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哈尔滨的时尚梦
2013-12-29阿杜
2012的尾声,中国时尚界迎来了它的压轴之作——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它带着人们从百年时尚之都的起点扬帆起航,踏上了一场充满时尚的梦之旅。对于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外人究竟是带着怎样的目光看待它?它为什么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又为何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答案,由红博商业总经理、黑龙江服装行业协会会长王丽梅给予读者答案。
打开一扇时尚窗
5天,2012年哈尔滨的冬天,上演了一系列充满创意的时尚剧。谁也不能否认哈尔滨与生俱来的商业气息,作为北方重要的消费基地与集散地,这个城市随处充满商机,这里的人们审美标准与搭配方式自成一格,因此,哈尔滨姑娘会穿、敢穿的名气早已散播到全中国。
2011哈尔滨国际时装周打开了一扇窗,让时尚的新鲜空气再次激活这座城市的时尚因子,那么第二届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则推开一扇门,让时尚经济在这里落地生根,形成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王丽梅认为,一个好的时装周,首先要征服设计师。俗套的、程式化的东西显然无法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只有在哈尔滨这样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又能滋生无限创意灵感的沃土,才能激发并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起步晚也是一个优势,我们可以学习国际上最成熟的模式,吸取各家之长,办出既有专业水准,又有生命力的时装周,并使时尚经济成为常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产业链。举办时装周,一个非常现实的意义就是打造一张美丽哈尔滨的全新时尚文化名片。因此,关于时装周信息的知晓率,它深入人心的程度,几乎直接决定着时装周的成败。在推广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这座城市人们的心灵和服装行业从业者的需求RgBsPgMcyAr8xgBc+B8vfA==,以城市的情感为依托、以时尚精神为展现形式的信息传递,让哈尔滨人存蓄已久的激情和梦想爆发,也让业界人士的目光瞬间被这座城市所吸引。时装周不仅仅要为行业人士分析预测下一年的流行趋势,更应该把时尚传递到顾客心中。”
时尚超级产业链
在现代社会,时尚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还将改变行为方式。王丽梅认为,未来的中国服装行业一定能诞生世界性的品牌,但这一未来需要所有人从当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当然并不仅仅是请大家来感受冬季雪花飘动的魅力,不仅仅是为了请大家不远万里来看哈尔滨姑娘的靓丽身影,她只是哈尔滨时尚产业链中的一个“超级链接”,与每一个参与时装周的人构成了冰城独有的时尚项链。
时装周实际上只是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的一个大型活动,一次城市时尚产业的呈现,一个完美的开端。依托红博西城红场这一新锐时尚发布基地,他们将打造一个时尚产业“系统工程”,构建“时尚产业价值链和时尚文化生态链”两大链条,以新锐创意、产业升级和市场转换为导向,与市场结合、与本土设计力量结合、与产业配套结合、与区域经济结合,最终实现承担一种社会责任、做实一个时尚基地、锻造一个时尚产业、树立一个生活范本、打造一个优质品牌的“五大目标”。
“做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必须是系统工程,不是今天搞一个走秀,明天搞一个演出,后天搞搞论坛。”王丽梅说,“基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落地到实体到整体的策划、宣传,整体的推广都是一系列的。一定要和区域经济结合起来。百年以前哈尔滨是最时尚的,之后变成了重工业城市,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政府已经意识到,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时尚产业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政策层面上,这个是最好的时机。另外,哈尔滨当地有6所院校设置了服装设计专业,更多的哈尔滨本土设计力量参与进来,因为他们有前沿新锐的思想,对哈尔滨这个城市有独特的理解。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达到共赢的时候,它可以起到1+1大于2的效果,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所以,新锐时尚发布基地要与地方产业结合起来,为新锐设计师搭建平台,让他们落地、推广、包装,还要“扶上马,送一程”。这是红博作为一个商业企业体现出的社会责任。
也有人不理解地问王丽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来办时装周?”承担社会责任是主要原因,另外,在王丽梅心中,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像鹰一样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东方国际品位
本届时装周的国际名模数量堪称首例,有来自肯尼亚的DORIS、俄罗斯的KSENIA、波兰的TEODORA、巴西的MONIQUE、乌克兰的MARIA、YAN、塞尔比亚的MILICA、乌拉圭的ELISA、法国的FAUSTO,他们都是模特中的精英,此次汇聚到时尚的中心点,共同演绎新锐时尚潮流风向。
