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013-12-29郭红马甜陈炎炎
摘 要:在现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其对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在应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XBRL作为新一代网络财务报告语言,能够克服传统的不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先引入XBRL的概念,再结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体系,详细的阐述了XBRL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四个主要质量属性及其子质量属性的影响。
关键词:XBRL 网络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质量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74-02
一、XBRL概述
XBRL是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缩写,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在财务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
XBRL定义了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规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表达形式、规范了网上企业信息的披露途径。它的原理在于,基于XML技术,依据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将企业的财务报告内容分解成不同的元素,再对元素赋予唯一的标记,形成标准化规范,进而利用互联网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XBRL可以使商业数据及时、准确、高效和经济地进行存储、处理、交流与共享,提高了信息的利用能力。
二、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征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使用者据以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和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满足需求而应具备的质量属性,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以及可理解性四个质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条件、各属性的层次与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构成了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三、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在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及可理解性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可弥补传统的不足,对会计信息的各质量特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一)可靠性
1.如实反映。在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模式下,外部人员并不知道企业会计人员平时的工作,利用此漏洞,企业管理层可以在期末视需要授意会计人员修改数据,提供一份经过人工修饰的财务报告。采用XBRL模式后,由于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可以做到实时对外发布,企业管理层难以预料整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其在后期就无法对已经公开的财务数据进行操纵和篡改,从而解决了“内部人控制”这类问题,做到如实反映。
2.无不当差错。在传统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会计人员若想利用其他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只能以手工方式重新录入。手工输入不仅任务繁重,成本不菲,而且容易出错,报表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采用XBRL模式后,由于XBRL作为一个标准接口可以实现数据在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直接交换,只要所有系统都遵循统一的XBRL语言标准,那么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就会保持一致,数据可被直接重复使用,大大减小了录入错误数据的概率,增加了财务资料的正确性。此外,使用了XBRL标准后,可以通过软件对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核对。
3.中立性。在XBRL财务报告模式下,企业将其财务信息公开发布在互联网上,有着广阔的信息披露平台,此时不仅会引起投资者、债权人的关注,而且会引起同行业竞争对手、政府、银行、证券和供应商等方方面面的关注,报表使用人群更加广泛。这样一来,企业就不会对某利益相关者特别有利或特别不利,反而会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来反映其经济事项,更加诚实地反映其财务信息。这显现了XBRL模式比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更具有中立性的优势。
4.充分性。一方面,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所披露的都是汇总信息,并没有披露更为具体的明细信息,从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丰富的支持信息以正确解读财务报表;另一方面,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多是量化的财务信息,而仅仅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对非财务信息进行说明,内容相当有限,由于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这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XBRL模式下,上述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具体作用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供更多明细化的信息。由于XBRL具有跨平台使用性及其分类标准可加记标识,所以来源于不同分部、不同系统的财务信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综合汇总。也就是说,XBRL不仅具有向上综合的功能,而且具有向下挖掘的能力,这使得明细信息的提供变得轻而易举,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分解出任何一个部分的明细信息并加以利用。(2)完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诸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可以在XBRL分类标准中单独列为一类分类信息,对其进行披露和报告,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详细的考查。
5.审慎性。当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要保持必要的谨慎,做到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损失。一般情况下,审慎性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XBRL模式下,对同一事项可以多角度的展示,灵活的报告展示技术能够使会计做到多角度如实表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过多的职业判断,淡化审慎性原则。
6.实质重于形式。对于涉及到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不同的交易,通过利用XBRL,可以快速、准确地搜索到交易双方各自的列报信息,再将其放在一起比较,若两者有不相融合的地方,就可以判断出至少一方的会计信息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质量特征。
7.可验证性。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仅仅提供一系列单调的汇总数字,而且数字是无法进行追溯的,即报告中的每一个数字,信息使用者并不知道其是如何生成的,也就无法对它进行验证。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方便信息使用者监督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这主要是依靠XBRL的“下钻”功能实现的,即XBRL可以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建立链接,再根据相关的链接和线索,寻找追踪数据的来源,自上而下考察数据的源头直至最底层的数据,从而方便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数据的生成过程,实现对特定财务数据的追踪复核与验证。
(二)相关性
1.预测价值。如前所述,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可以涵盖企业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等非财务信息,使事前预测成为了可能,大大增加了信息的预测价值。
2.反馈价值。在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模式下,信息使用者面对的只是一份通用的、单一的财务报告,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不能进行直接的、互动的交流,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反馈。在XBRL模式下,信息供需双方可以进行互动交流,有着良好的信息反馈途径。信息需求者不仅可以获取个性化的财务报告,而且可以通过提问或建议的方式将新的需求和疑问反馈给信息提供者,并得到回复。XBRL将消极的、被动的、间接的反馈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直接的反馈,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
3.及时性。传统的财务报告是在会计周期结束后的数月才被披露的,这些滞后的报告数据不能反映企业现时的情况,过长的报告周期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获取实时财务信息的需求。以XBRL为基础编写并发布财务报告的模式,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利用XBRL可以缩减企业财务报告的产生时间,使得财务报告由定期发布转变为实时发布。这是因为,XBRL通过将会计业务处理系统与财务报告系统连成一体,有关的系统可以实现无缝接合共同工作,做到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的输出,将财务报告的发布时间缩减至“零”天;另一方面,对财务信息使用者而言,可以实时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是因为,通过利用XBRL,在企业经营业务发生后,有关会计人员用会计语言记录业务情况并录入数据库,与此同时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入到原始会计数据库,然后就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自行分析数据或根据自身所设定的条件来获取财务报表,无需等待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从而可以获取实时最新的财务信息。
(三)可比性
1.横向可比。在XBRL模式下,跨越多行业、多国家的不同主体可以直接进行对比分析。以跨越多国家可比为例,在传统模式下由于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同而难以直接对两主体进行对比,但现有了XBRL技术的支持,上述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是因为,企业对其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标记后,可以根据不同会计准则下的实例文档,生成符合不同准则的财务报告,即XBRL能够使财务报告在不同会计准则之间进行方便的转换。如此一来,就为横向可比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2.纵向可比。由于XBRL对所有数据都赋予与其相对应的唯一标签,这样就方便信息使用者利用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寻找到特定的对比信息,无需以人工方式搜寻数据资料,同时还可将对比信息以直观的表格方式显示出来,从而有利于使用者对同一主体的跨越多个时期的财务信息的对比。
3.积极披露。在XBRL模式下,企业可以对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进行更为详细的披露,既方便信息使用者了解某一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政策,又方便使用者对不同企业间的会计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
(四)可理解性
1.列报形式的改进。在XBRL模式下,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展示财务报告,列报形式丰富多样。
2.文字措辞的调整。在XBRL模式下,有着专业的阅报软件,还可以动态地对财务报告进行解说,对特定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解释与补充,避免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的不理解或是误解,降低对使用者专业知识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3.辅助形式的应用。在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模式下,信息使用者所面对的财务报告仅仅包括文字和数字,其他辅助形式并不多见。而在XBRL模式下,可以由原先文字加数字的单一形式,扩展到图片、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增添了图、音、像等多种辅助形式,方便了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XBRL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及其子质量属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可以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做到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XBRL并不能使我们一劳永逸,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应用XBRL的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改进与完善XBRL,使之发挥最大的价值。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54171]
参考文献:
1.张天西.XBRL财务报告:理论、规范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孙铮,杨世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3.吕志明.XBRL财务报告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
4.现行会计准则下XBRL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财会月刊,2010(6)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