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经营模式探索
2013-12-29廖景波
摘 要:随着经济时代形态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企业创造无形资产、保护好无形资产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无形资产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企业 无形资产 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67-02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了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债权、非债权的合同权、商业票据、客户资源、商业秘密、域名等内容,其范畴宽于以商标、专利、版权为主体的知识产权资产。企业创造无形资产、保护好无形资产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无形资产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企业日益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筹划、控制、配置、运用,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保值、增值效果的管理活动,也就是无形资产管理。要进行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和经营,其基础工作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实现知识产权拥有量的稳步增长,创新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规划和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一、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方法
建立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搞好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撑条件。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制度的建立,应根据企业经营的发展目标来制定,在注意本体规划的同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修订,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而言,首先要合理确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地位;其次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度框架下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这一方面要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识和理念,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应用相关规章制度。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无形资产通过与有形资产相结合来发挥其使用价值,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产权;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能够有效改善各种关系资源以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这些都是企业追求的无形资产。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工作,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无形资产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科技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倍增的一种手段。
在现阶段,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需要与现实需要发展极不相适应,企业应不断树立正确先进的资产管理观念,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无形资产管理模式,保护和运用好自己拥有的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经营战略运用,使企业目前效益与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企业无形资产的形成,是企业长期投入的结果,如品牌、专利技术、商标宣传等,对于树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形象,营造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价值。
企业专利工作能否正常有效的进行,其中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拥有数量,这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此挖掘企业的发明创造并加以保护和利用,将专利技术转变为企业的经济利益,以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成了企业专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是依靠科技的进步,而现在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已达70%~80%。有资料表明,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的4~5倍,一个企业可拥有的无形资产可达30项左右。然而我国现在会计上确认的无形资产只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数量远远落后于先进发达国家,这是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我国企业应尽可能借鉴国际通用确认标准来确定无形资产的外延,这样,企业就能避免在无形资产经营、转让过程中由于忽略无形资产的外延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由于无形资产一般不存在实物形态,其市场价值不是马上体现出来,多数企业管理者都忽视无形资产的存在价值,企业管理者能精确计算出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原村料购进、市场营销或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支出,却对企业品牌、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技术密秘和客户关系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投入支出模棱两可,认知程度的不平衡使企业无形资产遭受重大损失。企业通过无形资产运营代替有形资产投入,使各种无形资产——品牌、知识产权、软件、客户资源、媒体内容和技术秘密的价值迅速升值。通过无形资产经营,减少有形资产经营的投入,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并实现价值增值。这也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生产经营形势的一种新变革。
对于创新企业而言,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并非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来增加企业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企业将无形资产的无形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并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估,才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创造企业的激励机制,高效利用知识产权而创造与获取社会价值,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奠定基础。
三、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最终要落实到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手中,因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影响巨大。
由于无形资产是无形的,它所体现出的经济价值不是显而易见,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晚,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无视无形资产的存在价值,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保密意识和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致使企业的无形资产大量流失。无形资产管理涉及到财务、技术、管理、法律等诸多专业领域,需要专业知识来支撑。可以说,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效率,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这就需要积聚全社会力量,与时俱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保护能力。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学会对无形资产进行精确评估和充分发挥,才能发挥无形资产的效用,如无形资产运营的好,将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但经营不好,就会失去它的最大效用,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经济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投资和管理,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树立现代资本运营的观念。
四、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正确评估和信息披露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第13条规定: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企业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的不同性质及其评估目的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认真研究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其利弊,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创新。为了准确把握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就必须进行无形资产评估,通过评估,不仅可以准确衡量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量,而且可以在评估中发现无形资产的管理机会与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的不同,有时不能作出客观判断,对企业的当期利润人为地调高调低、任意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或者多报或少报企业利润或亏损,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时有发生,还有企业对外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的不完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远远要比实际拥有的少,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使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确定性大大降低,对企业决策者容易造成误导。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研究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五个条件,正确确定无形资产的范围、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正确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的处置,对不符合会计准则确认范围的无形资产,如自创无形资产等尚未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无形资产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要真实、完整,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才能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这些都没有一个标准的量化过程,都要靠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会计政策作出职业判断。
五、结合昆钢自身实际制定战略规划,为无形资产经营奠定基础
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鼓励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投入,并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加速了企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向为知识产权竞争,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制胜战略。
武钢集团为使昆钢的知识产权工作在更高的层面得到发展,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经营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公司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企业产品的品牌效应、专利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保护,昆钢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制定并有效实施昆钢集团的知识产权战略,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符合我公司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研究昆钢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昆钢未来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趋势,以确定本企业将来的专利技术研究发展方向。
2.利用知识产权文献,收集、分析国内外先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从中总结出对本企业有利发展的启示。
3.企业商标战略研究。研究扩大商标的注册范围,增加昆钢产品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争取多创“云南省著名商标”的品牌,让钢铁主业棒、线、板、管产品全面实现名牌化。
4.企业著作权战略研究。分析我司已拥有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机程序版权的登记工作。研究我司的网络域名问题,完成网络域名的申报工作。
5.根据我司的产业发展重点,分别进行下述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钢、铁、材产品及相关生产工艺;煤化工产品及其相关生产工艺;以水泥为主的非钢材建筑材料的相关生产工艺;装备制造业生产状况等工作,并对其体系的策划、建立、运行和改进进行了监督管理。
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公司将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建立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质量体系,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加强知识产权的产权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来加快昆钢的发展,加大了与省院省校的科技合作力度,并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探索无形资产最佳的评估方式,进而研究制定出适合公司无形资产管理经营的模式,使这项工作为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沈广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探索.现代商业,2011(12)
3.肖侠,骆阳.对企业无形资管理问题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33)
(作者单位: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302)(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