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拌再生基层施工技术
2013-12-29孙志明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迅速推广使用沥青路拌再生技术,其旧料利用、经济环保、质量好、工期短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维修、升级改造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以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主要从旧路面的翻松与破碎,堆垄整理,拌和施工,摊铺与压实施工,再生基层施工等方面,探讨了路拌再生基层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路拌再生 基层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072-01
路拌再生是全部作业都在路上进行,因而路面废料不用运输。其做法是将废旧的沥青路面加以翻松、破碎,有时甚至连同下层的粒料基层一起翻松,如有需要再添加一些其它材料,然后洒布沥青乳液,经过拌和、整平、压实,用作为路面基层。
1 旧路面的翻松与破碎
将旧沥青路面翻松并加以破碎,各个国家使用有各种不同的机具。简单的翻松机械是在推土机前面装置有翻松机。旧沥青路面翻松后,用冲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也有用格枷式压路机碾压破碎。现在美国研制有多种冷磨机,大多数冷磨机都能够切削路面至175 mm的深度,并直接将路面材料破碎到所需要的尺寸。日本生产的一种路上破碎混合机,具有同时进行两种作业的性能,它既可以将旧沥青路面材料加以破碎,又能将所加入的粒料基层材料一起进行均匀的拌和,深度最大可达30~40 cm。
2 堆垄整理
根据设计,确定是否要补充添加其它材料。若需添加,则用撤料机沿道路纵向将规定数垃的材料均匀撤上。为确保路面厚度和沥青乳液撤布数量准确,必须将路上材料堆垅整型。通常,用平地机整型成梯形,以便于计算埂垅体积。如材料太干,可用水车以规定速率挠洒水。
3 拌和施工
在混合料拌和前,应先用圆盘耙将路料耙成纵向沟槽,以免随后浇洒的沥青乳液流走。为保证沥青乳液洒布均匀,事先必须根据处治材料的体积和规定的沥青乳胶用量,确定洒布机的行走速度。现在有些机械已能将机器的行走速度和洒布的量联结起来,使它们同步工作。
拌和可采用平地机进行作业。沥青乳液分2~8次洒完,每次浇洒后,用平地机翻拌将沥青乳液覆盖起来。平地机拌和行走的次数与处治层的厚度、刀片的角度、气候条件以及材料状况有关。采用移动式拌和机进行拌和作业,具有拌和质量好、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移动式拌和机是由集料斗、沥青乳胶罐、拌和机构、浮动整平扳等部件组成。施工时,先用平地机将旧料堆成埂垅,然后拌和机上的装载机从料垅将旧料和沥青的新集料装入集料斗中,在拌和机内和沥青乳液拌和成再生混合料。再生混合料卸在机后,并铺成一定的厚度,其铺筑厚度可以按需要加以调节。若遇下雨,应停止施工,并将混合料敛集成埂垅。雨后再将埂垅摊平,并翻拌数次。由于沥青乳液容易被雨水冲走,所以应酌情再适当添加沥青乳液。
4 摊铺与压实施工
再生基层的混合料经平地机拌和后,直接用平地机摊铺成所要求的厚度。若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则宜在移动式拌和机拌和后将混合料倾卸在摊铺机的集料斗中,然后由摊铺机摊铺,这样就形成了机械联合作业。对于碾压作业则与一般基层施工工艺相同。
5 路拌再生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路拌再生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原路面坑槽、沉陷、壅包等病害进行彻底处理,病害修补至原路面顶面高度。水泥冷再生基层施工采用就地冷再生,它是利用维特森WR2500S型再生机将7cm沥青面层及13~18cm原路面基层一起铣刨,掺加5%~6%水泥拌合,经过整平、碾压等施工操作程序,使之形成新的路面基层。
路面施工前采用与再生机等功效的小型铣刨机按设计要求进行,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配合比设计及强度试验。水泥选定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含量为5%~6%,最佳含水量为7.5%,最大干密度2.125g/cm3,设计强度3.4MPa。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再生期间确保不间断供水。
冷再生机拌合平整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骨料堆积的离析现象,必须在整平过程加以人工配合,予以消除。从加水拌合至碾压终了,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作业段落与时间严格施工,尽量避免无故停机或采用调整水泥初凝时间来保证在水泥韧凝前完成所有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冷再生机行进平均速度为3~5 m/min。预布水泥要控制预布长度,以保证拌合机正常工作为宜,一般预布80~150 m,边拌合边撤布,以防止通行车辆的气流或轮胎带动造成污染及天气突然变化带来的消耗损失。
施工需提前测定旧路面实际含水量,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就地冷再生机拌合过程中外加用水量。同时质检组应随时检测拌合的均匀性、含水量、水泥剂量及厚度,保证拌合深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每一作业段半幅路拌合碾压后,及时检测密实度,个别达不到要求的地段,及时补压。另外,对于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合,前一段拌合后,留5~8 c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进行施工时,前段留下末乐部分,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随二次拌合),在水泥初凝时间3.5 h前一并碾压。冷再生施工纵向接缝不应斜接密实,必要时采用搭按拌合,留10~20 cm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与后一段一并碾压成型。经过拌合整形的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砾石,应在4 h内完成碾压。施工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上调头,如须调头,应采取保护措施。
路面施工前应将旧路面清扫干净,不得有尘土、杂草、树根及积水。很压成型后及时进行草帘或棉垫覆盖养生,覆盖洒水养生7 d,要保证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养生期间设置围档严禁车辆通行。
6 结语
路拌再生技术具有环保、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交通干扰小等特点,在我国的公路路面维修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实践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施工企业应充分掌握路拌再生技术以及其特点,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李凤江.道路基层冷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118~119.
[2]邓燕江,刘媛媛.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31~33.
[3]赵薇,吴锋.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J].科技资讯,2011(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