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着青春梦想前行

2013-12-29马霖霖

走向世界 2013年28期

康康:创业没有休止符

2010年5月12日,一家力求做精致的品牌式团购网站——维团网正式创办。维团的域名wit(智慧)+tuan(聚团),试图传达:聚合消费的力量从而智慧的购物生活。

康康的故事离不开维团网,他们谱写的是一曲没有休止符的草根创业曲。

康康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一时误打误撞进入学校“学生在线“网站。公司化管理的“学生在线”对新人要求很严格,通过初试的12个人中由于高压力主动放弃走了10个。“他们想辞退我,我就赖着不走,最后走没人了,我就不得不被留下了。”而对于成功,也许不可或缺的成分里恰恰就包含这份“赖着不走”的楞劲头。从一窍不通到慢慢摸索,康康每天沉浸在与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讨论技术的热情中,从此迷上了互联网。

2007年暑假,学长们都毕业离校了,康康开始对前途感到迷茫,糊里糊涂地加入出国大军。在北京参加GRE培训期间,康康无意间看到了一本名叫《富爸爸穷爸爸》的畅销书,他看到了中国式教育的局限和崭新的梦想实现可能。他决定:创业!放弃了GRE,回到济南和学长李伟携手走上“看上去很疯狂”的创业路。“你可以理解当时创业对我们而言是怎样一种伟大的信念。”

两个小伙子的互联网创业梦起始于叫做“懒猫”的网络打印店,但在筹备许久之后,他们才发现学校内的打印市场总量有限,要支撑公司显得捉襟见肘。两人并没气馁,重整思路后再次打造了维可平台。他们的创业计划最终得到了学校认可,得到了学生创业中心一间小办公室。2009年5月11日,他们注册了济南九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把注册地址写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公司。2010年5月12日,维团网(www.wituan.com)正式上线,成为首个Groupon模式在山东的大学生创业案例。

康康曾经用《三国》来比喻创业的三种人:刘备是白手起家,曹操是典型的富二代创业,孙权生来就是王侯将相。而康康认为自己属于刘备型,他一直坚信:“人生大苦大甜比不苦不甜好”。在梦想之路上已经先于他人前进了一大步的康康,并没有被太多的社会磨练抹煞掉纯真:“在社会阶层加速固化的洪流里,我依然渴望找寻到那个能让个人天赋最大化发挥、服务于社会前行的缝隙。看到社会民主进程能够让每个阶层为自我利益发声,在博弈中获得社会的长期和平稳定,并能拥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庭,然后自然老去。这便是我,一个草民的中国梦。”

逄家富:追逐镜头里的五彩梦

“骆驼行”的办公地点是间简约的办公室,虽然不大,却非常安静,在这里可以静静地倾听风雨的声音,十分惬意。办公桌上堆满了照片和视频光盘,一切影像的感觉,就在这些静物中自然地流淌出来。

逄家富曾经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他大学的专业是美术,原本应该在设计领域开创一番自己的天下。但是阴差阳错,选修的摄影课让他爱上了镜头里的世界,如今这个业余的梦想已经变成了他的专职工作。逢家富说:“我只是个影像爱好者。我的摄影或者摄像都是随心所欲,随走随拍。无论是喜庆的结婚典礼,还是美丽的河山大川,我都在静静地享受那个镜头里的世界,我的摄影梦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逄家富说自己是一个特别喜欢钻研、寻找创意的人。大学时走进摄影选修课的课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了摄影。不同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的组合可以拍出各种神奇的迥异效果让他惊奇。他手握从朋友那借来的相机,走在校园里,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拍下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喜欢上了摄影。“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最美的一面,都有一些让人感动的瞬间。我想用镜头记录下生活中所有值得珍藏的画面。”

大二时,逄家富第一次拿到了奖学金,他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台相机,养成了随走随拍的习惯。慢慢地,他开始想要加进去更多的创意元素,想拍出更多不一样的充满新意的作品。这期间,他观摩了不少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并从中挖掘出了更多灵感。逄家富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

大学毕业后,逄家富先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影视制作工作。每做一个作品,都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创意,并通过一些软件把它表现出来,去创意制作些有意思的小片子。

就在这个阶段,—对新人朋友邀请他拍摄爱情微电影。片子做好后,两个人竟然看着看着就感动得流泪了。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于是新的想法开始萌生: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作为我的事业呢?把摄影与微电影短片结合在一起,不正是我现在最热哀的事情吗?

