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魔王的真面目

2013-12-29李剑龙

中学生天地(A版) 2013年12期

美国人海瑞塔·拉克斯于1951年因癌症去世,但她留下的细胞还活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虽然她本人身高只有1.5米多一点儿,但据科学家估计,历年来人们培养过的她的所有细胞加起来重达5000万吨——这些能在实验室里无限繁殖,成就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化学疗法、克隆技术、基因图谱等重要生物医学成果的细胞被命名为“海拉细胞”,它们其实是从海瑞塔体内取出的癌细胞。

癌症是一场叛乱

严格地讲,癌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医学先贤希波克拉底观察到患者的肿瘤和周围蔓延的血管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便用古希腊语中的螃蟹一词为之命名。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英语中,巨蟹座(Cancer)和癌症(cancer)的拼写几乎完全相同。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起源于母亲体内一颗零点几毫米大的受精卵。经过一次次地分裂、分化,这颗受精卵在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才发育成由几十万亿个细胞构成的庞然大物。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时候人体的细胞都分布得恰到好处:每个器官都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它们全部挤在由皮肤包裹的狭窄空间里,同心协力,相安无事。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各个层面的生理活动共同维持了人类的勃勃生机。

这一切都处于严格的秩序之中。但秩序也会被打破。有的细胞就像海拉细胞一样,不断分裂和增生,一边扩大地盘,释放代谢废物和毒素,一边抢夺养料,吞噬正常组织的生存空间。这是一场由诸多细胞当中的个别“叛变分子”发起的叛乱,叛乱从局部开始,最后向身体各处扩散转移。到那时,那个由一颗受精卵发育成的多细胞生物的寿命也就走到了尽头。这就是癌症。

癌症为什么难治

从柔软的皮肤到坚硬的骨骼,从四处流动的血液到屏障重重的大脑,人体的每个部分几乎都有机会遭遇癌细胞的侵袭。在一系列复杂症状面前,人们经过漫长的探索,犯下数不清的错误之后才认识到,癌症既非 “体液失衡”,亦非 “脏腑失调”,而是一种基因病。在人和动物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一系列基因在控制细胞分裂的进程。有的基因促进细胞分裂,有的基因抑制细胞分裂。当这些或正向或负向的基因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时,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秩序就被打破,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异成了癌细胞。

BRCA1基因就是这样一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它位于人的第17号染色体上。2013年5月,美国电影明星安吉莉娜·茱莉向世人宣布,由于她携带这个基因的某种突变,导致她在一生中患上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患上卵巢癌的风险高达50%,因此,她在医生的建议下预防性地切除了双侧乳腺,据推测,她还将尝试预防性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

茱莉的果断或许是因为她想起母亲与癌症搏斗近10年的痛苦经历。因为癌细胞并不是“外来入侵者”,它和正常细胞的区别远远小于其他外来病原体和人体细胞的区别,所以通常的治疗手段都无法跳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处境:手术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放射性疗法(放疗)除了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癌因素;而化学疗法(化疗)的药物更是一种细胞毒药,除了杀死癌细胞,它们还可能产生免疫功能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脱发、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尽管市场上开始出现少数分子靶向药物,能够利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微小差异来杀灭癌细胞,但这些药物只适用于一部分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癌细胞。因此,一个人一旦患上癌症,他和家人需要面对的往往是长时间身体和心理的折磨,以及不菲的治疗费用。显然,比身患癌症之后四处求医更重要的是——在身体健康时多想想如何预防癌症。

古人不得癌症吗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也适用于细胞。每时每刻,人体内都有新的细胞产生,老的细胞凋亡。有时候,一次DNA损伤,一个酶失控,一个蛋白分子在错误的时间被活化,都可能导致不该产生的细胞产生,该凋亡的细胞不凋亡,从而引起癌症。所以,过着“纯天然生活方式”的古代人也会患癌症。我们之所以觉得现代人患癌症的机率越来越高,主要原因还是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非常短,直到1900年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只有31岁(今天已经达到了67岁),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天花、鼠疫、肺结核等去世了,“没机会”得癌症,而且当时也没有那么先进的癌症诊断技术,得了癌症也不知道。

现代社会癌症发病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的副产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肿瘤专家罗伯特·温伯格甚至说:“只要我们活得足够长,早晚会患上癌症。”

因此,预防癌症的思路不是完全杜绝癌症,而是不要无谓地提高患癌症的概率。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称为最重大的致癌因素,全球患癌症人群中有22%是抽烟导致的。远离烟草就能大大降低未来罹患癌症的风险。霉变食品、腌制食品、烧烤食品、酒精以及厨房油烟也是应该避免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现代社会中特有的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水果和蔬菜摄入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应该尽力克服。

人类自诩位于生物进化的顶端,但摆脱了自然灾害、猛兽天敌、食物匮乏、传染病和战争等生存压力之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攀升,人类却难以摆脱癌症的阴影。《癌症:进化的遗产》的作者认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有远离癌症的乌托邦,因为癌症本身就是进化的自然产物。”

科学家们仍然在孜孜以求地探寻癌症的更多秘密,以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对付癌症,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对癌症的早期发现,可以相当有效地降低癌症病人的死亡率。

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对抗癌症的战争将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眼下如果有人宣称自己已“攻克癌症”,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