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建筑CAD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3-12-29王鑫
摘要:目前,CAD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建筑行业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CAD作为一个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注重培养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课程,建筑CAD教学中并没有现成的规则去遵守。如何能更好的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充分掌握建筑设计与制图技能,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2-0337-02
1 概述
CAD综合应用了多学科的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设计和商务领域中,依靠CAD技术实现现代产品设计非常普遍,也较为流行。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一线施工、技术人员掌握CAD技术的应用,这就对各类CAD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建筑类专业的CAD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培养各类CAD技术人才的基地,从而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在过去,由于硬件和软件的限制,导致CAD教学模式的简单与落后。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让学生课堂上阅读教材内容,课后背诵相关命令公式,完成一定量的作业等等,而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相关的上机实习演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实现从静态到动态、部分向整体的转变,不能够让学生形成立体感,往往让学生感到课程内容非常抽象,很难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这些资源作为外部条件,只是曾经阻碍CAD课程教学发展的一个因素,而提高教学水平的质量,主要在于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1]
2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CAD课程教学改革
如何改变CAD课程教学的被动局面?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本文认为应该寻找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摆脱枯燥的课本内容与课堂教学,让他们逐渐明白该课程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利用图纸和设计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灵感,并指导学生通过对于实例的研究发现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近年以来,笔者在不断通过对教学实习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技术改革与创新,深入到CAD的各类实际应用,一方面,从施工图绘制的过程中分析了建筑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从建立CAD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出发,针对室内和室外之间关系提出的操作设计方案,并以实例为模型将CAD的设计主线与教学策略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第二,实践教学改革;第三,探索建筑设计主体思想,结合实例进行建筑CAD教学。[2]
2.1 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上级操作、野外实习、多媒体演示实验、自主学习等等,主要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进行结合。建筑类CAD课程是比较抽象的,一般的高职学生,很难一开始就建立起一个空间的概念。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感性认识较少,无论是空间想象还是空间分析能力都相对比较弱。因此,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先有一个更深入的对施工图纸的了解,所以必须让学生离开教室,进入施工培训基地,学习研究现场施工图纸,控制施工现场的环境,给与学生视觉传达上的指导。同时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学生看到与建筑实体相应的建筑图纸,以加强他们直觉上的认识。这样以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现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各种三维图像和三维平面视图的感觉。利用CAD提供的工具的多样性,从点,线,面开始,到图形的绘制、打印,以简单的三维图形设计为实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解释并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相关操作,使学生学会、掌握并练习、巩固,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重复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3]
2.2 实践教学改革
建筑CAD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动手绘图,更需要学生进行实地测量,然后进行绘制。现场测量技能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教学,而需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拓展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综合素养。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分组在学校培训地点进行测量,然后自由手绘草图,最后在电脑上进一步使用CAD进行绘图。野外测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得到体会与经验,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手绘草图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能防止学生产生过度依赖电脑的心理。测绘结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测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2.3 探索建筑设计主体思想,结合实例进行建筑CAD教学
在整个建筑学科领域中,CAD课程是一个交叉学科,它涉及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需要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CAD程序的使用往往需要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CAD课程也相应受到多门学科的影响。CAD课程因各种限制,实际操作更加困难,一周只有几节课,很难让学生掌握各种建筑CAD应用技术。此外,不同的行业,具体的重点会有所不同,如房地产业集中在平面设计与绘图上,注重室内外建筑效果图和室内装修施工图,而建设工程的重点在于建筑施工图纸的绘制。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建筑CAD系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据等等,同时也是造成目前建筑CAD课程教学的被动局面的因素。这些消极的方面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改革,促使我们从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开始,建立CAD与室内和室外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依靠设计实例操作教学的方法把握建筑CAD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5]
建筑领域一直是艺术的殿堂,许多大师的作品已经流传千年。建筑学科教学历来重视表现设计理念与培训设计能力。高职院校中建筑设计专业在基础阶段几乎都开设了建筑设计课程,针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设计表现能力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上,我们可以从建筑设计的主体思想出发,引入建筑制图实例,把握建筑CAD系统教学的主要路线,不仅充分利用CAD软件自身的特点,而且还利用其他程序的帮助,从而比较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建筑CAD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建筑CAD的系统教学,有针对性地实现专业应用、软件教学、科研和其他目标,真正发挥CAD领域的辅助建筑设计的效果。[6]
在教学中实践中,采用以下方法实现改革与创新:
1)逐步改变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软件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例,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在教学内容选择、应用实例。例如,在CAD平面施工制图的教学中,无论是一个小插件还是有显著大小的物件的绘制,都离不开物理分析和表面分析。以前的方法,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学生对各部件的位置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比如,门、窗、阳台等等。在另一个视图中,空间能力稍差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要让他们表现出平面和立体面建筑的完整性,是非常困难的。在这方面,我们首先使用学校建筑,说明教学楼的分布,分析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设计,说明其特征以及合理性,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一栋教学楼的外立面,进行平面分析。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了解最直观的建筑物,使他们能够认识到绘制建筑外墙体平面图不再是一种困难。
2)注重与团队学习,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该课程的教师应注重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不仅说明操作过程和方法,同时也解释思想和设计理念,进行图纸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一开始绘画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整个图纸的设计过程。因此,解释设计表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们分成几组,给每组一个完整的大图,每组成员完成各自相应的任务,然后集中向他们解释,集体训练。任何一组的绘图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并鼓励先绘制好图形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绘制的同学,让学生在能够很好的把握图纸的设计的同时,获得一个对于团队协作的清晰的认识,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一起分析。这样,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邀请与组织优秀的设计人员定期来给在学生讲课和辅导。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新的元素、新的想法不断融入。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应该允许他们与外部世界、新事物有更多的接触。为此,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应反映出这一点。应该邀请优秀的设计师将他们的作品带进课堂,给学生讲解和分析如何设计、绘制平面图,使用什么新的概念和要素。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调动起来,产生设计自己的作品愿望,从而显著提高CAD制图水平。
3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渗透,CAD制图能力成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CAD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其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和研究任务。虽然,该文已经提出了实例为模型将CAD的设计主线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策略以及相关方法,也不能完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致力于教学研究,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将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振宇.以设计表达为线索的建筑CAD教学[J].新建筑,2000(1):23-25.
[2] 陆冬红,闫明辉.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分析[J].山西建筑,2008(3).
[3] 许国玉,薛开.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立体化建设[J].教书·育人,2007(5):84-85.
[4] 刘兆凯.《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优化的若干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5] 苏泽斌.“建筑制图与CAD”课程实践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6] 赵冰华.高校建筑专业CAD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