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柔为本,刚柔并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2013-12-29张剑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10期

刚性管理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管理模式,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泰勒管理理论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

柔性管理则是指“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是一种柔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员工的士气,而不是纪律的强制和物质的刺激。

任何一所学校也都离不开管理,学校管理也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通常,在学校内,制度的管理都称为“刚性管理”,制度体现为一种刚性,必须执行,违者必究;我们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更要提倡柔性管理,因为柔性管理才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一,完善干部机制,提高干部素质。我们要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建设一支良好的学校管理队伍;推行上下畅通的领导机制,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实行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和责任制度,完善部门考核制度;做好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后备干部的考察对象,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学习、实践研究以及促进干部队伍素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教职工做好服务工作。干部要深入群众,在工作上、生活上和学习上主动关心群众,为群众解忧除患,消除后顾之忧,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他们发展的机遇,使他们身心健康、工作愉快、生活幸福,做群众满意的干部。

第二,整合部门计划,形成统一的目标。学校工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的概念来自于思想的统一,因此,我们的管理者必须走自下而上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取得革命成功的重大法宝之一。在学校,我们可以在学期前了解教师的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自主愿望,让他们制定自身发展的计划,通过了解、交流和讨论,形成与学校管理工作相统一的思路,然后,制定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计划,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教师和部门共同发展的需要。

第三,重视部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中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各个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否则,就会出现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是矛盾,阻碍学校的发展。因此,部门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协调行动,以推动学校的管理工作。为此,各个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哪些是部门内的事务,哪些是部门之间交叉和协助的事务,后者的责任必须共同承担,对此,上级部门必须明确;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制定部门问责制度,以处理和追究部门间不合作而带来的影响。

在领导中加强组织的上下沟通,保持畅通,及时指导。学校领导在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下级管理部门保持畅通,下级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领导工作的意图,有创造性地高效地工作。领导对于下级部门的工作不到位或滞缓或偏差必须予以及时的指导,下级部门在意识不清、方向不明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以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学校可以在每一周的行政会议上统一各部门的意见,对学校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发表指导性的意见,以利于上下一致,左右平衡,顺利开展工作。

第四,重视非正式组织沟通,引向组织目标。非正式组织是一种群众性组织,他们都是以一定的兴趣、爱好或者利益的一致等组合而成的。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群体,他们有时发挥积极作用,但有时也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如何避免消极作用或把消极作用转变为积极作用,这是组织气候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是要主动关心,了解群体的组织目的和动向;二是要善于沟通,把握群体核心人物,正确引导;三是要分化消极性的组织,满足群体成员的合理要求。

第五,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有关教师自身发展的审核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它把长期由行政决策的教师发展、名优评选和教师培训等归入学术委员会这一群众性组织之内,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自主评价和自主决策的完整的管理系统,对于学校的民主建设、校务公开以及民主管理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必须刚柔并济,刚柔并济应当以柔为本。以柔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以人性促进制度,以制度完善人性,核心在于人性。管理的目的在于发展人性、促进制度的改善,而不是压抑人性、以制度来限制人性。因此,柔性管理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制度的刚性原则显然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的,它只是在实现人的价值理性过程之中的方式或手段。因此,忽略了柔性管理,学校的管理就失去了人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