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思考

2013-12-29吴燕

经济师 2013年4期

摘 要: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国内经济环境也面临下行加剧的压力,各行各业都处在谋求转型、突破的十字路口,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要想进一步巩固自身市场份额及提升企业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只有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尽快完善企业各项内控管理和财务约束机制,是企业振兴和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系统工程 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56-02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考核执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所有措施都将围绕企业决策者们制定出的经营指标来服务。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发挥最佳管理效果。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目标双兼顾,让企业达到协调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原理是企业以自身产能消耗的规模为基础,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以预算为手段,通过对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科学配置。把所有部门和环节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一种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供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于考核评价企业业绩,也方便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以企业业务活动为控制内容,形成自下而上的编报、自上而下的审批等程序,有利于建立职责分明、分工专业、审批对口、刚柔相济的制度。

一、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四方面的特征:

1.全面性。由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收支预算的编制、监督、预警、考核等在内,同时每个职能部门均参与其中,根据自身情况将年度所需支出的费用项目作出合理的预估,并自下而上汇总至财务部门。让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个人都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责任,日常资金运动和专项筹措资金都涵盖在内,全员参与体现了全面的含义。

2.战略性。首先,企业决策层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出阶段性的战略要求后,经理管理层就开始着手确定购、产、销等各企业环节上的规模、结构、产品档次等需要具体量化的经营指标,明确新产品开发、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直观性。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果能很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各生产、经营指标在各职能部门的月度、季度、年度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考核中一目了然。同时,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的优势与不足能同样突出,更加便于企业的管理层顺藤摸瓜地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它也能作为企业对外的一面窗口,展示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4.指导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做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供科学化、数据化的论证。具体表现如下:(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集中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好钢用在刀刃上”,现代化的企业和过去的老生意经一样,要做到将自身有限的投入换回最大的回报。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体系,统筹兼顾,注重企业内部的综合管理,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使相对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产出高的环节或领域,确保重点,兼顾全局。(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使各部门的工作有序、紧密的衔接。推行全面预算能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重复无序的工作,提升了职能部门大局观意识,预算的制定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各部门信息互相传达的过程。一个有效的预算体系不应该仅仅是企业内部信息简单地从上到下的传达,或简单地从下到上的一个汇总过程,更多的是各部门及时准确地互相交换信息、修正信息,最终完成企业领导层制定的奋斗目标。(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提高经济效益,从外部环境来说,必须及时掌握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反馈到公司经理层,经过分析并调整公司预算计划。从内部环境来说,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要求,针对不同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和反馈,这样企业才能增产节耗,创造出更大效益。

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虽然有上述重要意义,但因传统思想观念等原因,造成部分企业领导及职工没有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总把预算当成走程式化的表面工作,“那些都是计划、财务口上的事,和我们没关系”,有这些想法的人大有人在,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预算目标不明确,执行贯彻不到位,朝令夕改,在某些企业中屡见不鲜,这主要是和决策层制定的战略目标不明确,中层干部没有把企业的家底算清,造成领导层每次制定出的目标脱离实际,同时也影响到执行力度。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措施

1.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和意识。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让每位员工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集成式管理,它的核心职能就在于对公司的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明确这一点,预算单位的每位员工才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个预算管理体系的地位及重要性,并通过努力实现预算目标。

2.选择合理的预算方法,健全组织考核体系,确保预算管理的全面性。预算管理虽由财务部门牵头,但预算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且全面预算管理所指的效益目标不是单个的、孤立的,需要各部门的良好有序的配合,才能确保企业生产与经营、生产与管理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预算方法一般以固定预算为主,弹性预算及滚动调整为辅的方法,对有国家及省内重大政策调整影响及其他重大事件调整的,企业可按照弹性预算调整相关经营指标,并做出有关政策性及其他重大事件说明。更重要一点,需按照事权统一、权责分明的原则,界定母公司与子公司、部门与部门,甚至于各生产队组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全面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各内部单位之间不能以各种理由无故推托工作、抵触有关措施的执行;每季度及时召开有关预算完成情况的工作总结会,做好各部门的交流和改进。

3.优化激励机制,奖优罚劣。企业要体现实行全面预算的优越性,奖罚分明是必要手段之一,如果缺乏相应的预算激励制度,会让广大干部职工丧失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性,当然,一个好的制度的执行不应该只靠物质奖励或处罚,但如果没有这种形式上的督促,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部分人员思想懈怠、事不关己;相反有了物质上的奖罚,也是一种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让每个职工有认同感和责任感。因此,企业应尽快出台预算管理的相关激励办法,把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指标与各下属公司领导班子的经营业绩挂钩;奖优罚劣,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罗元涛.浅析企业如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公用事业财会,2009(5)

2.史建梁.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3)

3.吴俊.谈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原理及应用.会计之友,2010(6)

4.张焕成,董淑兰,杨连刚.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国农业会计,2008(7)

5.刘振勇.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应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9)

6.云永正.基于层级管理的集团财务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研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53)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