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温州金融改革

2013-12-29王同轴

经济师 2013年4期

摘 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安排社会成员劳动就业、繁荣市场中作出重大贡献。文章着重分析目前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探索金融改革如何为企业和经济服务。

关键词:小微企业 困境分析 金融改革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15-02

小微企业就单个企业而言是相对弱者,但它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与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有数据显示,全国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有1023万户左右,大概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4.3%。而温州全市有14万家左右小微企业,大概为温州全社会贡献了96%的工业产值、75%的税收和95%的外贸出口,并吸纳了80%的就业人员。可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有生力量。

温州全市有规模以上企业3998家左右,去年以来大概有140家相继停产,产量同比下降的则达到2776家,下降面达57%。而规模以下企业倒闭更不计其数,每个月还在加剧,形势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更大、更持久。

一、小微企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是因为有“七把刀一根绳子”架在小微企业的脖子上。“七把刀”是指: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涨;企业用地,特别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用地比较紧张;人民币汇率提高;节能减排压力比较大;企业信用的缺失。“一根绳”就是指银行信贷收紧。在“七把刀一根绳”中,银行信贷这根“绳子”是最让小微企业要命的。温州经济有两个特点:一是小微企业多,二是从事国内、国外贸易的人多,这样就形成了民间资本多,企业又缺钱的情况。自从民间借贷风波以后,温州的民间信用丧失了,原来的资金链条打乱了。比如,以前一般的朋友之间打个电话就可以先借个200万、500万的,有时候借条都不用打资金就可以过来,还了银行的贷款。现在温州实业毛利已经下降到了1%~3%,许多企业家对办实业的信心下滑。去年的企业家信心指数直线下滑,很多企业对坚守实业已经产生动摇。现在,中、小企业离市场最近,离资本市场最远,融资是心头之痛。缺乏正规全面的金融服务,使民间借贷在温州经济运行的这片汪洋中肆意滋长。而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往往伴随着高利贷,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也对正常金融市场带来了干扰与不稳定因素。综上所述,企业的成本上升,一是融资成本,二是生产成本,三是劳动力成本,这三个因素都叠加在一起,企业压力更大。而事实上,目前银行和民间借贷都收紧,小微企业的倒闭风潮就不可避免。第一,去年出现的企业老板跑路潮,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支无形的幕后操手推企业一把,银行跟风收贷有一定关系,其实卷入这场危机的的许多企业本身并不缺乏盈利能力,只是由于受银行跟风收贷陷入困境,进而使更多的企业被“株连”。第二,温州担保公司太多,太滥。半年之内满街都是,本来是民间朋友之间拆借,现在演变成企业跟担保公司拆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可怕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和公务员也可能参与其中,银行资金大量流入担保公司,企业向银行借钱比登天还难,滋生了担保公司的生存空间。第三,银行利率上浮,加重企业困难。银行向企业要更高的利率名正言顺,银行增加的利息名目较多。一种方式是变相提高贷款利息,比如说银行借给你1000万元,需要你先存300万元在银行,这笔钱你是不能动用的,也是没有利息的,相应产生的利息会被分摊到实际使用的700万元资金上,等于提高了实际贷款利息。另一种方式是一些银行变相要求借贷人购买各种各样的基金,名目繁多,这样实际上正规企业借出来的资金利率已经达到月息1分到1分2,甚至1分5左右。这也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目前浙江一带民间短期贷款月息达5%~6%左右,长期也在2分、3分左右。如今的实体企业,利润率也许只有3%~5%,有的行业甚至只有1%~3%,对于他们来说,别说3分、5分,甚至1分、2分的月息都难以承受。但又不得不借,不借就可能马上倒闭,而借还存在转机的可能。短期借高利贷还可以,但长期而言会是致命的。此外,原材料的价格飞涨,劳动力价格大幅度提高,企业给国家的各种费用只增不减,国有单位的挤压与垄断,民间信用体系的坍塌,也是使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的因素。

二、破解企业困境的对策

1.破解小微企业困境,根本出路在于金融改革创新:(1)建立健全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坚持国有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组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内资与外资金融机构、本地与外地金融机构同步发展,实行分类考核,推动多层次、广覆盖、互为补充、良性竞争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2)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小额贷款公司门槛,通过统筹规划布局、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鼓励增资扩股、探索小额贷款公司与国有大型银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专营业务、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措施,做大做强小额贷款公司。要积极开展符合条件的民企、自然人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试点,经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其改制为村镇银行。(3)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引导和鼓励银行机构开发多种小微企业贷款方式、抵质押担保方式、还款方式以及信贷流程,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推进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商标使用权、农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排污权等抵质押方式。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小本贷款”、小企业债权集合信托、“创业通”、“速贷通”、“保兑仓融资”、循环贷款等多种信贷创新产品。大力推广“抱团增信”、“网络联保”、“桥隧模式”、“信贷工厂”等多种金融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4)进一步落实小企业信贷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四个差异化监管措施,即在授权授信、利率定价、绩效考核、对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四个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加快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进一步发挥现有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支持批量设立专门从事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支行和专营机构,对专营机构实行差异化考核。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下放经营权限,缩短审批流程,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将小企业金融服务纳入监管评级,通过调整相应指标权重,把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引向小微企业。(5)提升为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的水平。探索建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组建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集聚银行、担保、会计法律、评估、协会等机构,提供信用调查、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6)规范民间融资,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积极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途径。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对现有的各类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规范,逐步形成一整套制度,作为民间融资相关行为的指导依据。同时要加强对创新类地方金融组织的管理,重点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调剂行、投资机构以及网络贷款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民间融资及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要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因为行业协会最了解行业内企业的产品状况、生产条件、市场规律、从业人员、资金需求、技术含量等等。加强行业内的培训制度,建立人才共享机制。

3.要加强政府跟行业的沟通,政府要引导行业,监督行业的发展。指导有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避免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人才浪费。

4.政府要指导企业加强民主与法律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质量监督,技术的指导,组织市场的战略和发展方略的培训。

5.土地供给。对企业来讲,土地是企业除资本之外的另一重要存活因素,工厂没有土地,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政府可建设一批标准厂房租给企业,这样有利于政府管理,减少管理费用支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能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工厂、市场统一规划,节能减排,环保大大提高;整个城市形象提高,生产生活综合指数和满意度提升。

6.加强企业家的精神建设与战略目标的确立,抓好内部管理,加大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董文标.服务小微信贷创新未止步.金融家杂志,2013(01)

2.周德文.疯狂的高利贷.跑路书刊,2012(04)

(作者单位:浙江维融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苍南 325800)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