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煤炭企业内控管理的弊端与创新途径

2013-12-29米丽阳

经济师 2013年4期

摘 要: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鉴于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煤炭企业的内控管理也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同时,煤炭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内控管理方面的弊病也逐渐凸现。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营模式的转变,需要煤炭企业迅速建立起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并在内控管理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尽快消除内控管理方面的弊病,使企业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煤炭企业 内控管理 创新途径 会计信息 监督执行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68-02

煤炭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煤炭企业作为我国经济能源的提供者,不仅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还需要从内部加强和完善管理机制,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以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控管理工作可以改善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煤炭企业加强内控管理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完整的内控体系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约束、规范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行为准则,是减少财务风险的屏障。实施内控管理可以将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可以纠正各种不法行为,堵塞经营管理的漏洞,化解企业运营风险,还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由于煤炭企业属于高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所以,搞好内控管理可以为企业向集团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以“COSO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为参考,在内控管理的制度创建和运行方面确立了七个原则,即:合理性、合法性、动态性、有效性、全面性、制衡性和成本效益性。并将内控管理要素确立为:内部环境、内控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以此为依据进行内控管理工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煤炭企业只有将生产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才能使各项生产指标迅速提高。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决策层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内控机制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都是国有控股企业,这种产权体制直接导致了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内控环境基础薄弱,内部控制监督执行偏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等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给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煤炭企业内控管理的弊端

1.内控管理环境基础薄弱。众所周知,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首是环境基础,因为良好的实施环境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但是,许多煤炭企业决策人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他们没有从实现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看待内控管理工作,所以在行动上表现出对内控管理工作不重视。企业职工也就跟随领导的态度,不愿意参与到内控管理工作中,甚至对内控管理工作报以抵制态度。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执行和实施。特别是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过改制以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再加上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内控环境基础的薄弱使煤炭企业陷入内控力度减弱,监督机制失效的不良局面。

2.内部控制监督执行偏差较大。业内同行都很清楚,良好制度的实施需要密切的监督和严格的执行。笔者在与同行共同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情况时得知:目前,有好多煤炭企业虽然内部控制框架比较合理,也制定了完善、规范的内控制度。但在监督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一是煤炭企业各级管理层对内控管理内容的理解程度不统一,在监督执行过程中偏差较大。主要表现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执行力度不强,使得控制程序出现混乱。其二是内控管理的检查与监督结果不能及时公开,企业干部、职工不知道检测结果,使得内控约束力减弱。这种做法造成的后果是:不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不能为执行人员奖惩提供可利用信息,给企业职工造成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觉。其三是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据笔者调查所知:目前,许多煤矿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仍然以财务信息为主,使内部控制信息不能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与外部同行业之间进行传递和沟通。内控管理信息的闭塞,严重制约了信息反馈回路的畅通无阻,同时,内控执行偏差较大也严重制约了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

3.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病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煤炭企业内控环境基础薄弱,导致出现财务管理秩序混乱、核算不真实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与会计人员中“内部牵制”等原则性的规章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有的会计人员违背“财务会计管理条例”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乱挤乱摊生产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等。以上问题的存在是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一些煤炭企业主要领导对内控管理不重视,对采购环节职责没有按规定进行严格分离,对经济往来的审查不严格,存货发出手续不完善,会计与保管不能及时对账等问题,造成多年来库存物资报废、毁损、短缺等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使煤炭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

二、探索煤炭企业内控管理创新途径

煤炭企业的内控管理是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基础上自我管理的一种管理措施。在煤炭企业内控管理运行过程中,企业决策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决策层对内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内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煤炭企业的内控管理创新途径是: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方式上进行创新,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煤炭企业的内控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技术革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创新煤炭企业内控管理运行环境。煤炭企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受经济环境和煤炭数量的制约,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都比较大,创新煤炭企业内控管理运行环境是做好内控工作、提高管理成效的关键。笔者多年从事会计工作,深深感到内控管理是煤炭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保健医生”。要想创新内控管理运行环境,首先,企业决策人、决策层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内控管理工作的内涵和深远意义。根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责成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控管理规章制度;并培训和教育财务人员明确内控管理的目标和程序;积极向干部和职工宣传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统一思想、群策群力,指导和推动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到内控管理工作中,并自觉接受内控管理。其次,合理设置董事会、监事会机构,选派好内控管理工作人员,处理好管理人员责与权的关系。建立起授权、行权机制,明确各级工作职责,防止权力交叉与空白,为煤炭企业内控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第三,“以人为本”,将内控管理的先进理念贯穿于煤炭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在注重外在约束制度安排的同时也要强化职工干部的内在约束,在“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担”的内控环境下,达到“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没有发现不了的隐患”的理想效果。

2.强化企业内控管理监督执行力度。煤炭企业内控管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是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企业经营生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防止贪污腐败,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联系行之有效的做法。要想强化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执行力度,首先,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明确到人。记账人员与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与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要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绝不能混为一谈。这样做可以减少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还可以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其次,煤炭企业在进行重大经济活动事项决策时,执行人员之间要有一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这样做既可以防止权限过度集中,还可以防止各行其道、多头管理。第三,培养和教育财务人员真正担当起内控管理责任,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更新知识,使煤炭企业迅速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内控管理网络系统。因为,会计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煤炭企业内控管理的核心,内控管理运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内控效果的影响。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追究其原因:有会计制度本身造成的,也有会计人员人为造成的。以前,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产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受物价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再使用资产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就动摇了币值不变的假定,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还有一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会计理论缺乏系统学习,对会计核算原则、方法认识不全,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情况也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1)净化会计行为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能起到约束作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作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大纲,联系本企业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煤炭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此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约束。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不是为别人或自己服务,而是为整个煤炭企业乃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因此,要加强对财会人员培训、职称评定、考核等工作,搞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建立行业监督机制和个人信用档案等,以此来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诚信、职业道德的监管力度。

(2)推广会计电算化,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利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核算等先进技术进行科学严密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有利于排除人为的会计处理干扰。因此,推广会计电算化是提高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3)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鉴于会计人员是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直接操作人员,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所以,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选拔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遵纪守法,责任心强的优秀员工担任会计工作。只有全面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总而言之,煤炭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各管理层和内控管理人员重视和加以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内控制度需要完善和优化,煤炭企业各管理层要充分发挥内控管理的监督和执行作用,这样才能使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粱喆.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2(2)

2.杜红.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会计文苑,2012(4)

3.吕春竹.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与创新.企业研究,2012(20)

4.张英明.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煤炭科技,2001(2)

5.刘梅.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对策.财务管理,2009(8)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厂 山西大同 037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