渐渐地,他开始在身边的圈子里小有名气。工作之余,朋友结婚、宴会、生日等等,大伙找他去记录影像的机会越来越多。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逄家富信心愈加丰满。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商量,成立一个工作室——“骆驼行”工作室。寓意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旦有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逄家富说,摄影是真实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表达。喜欢摄影的人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独自在济南创业,选择了一条看上去文艺但“不太靠谱”的影像路,他并不后悔。他所追求的不是奢华的未来,“摄影让我对生活、生命有了新的感悟。珍惜每一天的时间,珍惜遇到的每一位朋友,珍惜每一个动人的微笑,这就是生命的最大意义。”逄家富没有很多奖项和头衔,他就是一位脚踏实地做着小小影像梦的摄影师,2013年,他希望可以在济南这个城市继续追逐未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微笑面对生活。

姜凯璇、韩赫:梦想需要细细品味

在位于济南市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北门不远处洪楼西路上,去年11月一家名叫“享印度”的奶茶屋悄然开张。尽管离学校不远的范围内,已经有3家主打欧式或台式风味的奶茶店,但是这家印度奶茶屋内部装修异域风情浓郁,主打产品玛萨拉奶茶口味独特,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感受神秘而多姿的“印度味道”,小店颇有名气。

“享印度”不论在店面风格、内部环境,还是奶茶风味上都显得很特别。店铺的“小老板”是来自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两名大三在读生,他们的创业梦想才刚刚起始,带着一股香醇而温馨的味道,等待你来细细品味。

“享印度”奶茶屋最初的雏形缘于“女老板”姜凯璇的一次印度志愿行。而此时“男老板”韩赫也在筹划着自己的创业计划。姜凯璇回来之后在人人网上发布了一篇寻求合作伙伴的日志,韩赫看到后,两人一拍即合!两个年轻的大三学生,没有富余的资金,也没有雄厚的关系,就这么勇敢地把“茶屋之梦”变成了现实。韩赫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在山大中心校区附近开一家茶屋,能让大家到这里来喝喝茶聊聊天,放松心情。

奶茶店渐成气候之后,老顾客们还亲切地送给了两位老板可爱的昵称:管姜凯旋叫做“璇子”,管韩赫叫做“蘑菇”,熟客与老板们融洽的关系可见一斑。

“从有想法到真正去做,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吧,我怕慢慢拖就有可能拖没了。”来自浙江的姑娘“璇子”和来自吉林的小伙“蘑菇”一“搭伙”,“享印度”就从一个想法迅速变成了一家活生生的店。当然,一开始没有店面,没有原材料,没有装修设计,也没有富足的本钱。于是所有一切的都需要两个人一起用心去摸索着做。好在双方的父母都十分支持,这样启动资金就有了着落。

他们最初使用的配方是根据姜凯璇在印度的观察,回来后自己改良研制的。“主打产品的配方我们试了3个星期,也让朋友来帮忙品尝。如果按照印度的口味来,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接受不了,所以就按这边的习惯自己探索改良。”

开业后,不仅父母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学院班级和同学也给予了他们很多的支持。开业那天,同学们送来了很多精美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也被他们装饰在了店里。这也带给了他们很多新的创意,“我们也承接各种活动,甚至班会也放在了我们店里举行。”

在读大学生开店,这本是一个很引人瞩目的年轻人创业故事。但是“璇子”和“蘑菇”的创业并没有一帆风顺。“本来想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吸引顾客,可是现实效果太慢了。”“璇子”介绍说。第一个月的惨淡经营,让他们开始思考转变方式,积极地进行营销宣传。

网络上,他们建立“享印度”的公共主页,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以学生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店里能触摸到的,除了桌椅,其他都是我们自己制作装饰的。”每一盆花的摆放、每一张明信片的悬挂、每一个饰品的装饰都是源于他们的审美和智慧,连菜单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泛黄的纸张加上手写的字体显得别有一番味道。

为了让店运营地更好,他们在微博、人人、豆瓣等网站上进行二次股东招募,吸纳了两名新的“老板”,也都是在读大学生。“下一步,我们会研发新的菜品,提供顾客自制蛋糕服务,更要在宣传上下工夫,举办更多的主题文化活动,争取能让日客流量达到100人次。”这是他们的第二个梦想。

“希望把这个店好好地经营下去,做得更完美。”韩赫说得很实在,“希望‘享印度’能维持更长的时间,能永远都在、永远红火,即使我们毕业以后其中几个^不会再参与管理,也能有人可以把它一直继承下去。”

编辑 马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