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思路研究
2013-12-29周军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政府代建项目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索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项目验收竣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内容和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工程 施工阶段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75-01
1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在我国现行的施工管理中,施工承包单位要针对每一特定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以此作为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我国多年的建筑施工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化施工的要求。为避免工程施工中人与物、空间与时间、质量与数量、工艺与设备、使用与维修、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等各种矛盾互相牵制、互相干扰,从而避免现场混乱、进度缓慢、材料浪费、质量低劣、成本提高,有必要在组织施工前,代建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率评价,力求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合理。
(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2)确保“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文件、施工现场条件的要求。(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施工单位是否掌握本工程的特点、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如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原考虑在现场中方便施工的地点搭设一些生产性和生活性临时设施。建设单位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后,考虑到该工程为二期工程,一期已建成工程中有些房建可暂时腾出作为临时设施使用,经双方协商,由建设单位提供临时设施用房,施工单位在完工后应将该一期工程重新装修作为回报。该方案既提前了施工队伍的进场时间,又节约了建设单位的运行维护费用。(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承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如上述工程承包单位提出由于施工方原因希望将工程中D单位工程的预制柱、顶板,改为现浇。建设单位及监理机构,综合考虑了质量、投资的因素,同时对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分析,该工程进度关键线路是B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D单位工程的变更仍可保证质量,可节约投资,而施工工序仍可实现部份搭接施工,不影响总工期。因此,建设单位同意进行变更,在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单后,监理单位签发变更通知。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投资、进度的控制
如图1所示。
2.1 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围绕建筑产品形成全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如何保证做好,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应对影响其质量的人、机、料、法、环(4M1E)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1)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相关制度要健全,要有相应措施及手段以保证制度、规定的落实和执行。管理人员必须到位,操作者的数量、工种配置应配备合理。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等的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施工现场作业机械设施的技术性能及工作状态,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只有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才允许进入现场作业。因此,应核对承包单位报送的进场机械设备与施工组织设计中所列的内容是否相符;审查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等,以保证机械设备状态良好,审核特殊设备,大型临时设备,投入使用前须办理的相关手续。对工地试验室的资质、仪器设备进行验证、检查,以及对测量仪器的精度、型号、性能等的经常性检查。(3)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4)环境状态的控制。主要进行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施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等的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以及对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
2.2 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对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应以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2.3 施工进度控制
一是审查确定进度控制目标;二是检查施工进度计划;三是施工进度的实施控制。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利用对比法找出偏差的大小,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如果原有计划已不能适应实际情况,应督促施工承包方及时调整进度计划。
如果承包单位不能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和条件完成整个工程,则可要求承包单位支付损失赔偿费。
3 项目的验收和竣工结算管理
工程验收是合同履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合同范本规定了竣工验收需满足的条件:一是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二是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并提出了工程竣工报告;三是有质量评价报告或质量综合评定;四是设计变更通知书已经勘察设计单位审核签字;五是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六是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设构件和设备合格证及必要的进场试验报告;七是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八是有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九是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以上要求中的质量审核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客观、公平、如实地进行评价;关于施工文件档案的收集,应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通过掌握档案保证金制度加以控制,保证文件档案的及时归档。竣工结算应按合同约定的价款调整方式进行,严格审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验收记录手续是否完整;工程量计算依据是否有效、数量是否准确等等。保修金应按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的规定执行,杜绝提前支付等不正常现象。
4 结语
要改变我国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对无序状态,就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以避免投资、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失控,同时还应建立起激励机制,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如CM模式、EPC模式等,以寻求更全面、更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实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定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安明硕.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J].财会月刊,1999(11).
[2]吕卫兵,王勇.大型建筑企业知识管理[J].国外建材科技,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