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海书讯

2013-12-29詹湛

音乐爱好者 2013年3期

《阿尔玛·马勒与阿诺德·勋伯格通信录》

(Alma Mahler – Arnold Schönberg Der Briefwechsel)

德国Redidenz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作者:海德·特纳(Haide Tenner)

作者海德·特纳在这本书中摘选了阿尔玛·马勒和阿诺德·勋伯格长达四十多年间通信的一部分。阿尔玛·马勒一直被认为是一位具有缪斯般特质的女性,是二十世纪初维也纳艺术界的奇女子,在她与古斯塔夫·马勒十年的婚姻之后,还有过与包豪斯建筑学派大师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作家维尔福(Franz Werfel)的两段婚姻,与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考考斯卡(Oskar Kokoschka)的恋情也为人所知。然而,在她与作曲家勋伯格的通信中,除了温暖的友情之外,还显示出了她作为女资助者个性中强硬的那一面。

阿尔玛·马勒和阿诺德·勋伯格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双方各自心中的高傲始终是交流中的障碍之一。而在流亡美国的途中,双方所感受到的孤独以及由此生出的惺惺相惜也让人动容。

这本通信录亦可当作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西方文化界变迁的见证。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德国音乐》

(Die deutsche Musik der Gegenwart)

德国SEVERUS出版社,2012年9月再版

作者:鲁道夫·路易斯(Rudolf Louis)

乍一看,这是一本视角相当独特的德语新书,其实它并不新,2012年10月的这一版是1909年的再版。作者鲁道夫·路易斯是上个世纪初的德国音乐学者与批评家,在书中,他以翔实的资料与珍贵的照片展示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音乐界的真实状况。其中的主人公除了勃拉姆斯和胡格·沃尔夫(Hugo Wolf)这样耳熟能详的名字,还包括了汉斯·普菲茨纳(Hans Pfitzner)、马克斯·雷格尔(Max Reger)这样深切影响了德国近现代音乐的作曲家,更出现了魏恩加德纳(Felix Weingartner)这样对指挥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的指挥家。同时,对于一些名气稍逊的“小众”音乐家,比如费利克斯·莫特尔(Felix Mottl)和汉斯·索莫尔(Hans Sommer),作者路易斯也没有吝惜篇幅,同样援引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的文献资料。可以说,这本书的思路是充分挖掘上一辈作曲家如李斯特和门德尔松的精神遗产,往下考虑二十世纪德国音乐的血脉该如何继承下去,最终给予了上个世纪之交的德国音乐家们一副完整而清晰的群像。

《库特·桑德林回忆录》

(Kurt Sanderling - Die Lebensgeschichte des Dirigenten)

德国Parthas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2011年秋天,原东德指挥大师库特·桑德林在柏林去世了,享年九十八岁。就像他的儿子史蒂芬说的那样,“他只是在家中安详地睡去了”。如果今天大师还在世的话,这本书该是对他晚年最好的慰藉。作为战后最伟大的指挥家群体中的一员,桑德林带领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柏林交响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留下的录音不计其数,其中的西贝柳斯、布鲁克纳与马勒等作品最为人所津津乐道。这本Parthas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翔实地记录了桑德林少年时如何在东普鲁士和柏林长大,如何亲身感受到德国社会对犹太人愈演愈烈的排挤,以至于终有一日发觉自己已经无法在那里容身,不得不踏上移民异乡的旅途。另外,他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所感受到的一切,包括与大指挥家穆拉文斯基的关系、在莫斯科与列宁格勒的工作以及在1960年重归故土的缘由,也是这本书希望展示的另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