后,进行水汽调节、破糁脱胚、提胚等工序使胚乳、胚、皮分离。还没有用于联产车间的不经浸润调制的加工方法。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生产膨化食品的专用玉米粉的工艺。
1.2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玉米的生产与原料品质有密切关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加工艺上主要是采取措施使产品的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最大化。本设计根据原有厂房进行重新设计,故在空间利用的合理性、设备布局的美观程度和合理性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要求
2.1 生产规模:日处理100 t玉米原料
产品结构:糁出率为40%,专用粉36%,饲料粉15%,胚9%。
2.2 产品质量要求
玉米糁的质量指标如表1 (GBT22496-2008)
2.3 副产品的种类
小麦胚质量标准(SB/T 10145—1993)。
卫生标准按GB2715、GB2761规定执行。
饲料粉质量按客户实际要求执行。
3 工艺设计依据
3.1 本工艺设计技术依据
(1)工艺技术原理。
玉米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完成玉米的脱皮、脱胚,使胚乳与胚、胚乳与皮层的分离并形成一定粗细度的玉米糁、玉米粉、玉米皮和玉米胚等主副产品。目前生产的方法是先将玉米清理后,进行水汽调节、破糁脱胚、提胚等工序使胚乳、胚、皮分离。为提高破糁率,破糁设备大多使用米机或打麦机。
(2)工艺技术可行性及达到的工艺效果。
由于玉米的表面比较光滑,不易附着污物,原料清理比较简单。只是去除大中小杂、轻杂及石子就可以了。因此,工艺上选用振动筛(带垂直吸风道)来除大中小及轻杂,用去石机清除石子。
脱胚、破糁采用无水汽调节的脱胚、破糁工艺。即玉米原料经过筛理去石后,就用DT50×72型玉米脱胚机进行脱胚。DT50×72脱胚机与FBPW30.5×150相比较,所需动力少(只有5.5 kW)、设备的维护费用低。选用磨粉机破糁,磨粉机控制破糁粒度和破糁效率较好,能满足用户对产品不同粒度的要求,并可提高糁率、降低动耗。
选胚是保证工艺效果的关键环节,玉米选胚虽然也是利用原料的密度、表面特性和悬浮速度不同进行分选,但玉米经脱胚处理后胚乳与胚表面粗糙,其自动分级过程较慢,需在筛面停留一段时间。并且筛面物料要保证有一定的厚度,以利于形成自动分级。经实验比较,我们认为由冲孔筛面的XPX型选胚机结构上能满足要求,效果较好。
3.2 原料来源:当地玉米为主
4 生产制度及开工时数的说明
生产制度:采取二班生产,可根据需求量进行加班。开工时数:200天。
5 流体输送
7 三废处理措施的工艺及设计
本加工工艺主要治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7.1 空气污染的治理
在本设计中主要应用过滤式除尘器中的布袋除尘器来实施粉尘治理。当粉尘通过过滤材料时,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集粗粒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细粉尘粒只要靠扩散和筛分的作用。
7.2 噪声污染的治理
第一个环节是消除声源。第二环节是消声措施。最后是噪声的个人防护,这也是保障人员的安全的关键一项。
参考文献
[1]靳吉体.玉米干法加工啤酒专用粉的工艺研究[J].食品加工,1988,3.
[2]秦剑,苏东民,王宏雁,等.玉米提胚制糁(粉)技术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6-7.
[3]朱天钦.制粉工艺与设备[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