5天的时装周,我看到为了完美展现“老厂房”充满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感,传递古老与时尚碰撞震撼,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多日就现场的每个位置进行反复确认,每个角落放什么样的物品,每名礼仪的言谈举止,每张桌子的高度,每把椅子坐着的舒适度,每个路口的指示牌,每位领导的进、出场顺序等……所有的工作都事无巨细地确认无误。
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成功,还在于跳出了业内的小氛围,更依托着举城关注的大氛围:哈尔滨市政府作为主办方,为时装周顺利举办提供的支撑是具体、细致而高效的。
老房子蜕变 新时尚先锋
在红博西城红场的新闻中心里,挂着一幅字画,上书“蚂蚁啃骨头”。就是靠着这样的精神,红博商业牵头举办了两届哈尔滨国际时装周。
在西城红场的老工业厂房里,会发现“红房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也是其他项目无法复制的核心优势。如果让这些老厂房全部从城市消失,那无疑是抹掉了一段珍贵的历史!红博商业怀着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针对西城红场内的老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并注入新的时尚文化元素,既保留了珍贵的历史痕迹,又焕发了老厂房新的生机与活力。
王丽梅认为,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主题与西城红场这一平台可谓珠联璧合。一个在凝结着城市精神的老厂房里举办的以“新锐”为主题的时装周,让固化在哈尔滨人骨韵里的时尚因子重新回归,新锐时尚风潮将彰显哈尔滨成为“时尚意见先锋”的历史积淀与成熟维度,重新燃起这片土地上的人对时尚的追求与愿望。
浪漫执着时尚女人
哈尔滨,它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寒冷。从机场到酒店的一个多小时里,听到的是充满了东北式幽默的广播节目,也听到了不下五次关于2012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广告。
哈尔滨,一直有着自己的时装梦,而王丽梅,一直就是那个筑梦的人。她既有商业家的自信、果断,也有着女性的一种柔情、浪漫。坚韧、智慧、执著的她一直在以非常艺术的方式做商业。
很多人会觉得商业是低端的,艺术是高雅的。著名策展人、艺评人陆蓉之在2012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TOP-LINK创意论坛上大声表态:“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曲高和寡。”陆蓉之的这番话让王丽梅非常感动,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一直以来,王丽梅都认为“商业是艺术的最高形式”,陆蓉之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很多人并不了解商业,虽然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商业,价值的转换离不开商业,但是他不敢去正视商业,因为一提到“商”,似乎就使自己贬值了。他们大多会把商业、商人和自私、狭隘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与王丽梅有过接触之后,会不经意地说出这么一句话:“你怎么不像商人?”这样的话其实充满褒扬,但却让王丽梅觉得“伤自尊”。她会坚定地告诉别人:我是做商业的。在王丽梅看来,如今的商业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它是一种文化情趣的载体,涵盖面已经很广。每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都离不开商业。
“HAH!”品牌&时尚联盟展现原创
作为哈尔滨时尚精神视觉化表现的“HAH!”品牌面世,这是红博商业与哈尔滨市妇女联合会、哈尔滨新锐设计师共同缔结“HAH!时尚联盟”。
“HAH!”是红博商业新锐呈现的全新品牌,它不仅代表了哈尔滨的城市简称,还是一种极具力量的生命表达,是呼吸,是自由,是能量的出口,是对创意的呐喊与助威,是对创意的惊奇与赞叹,是对创意的渴望与希望。
本届时装周塑造并推广了凝聚哈尔滨时尚精神的“HAH!”品牌,将哈尔滨的时尚视觉化展现出来。并通过与哈尔滨设计名师、新锐团队组建形成“HAH!时尚联盟”。 “HAH!”品牌是一个有广泛外延和内容的品牌,它起到了吸引、召集全国、国际顶尖设计师,从服装饰品拓展至更多时尚产品,形成全系列开发,展现哈尔滨的时尚能量和时尚声音,进而以“HAH!”品牌为根基建设服装文化产业园,汇聚时尚产业要素,强力构建地方品牌集群。
原创品牌将让你流连忘返
据了解,在“HAH!空间”举行的原创设计师作品展售活动,为市民呈现原创设计师的服装、服饰、刺绣、亚麻制品。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尽情欣赏创意的神奇,更会买到只属于自己的设计师原生作品。
在“HAH!空间”展售的作品之中包含了哈尔滨本土特色服饰产品以及武学凯、武学伟、卢禹君、文妙、魏腾飞、魏明辉、邱梓豪、姜丽影、孟祥千、刘璐、梁勤、李春江、焦丽贤、于诗萌等知名设计师的作品,并推出了SEACALM、The Thing、素人品牌以及丁一厚皮人工作室的最新设计。
紧密结合本土原创设计力量,结合本地经济,“HAH!空间”通过这个平台将本埠原创设计推向国际舞台。市妇联推介的哈市著名的民俗艺人宋兆萍、王丽红、陈秀萍、公玉梅也在现场公开制作创意作品并参与展售。
