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憑吊基督教墳場
2013-12-29
澳门月刊 2013年3期
4月4日(農曆三月廿四日)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澳門俗稱“踏青”、“拜山”。很多澳門居民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大家按照傳統,帶了烤乳豬、鮮花、水果和其他食品來到先人的墓前拜祭。
掃墓包括踏青、修墓、插柳、擺祭品、燒紙錢、拜祖先等儀式。這些儀式在很多城市現已難得一見。在澳門,繁忙的都市生活並沒有淡化人們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大家藉著這個節日來表達對先人們的孝思。
澳門教眾大多為天主教徒,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人相對較少,因此,在澳門眾多的教堂中,只有一座基督教教堂——馬禮遜教堂,它位於白鴿巢公園東側基督教墳場前面。這座教堂與其後面的基督教墳場,因其宗教文化歷史淵源,成為澳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
基督教墳場建於1821年,原稱東印度公司墳場,因其環境清幽,安葬了不少名人,如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夫婦, 畫家錢納利及英, 美, 德, 荷多國基督徒。因此,常年總能吸引不少外國遊客慕名前往瞻仰憑吊。墳場分兩部分,前為建於1821年的馬禮遜教堂。教堂的窗門為拱形設計,別具匠心,教堂門前亮有別致的小圓燈,周圍環境清幽脫俗﹔後為墳場。一個半世紀前,具有特殊勢力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澳門分公司,租賃白鴿巢洋樓(即今東方基金會會址)作為職員宿舍,後在鄰近區域开辟了這座墳場。可以說,澳門基督教墳場見証了一段澳門宗教文化史。
基督教墳場
地址:白鴿巢前地(東方基金會旁邊)
開放時間:0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