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溥仪的井冈山之行
2013-12-29汤根姬
“帝王将相参观团”
1964年4月,正当风和日暖、杜鹃盛开的时候,井冈山迎来了包括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这个参观团是周恩来总理安排的。当时周恩来作了这样的指示:“要邀请在北京的文史专员们到江南参观,让专员们亲眼看看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充满阳光的新社会的人民欢乐。让他们再次感到祖国的兴盛,祖国的可爱和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抗日战争时期任伪满洲国皇帝,于1945年被苏联红军俘虏,1950年移交中国政府。1959年12月4日获首批特赦。1961年2月,他和杜聿明、宋希濂等7名特赦人员担任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专员。这次与溥仪同行的有新婚妻子李淑贤、溥仪的胞弟溥杰和溥杰的夫人嵯峨浩,还有国民党名将杜聿明夫妇、范汉杰、宋希濂、廖耀湘、王耀武、前天津市长兼北宁铁路护路司令官杜建时夫妇,著名画家李念淑以及曾任过国民党军长的罗历戎、郑庭笈、杨伯涛、李以,与戴笠齐名的特务头子康泽,伪满洲国大臣王子衡和军统知名人士沈醉等及家属等人,还有陪同参观的全国政协工作人员和医生、护士,合计40余人。这批文史专员组成“南下参观团”,后又被人们戏称为“帝王将相参观团”。这个参观团由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陈此生带队,上井冈山之前,已经参观了南京、无锡、上海、杭州、南昌等地,所到之处受到各地党、政、军、政协等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
井冈山上赋新篇
4月10日,溥仪一行从南昌出发,经两天行程,过吉安、泰和,于11日下午4时抵达井冈山茨坪,下榻在井冈山宾馆。溥仪中等个儿,清瘦的脸庞,戴着深度的近视眼镜,身穿一套深蓝棉布的中山装。看他的外貌和衣着,谁也难以想象,这位就是当年身居北京紫禁城内、身穿龙袍的“宣统皇帝”。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6/6tPSo5dWTZZrxyVReYhFkT.webp)
当晚,由井冈山管理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吕云松向参观团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和老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发建设革命老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参观团的人士开始对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和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12日上午,参观团到黄洋界、大小井等地参观游览。溥仪一行乘车从茨坪直达黄洋界哨口工事。刚下车,溥仪便朝着哨口工事前竖立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行了个礼,接着,他抬头默读着纪念碑上镌刻的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旁边的省政协一名干部特向他介绍了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他很受感动,当场以《黄洋界旧战场》为题写了一首诗: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镖木石成天险,骄敌霄遁指顾间。
随后溥仪一行来到当年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上山的休息处,望着那棵至今仍枝繁叶茂的荷树,他感慨万千,即兴作
诗云:
伫仰当年大树风,甘棠遗爱古今同。
“五同”毕竟今逾古,六亿人民仰慕中。
洒泪遗址悼英魂
下了黄洋界,参观团参观了上井、中井、大井和小井村。溥仪一行在老暴动队长邹文楷引导下,来到红军医院遗址。邹文楷老人指着一片稻田告诉溥仪:“红军突围后,国民党反动派把没来得及撤走的100多名红军伤病员,统统拉到那片稻田里用机枪杀害了……”溥仪听到这里,心情十分沉重,不断流泪。此时,杜聿明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显得十分内疚。杜聿明深有感触地对夫人曹秀清说:“失民心的军队,所以要失败。”
下午,溥仪一行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溥仪看到馆内陈列的《红米饭》和《干稻草》两首红色歌谣时,十分喜爱,立即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来到井冈山“是我一生的光荣”
4月13日,溥仪一行由当年大井苏维埃政府主席余振坤老人陪同,参观茨坪的革命旧居旧址。余振坤不停地向参观团介绍情况,当他讲到毛泽东曾在东南面那座民房里的油灯下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重要著作时,溥仪肃然起敬,表示出他对毛泽东、朱德由衷的钦佩。
接着,溥仪一行来到“光DzidqoDel/yT7f4XKp2lpw==荣敬老院”,与当年的赤卫队员们座谈,当年井冈山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主席李尚发和秘书罗冬祥、红四军三十二团战士李珍珠和李新株、暴动队员罗发开、永新丰陛乡妇女干部马夏姬、王佐遗孀兰喜莲等,将南瓜干、南瓜子、红薯片、杨梅干、生姜糖等土特产品,用果盒和碟子装着,摆在桌上款待远方来的客人,溥仪等人一边喝着清香的山茶,一边品尝井冈山的土产食品。宾主畅谈直到太阳西斜,临别时溥仪紧紧地拉住一位老人的手,一起来到毛主席旧居前摄影留念。他高兴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一生的光荣。”
珍贵的感谢书
在井冈山的实地参观,使参观团的成员深受教育,溥仪在井冈山宾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参观团全体成员请溥仪代表大家执笔书写参观感言,溥仪欣然答应,他面带微笑地对工作人员说:“请借笔墨纸砚一用。”工作人员立即拿来文房四宝放在扶案上,溥仪见是宣纸,便问有没有红纸,待工作人员找来红纸,溥仪把要写的文字也拟好了,他用工整的楷书在裁好的红纸上写道:
感 谢 书
我们这次来井冈山参观,承博物馆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过,通过参观访问,更了解到当年艰苦斗争的情形和反动派军队的极端残暴、伤天害理的种种罪行,这对我们是一次具有极为深刻教育意义的学习。
又承井冈山宾馆全体同志对我们热情招待、殷勤照顾,使我们深为感奋。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三日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6/C6wnegj6NFBsscWpHxbHvV.webp)
溥仪书毕,首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溥杰夫人嵯峨浩,是日本天皇华族嵯峨实胜侯爵的女儿,1937年在关东军一手筹划包办下与溥杰结为夫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约一年后,她回到了日本。解放后,在周恩来的关怀下,经过多方联系和寻找,终于在1961年重返中国和失散16年的丈夫溥杰团聚。她的签名,写上了夫姓和己姓“爱新觉罗·浩”。此外,范汉杰、郑庭笈、冯孜娟、楼亚隽、马招强、许长林、王子衡、李以、丘文升、孙从真、罗历戎、曹秀清、杜聿明 、李念淑、杜建时、溥杰、沈醉、廖耀湘、宋希濂、易吟先、宋伯兰、董益三、杨伯涛、罗启芝、贾毓芝、郝福芝等人,也逐一亲笔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向周总理报告
回到北京后,溥仪又将讲话的内容向周总理作了汇报。他在写给周恩来的报告中说:“通过在井冈山参观访问,我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思想的正确、伟大。毛主席当时对国内政治形势的深刻分析,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三者密切联系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开展在部队中建党工作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建军思想,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军事思想等,都是在井冈山这一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敌人力量强大,革命力量尚微弱的时候,毛主席就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有敢于革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正是援引这些光辉思想而取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通过这次井冈山之行,溥仪思想上的认识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