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水库1#公路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案简介
2013-12-29张华林
摘 要:文章以灵石县石膏山水库沁南公路改线1#隧道工程为例,主要介绍了1#公路隧道塌方段处理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钢拱架 小导管注浆
中图分类号:U4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070-01
1 工程概况
灵石县石膏山水库沁南公路改线1#隧道工程,进口高程为1152.4 m,出口高程为1150 m。洞型为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宽6.2 m,高6.892 m,洞长518 m。初期支护喷C20砼厚度为15 cm,Ф20钢格栅间距1 m;Ф25超前锚杆长3.5 m,间距30 cm,沁南公路改线1#隧道为规划中沁南公路改线的一部分。该工程于2008年8月洞口明挖,2009年3月份开始洞室开挖,于2009年8月17日全线贯通。在混凝土衬砌阶段时,因地质情况不良于2009年9月4日晚洞内桩号0+446~0+483发生大塌方。
2 公路隧道塌方段地质资料
桩号0+446~0+483段工程地质情况为:地层岩性为太古界太岳山群石膏山组第五岩组混合花岗岩、浅粒岩。洞顶围岩厚14~32 m,主要发育三组节理裂隙:(1)N30°~51° E.SE∠52°~68°。(2)N59°~80° W.NE∠62°~78°。(3)N82°~8° E.SE∠60°~74°。其中第①组节理较发育,一般延伸较长,宽度一般0.1~0.2 cm,裂隙面较平直,无充填;第(2)、(3)组节理不甚发育,一般延伸0.4~0.8 m,宽度一般0.2~0.3 cm,裂隙面粗糙,有少量泥土充填。第(1)、(2)组裂隙组合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较小,对隧洞有不利影响。围岩类别为V类。
3 塌方段处理方案
3.1 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①在距塌方6.0 m处搭设宽4.0 m、高5.0 m的满堂红脚手架,提供工作平台。
②为确保管棚施工安全,砼衬砌应施工到管棚工作室附近。
③测量放线,准确测出小导管孔位,并做出标记。
④现场配备10 m3的空压机2台,电力功率最小为75 kW/h。
⑤钢管加工:钢管采用Φ40 mm无缝管,沿纵向散布Φ6 mm注浆孔,孔间距250 mm。
(2)调试风钻。
①风钻入孔的位置及仰角,必须在测量队提供的可靠的测量数据上进行。
②孔位确需移动时,需经设计、甲方与监理三方同意。
③计算仰角时应将隧道坡度考虑在内,钢管打设时原则上不允许向内偏斜。
(3)钻孔、安装及注浆。
①钻进前应对风钻定位情况、方位、倾角情况,孔口管对中情况,空压机情况进行全面复检,确认正常后进行试孔。
②钻进前需先开气,待压缩空气流通正常后,方可钻进。
③钻进时,空气压缩应控制在0.8 MPa左右,匀速中速钻进。
④注浆时应控制在0.4 MPa左右为宜,保持压力平稳。
⑤现场需及时进行钻具前端长度及管长度记录。每钻进一定距离需排一次沙土以防抱钻。
(4)提前备料,准备足够用于塌方处理的材料,以防材料供应不及时而耽误生产,造成二次塌方。
3.2 施工方案
(1)首先喷C20混凝土100 mm封闭掌子面,以防止管棚注浆时浆液流失和拱部石渣滑落。
(2)超前钢管(管棚):隧道拱部纵向钻孔、安装φ40 mm、长4 m、间距300 mm的超前小导管30根并注浆。小导管注浆用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遇水加适量水玻璃,注浆压力0.4 MPa;小导管安装在钢拱架上面,仰角为5°,每排小导管搭接1m,注浆后12~24 h开始开挖,开挖后立即设钢拱支撑,开挖最大进尺为超前导管长度的1/2~1/3,开挖后导管尖端留在围岩内的长度应不小于0.5左右,且导管应前后排交错布置。
(3)开挖(清渣)分上、下两部分台阶式进行。上半部分开挖高度3.89 m,下半部分开挖高度3.0 m。上半部分每开挖2 m,拱部纵向钻孔、安装一排超前小导管并注浆,为保证施工作业安全,依次进行3个循环(约6 m左右)后再开挖下半部分。
(4)上半部分每开挖0.5 m,立18#工字钢拱架,每榀工字钢拱架间距0.5 m,拱架间用φ25纵向筋连接,间距0.5 m。每榀拱架两侧垂直岩面钻孔、安装φ40 mm、长4 m、间距500 mm小导管并注浆。小导管注浆用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遇水加适量水玻璃,具体掺量按厂家提供的数据确定,注浆压力0.4 MPa;然后挂Φ6@ 200×200 mm钢筋网,喷C20混凝土厚250 mm。如拱顶有空洞,可用方木支撑。
(5)下半部分每开挖0.5 m,接18#工字钢架,工字钢架间距0.5 m,架与架间用φ25纵向筋连接,间距0.5 m。每榀工字钢架两侧垂直岩面钻孔、安装φ40 mm、长4 m、间距500 mm小导管并注浆。小导管注浆用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遇水加适量水玻璃,具体掺量按厂家提供的数据确定,注浆压力0.4 MPa;然后挂Φ6 @200×200 mm钢筋网,喷C20混凝土厚250 mm。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视开挖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衬砌,处理一段及时衬砌一段。
4 结语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对塌方段的施工,安全顺利的通过了塌方段,并通过了工程验收,现石膏山水库1#公路隧道已投入运行,实践证明其施工技术成熟,方案经济可行。
参考文献
[1]徐利锋.小导管超前注浆法在通过隧道塌方段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2(2).
[2]闫艳军,小导管注浆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