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良性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健康发展

2013-12-29陈四清

银行家 2013年4期

扩大消费无疑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机后的实践也表明,在出口面临较大冲击的条件下,我国更应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扩大消费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消费年均增长10%以上,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2012年达到51.8%。然而,在我国消费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奢侈消费、过度消费问题还比较严重,显然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勤俭节约作风相左,也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所指出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相背离。

合理、节约和绿色是各国良性消费的共同特征

美国属于典型的高收入、高消费和低储蓄国家,这一消费模式主要是过度消费的结果。美国发达的经济水平、强大的综合国力、丰厚的资源基础,以及完善的征信体系,都是美国人维持这种奢侈型消费的充分条件。然而,近期发生的次贷危机使美国对这种消费模式进行了深刻反省,对于正在建立健康消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也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在扩大消费的同时要注重适度和节约。

瑞典的消费水平也处于发达国家前列,但与美国不同的是,瑞典形成的是建立在高福利基础之上的高消费、低储蓄模式。瑞典经济的最大特色就是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而这一高福利下的消费模式产生的逆效应,导致了著名的“瑞典病”。对于正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扩大消费的中国来说,瑞典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前提。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尽管总体消费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但其较高的储蓄率、不愿借贷消费和强调绿色消费,使日本形成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明显不同于欧美国家。对于同为深受东方文化传统影响以及与日本发展轨迹有相似点的中国,日本的消费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借鉴意义,健康的消费模式应兼具合理、节约和绿色的特征。

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是当前我国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说过,“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是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这较好地描述了我国消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实际情况来看,第一种消费最为常见,也是有效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大力倡导。第二种消费主要来源于社会关系,比如托人办事、受人之托等,是一种需要被引导和规范的消费方式。如果说第一、二种消费主要为个人消费,易于控制,那么第三、四种消费则突出表现为公款消费,最容易出现问题。

在宏观经济学的诸多消费理论中,收入始终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同年消费率仅为50%左右,与全球平均70%的消费率仍存在很大差距,这说明当前我国消费依然相对不足。未来扩大消费的空间依然广阔,扩大消费仍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突破点。

心理效应对于消费者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研究具有偏好和预期的消费者而非理性的经济人,特别地,消费偏好的时间不一致性以及预期的强大影响,对于正确引导有效消费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古语曰:俭,德之共也。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影响,消费偏好在于节俭;但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部分人开始偏好消费奢侈品。在考虑人们偏好变化和对未来收入积极预期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消费的良性发展将应更侧重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消费结构。

扩大消费应首先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所面对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在较长时间内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同时我国经济也步入中速增长的新时期。因此只有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增长。但在坚持扩大消费的同时,我国也应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适度消费、合理消费。

第一,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健康消费模式。比较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消费模式可以发现,美国实行的是一种高收入、高消费的过度消费模式,日本长期形成的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我们应学习美国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对储蓄的过度依赖,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同时借鉴日本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虽然日本和中国都是高储蓄率国家,不愿借贷消费,但日本的消费水平却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居民消费理念的正确树立。我国未来理想的消费模式应当是一种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提高消费效率和消费质量,更好更快地完成消费的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第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收入的结构性调整,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来调整收入差距,避免贫富差距加大。收入的持续提高和均衡分配对于扩大消费将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使居民真正敢于消费。

第三,增加有效消费,提高消费效率。有效消费是弗里德曼所说的第一、二类消费,不是过度消费,更不是奢侈品消费,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挥金如土”。未来随着我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提升有效消费以达到理想的效用水平,不仅对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更是举足轻重。

(作者系中国银行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