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出口
2013-12-29崔美兰
关于文学,我一直怀揣着梦想,寻找着某种格外的意义,渴盼着通过文学得到我所羡慕的一切。所以总想获得某种独门秘籍,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拥有哈利·波特手中可以点石成金的“魔棒”,学会关于写作讨巧的方法,获得阿里巴巴式的咒语,找到通往文学圣殿的捷径……我想,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希冀吧。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了四个多月,聆听了近五十场讲座,这个大师传道,那个教授说经,许多博士生导师解惑,好像一下子灌得太多了,有些不知所云的感觉。越看别人的作品,越不敢写了。
有位哲人说过:应该把作家想象是在一个镜子的长廊中迷路的人,哪里没有自己哪里就是出口,就是世界。走出这个文学的圣殿,我好像懵懵懂懂地看到了出口方向的一丝光亮。在鲁院,面对面地聆听了很多名家的讲座,感受他们成为名家的经历,分享他们对文学的敬仰,吸收他们在写作中的感悟,了解许多批评家、评论家对当代文学现状的分析、理解和判断。似乎每一堂课都好像是走向出口的一面三角旗,迎着风的方向,招展着文学理想的意志……
许多名家在年少时就有很多生活经历的储备,这些储备为他们日后成为著名作家奠定了扎实的底蕴。比如陈忠实,比如阿来,比如路遥等,许多关于环境的、地域的、风俗的、外在的东西给他们带来历史性的、甚至是使命性的思考,为他们的阅历增加了许多成为名家的最初的原始材料。当然这并不是成为名家的唯一理由。如果文学总是贴上功利的标签,那么写作所传出的价值是否值得信赖,如果写作的价值不被自己由衷信赖,并有力坚持,在困难时候不轻易放弃,这样的写作会有多少内在的真挚?没有内心的真挚,又何来诚实的写作?
所有的写作从来就没有成品的模式,也没有完美的典范,更没有标准答案。写作应该是一种自愿承受的长途旅行。对于一个执着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文学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文学梦想是对生活的支撑与平衡,但所有的梦想在最初的时候因没有成本而显得缥缈,甚至显得廉价,但过程中索要的昂贵的代价却是惊人的,是要从轻微的折磨到痛苦的挣扎,从短暂的自得到长久的自嘲,从自傲的标榜到自我的蔑视,所有这些都是文学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必然要经过的风景。
事实上每一个人如果没有“十年功”的修炼,永远得不到“一句话”的顿悟。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写作不是擂台,写作首先是一种文字爱好,其次是一种精神事业,层次再高一点就是文学责任和社会使命了。文学的美妙之处可能是由于大众的认同所带来的名和利,但这是暂时的,文学的更可贵之处是它没有终点,它可能是一种漫长的自我教育过程,一种愉悦的精神成长经历,一种悠然的心灵陶冶方式,一种超脱的灵魂自救渠道。文学不像舞蹈或者体育,不管本人多么有雄心壮志,多么孜孜不倦,必然有一个下降式的抛物线,当他们坚持到衰老的晚年,还能有动人的肢体表达,那毕竟是少数,而写作本身却可以有一种披荆斩棘的坚持,有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豪迈,有一种自我救赎的超越……比如巴金,比如冰心,比如季羡林……
许多时候,文学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伴随着享乐的,这种享乐就像在春天草原上迷幻的陶醉,像秋天枫林里忘情的昏晕,它对人精神的成长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升华。阅读和写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当阅读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会在自身的精神田园里长出新的幼苗,感受阅读带来的那种阳光。写作的魅力就是不断地使自己变得充盈起来,变得阳光起来,变得高尚起来……所以阅读与写作可以让我拥有纷杂又无畏孤独,可以身怀悲悯而信任奇迹。它会把生活中的困苦、悲悯、疾病、坎坷转化为文学财富,所以文学又可以说成是个人的救赎,文学是让人学会和自己内心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是非常珍贵的,也是非常动人的,因为幸福就是不受打扰地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
岁月悠悠,人生漫漫,不管人生之路伸向何方,但真正的旅途从来不缺少美景,心灵的沃土一样安恬而舒展,那么,急什么呢?饭总要一口一口地吃,路总要一步一步地走,气总要一口一口地喘,文字总要一个一个地写,让我们宽松些、从容些、淡定些,不要争,不必抢,不为名,不为利,总有一天会感受到文学之光的温暖照耀和艺术之水的温润浸染。在慢慢的节奏中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存在,已经人到中年了,已经把原材料和初始的最有力量的素材都使用光了,需要不断地补充,不断地加油,不断地充电,所以不要潦草地处理,不要冲动地决定。人生需要有酝酿、沉淀和重新处理的过程。放慢的意思是相对的物理的时间长度,是更多的内容不要被忽视,是更好的细节不要被忽略,好东西是不可替代的!对于这样一个多元并加速的年代,写作从来就不会影响什么,不会掀起什么,不会震撼什么,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可做,有想可思;活得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也许这就是我体会到的文学的出口所包含的文学理想吧。
许多时候,文学很无奈,它改变不了世界。它所能改变的,也许仅仅是我们自己,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改变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改变世界呢?
责任编辑 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