这次的哈尔滨时装周,不仅是中国时尚界的一次盛典,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担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红博商业与哈尔滨市妇联在时装周期间,引导妇女的创业与就业,以及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以“品牌创建”为核心的服装配套产业链,抓住时尚的最前沿发展思路,将手工业与国际时尚相结合,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形成本土原创设计力量,为本土创意产业形成做出贡献,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时装周是短暂的,但她对哈尔滨时尚产业发展、对中国原创品牌的助推,对哈尔滨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哈尔滨时装周的商业路线,很像纽约时装周,这就是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最大特色。
西城红场这一平台可谓珠联璧合。一个在凝结着城市精神的老厂房里举办的以“新锐”为主题的时装周,让固化在哈尔滨人骨韵里的时尚因子重新回归,新锐时尚风潮将彰显哈尔滨成为“时尚意见先锋”的历史积淀与成熟维度,重新燃起这片土地上的人对时尚的追求与愿望。
浪漫执着时尚女人
哈尔滨,它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寒冷。从机场到酒店的一个多小时里,听到的是充满了东北式幽默的广播节目,也听到了不下五次关于2012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广告。
哈尔滨,一直有着自己的时装梦,而王丽梅,一直就是那个筑梦的人。她既有商业家的自信、果断,也有着女性的一种柔情、浪漫。坚韧、智慧、执著的她一直在以非常艺术的方式做商业。
很多人会觉得商业是低端的,艺术是高雅的。著名策展人、艺评人陆蓉之在2012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TOP-LINK创意论坛上大声表态:“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曲高和寡。”陆蓉之的这番话让王丽梅非常感动,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一直以来,王丽梅都认为“商业是艺术的最高形式”,陆蓉之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很多人并不了解商业,虽然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商业,价值的转换离不开商业,但是他不敢去正视商业,因为一提到“商”,似乎就使自己贬值了。他们大多会把商业、商人和自私、狭隘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与王丽梅有过接触之后,会不经意地说出这么一句话:“你怎么不像商人?”这样的话其实充满褒扬,但却让王丽梅觉得“伤自尊”。她会坚定地告诉别人:我是做商业的。在王丽梅看来,如今的商业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它是一种文化情趣的载体,涵盖面已经很广。每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都离不开商业。
“HAH!”品牌&时尚联盟展现原创
作为哈尔滨时尚精神视觉化表现的“HAH!”品牌面世,这是红博商业与哈尔滨市妇女联合会、哈尔滨新锐设计师共同缔结“HAH!时尚联盟”。
“HAH!”是红博商业新锐呈现的全新品牌,它不仅代表了哈尔滨的城市简称,还是一种极具力量的生命表达,是呼吸,是自由,是能量的出口,是对创意的呐喊与助威,是对创意的惊奇与赞叹,是对创意的渴望与希望。
本届时装周塑造并推广了凝聚哈尔滨时尚精神的“HAH!”品牌,将哈尔滨的时尚视觉化展现出来。并通过与哈尔滨设计名师、新锐团队组建形成“HAH!时尚联盟”。“HAH!”品牌是一个有广泛外延和内容的品牌,它起到了吸引、召集全国、国际顶尖设计师,从服装饰品拓展至更多时尚产品,形成全系列开发,展现哈尔滨的时尚能量和时尚声音,进而以“HAH!”品牌为根基建设服装文化产业园,汇聚时尚产业要素,强力构建地方品牌集群。
原创品牌将让你流连忘返
据了解,在“HAH!空间”举行的原创设计师作品展售活动,为市民呈现原创设计师的服装、服饰、刺绣、亚麻制品。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尽情欣赏创意的神奇,更会买到只属于自己的设计师原生作品。
在“HAH!空间”展售的作品之中包含了哈尔滨本土特色服饰产品以及武学凯、武学伟、卢禹君、文妙、魏腾飞、魏明辉、邱梓豪、姜丽影、孟祥千、刘璐、梁勤、李春江、焦丽贤、于诗萌等知名设计师的作品,并推出了SEACALM、The Thing、素人品牌以及丁一厚皮人工作室的最新设计。
紧密结合本土原创设计力量,结合本地经济,“HAH!空间”通过这个平台将本埠原创设计推向国际舞台。市妇联推介的哈市著名的民俗艺人宋兆萍、王丽红、陈秀萍、公玉梅也在现场公开制作创意作品并参与展售。
这次的哈尔滨时装周,不仅是中国时尚界的一次盛典,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担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红博商业与哈尔滨市妇联在时装周期间,引导妇女的创业与就业,以及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以“品牌创建”为核心的服装配套产业链,抓住时尚的最前沿发展思路,将手工业与国际时尚相结合,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形成本土原创设计力量,为本土创意产业形成做出贡献,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时装周是短暂的,但她对哈尔滨时尚产业发展、对中国原创品牌的助推,对哈尔滨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哈尔滨时装周的商业路线,很像纽约时装周,这就是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