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路
2013-12-29杨文轩
我是双重身份,从前端的出版策划到后面的书店,也做过网络书店,所以我一直在做关于书店方面的思考,也写过相关的文章。
其实书店的日子一直就不好过,我个人对书店的判断就是书店从始至终就是亏损的。图书的零售业也是从来没有繁荣过,如果按照正常的商业成本来核算,其实早就难以为继了,包括现在存活下来的,基本上也都是自有物业,老板不拿工资。国有新华书店基本上是明贴和暗贴,明贴就是靠教辅盈利,暗贴就是房租不计成本。网络书店基本上是依靠投资人。书店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书店现在面临危机,其实一直就存在问题。
书店困境重重,逆转须抓本质
书店面临的主要困境还有以下几点:第一,书店连锁化一直没完成,真正成功有价值的书店寥寥无几,内部经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第二,与国内的其他产业相比,我们的产业规模真是不值一提。一个万科一年1千多亿元,我们整个产业加起来1千个亿元而已。所以,从上游的出版业到下游的批发和零售,整个产业的集中度一直是一种低层次的恶性循环。这其中有政策的原因,我国出版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出版业,国有的新华书店是官僚化的事业单位,改制也没有改变其本质,同样,民营书店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市场经济商业组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产业一直受着图书定价的制约。据我观察,中国基本上是我看到的全世界图书价格最低的国家,这直接导致整个产业链之间无法实现积累。据我所知,一些电商品牌的加价率基本上都是10倍,而图书一般都是2倍的加价率,而且图书是一次性购买的产品,需要特别高的毛利率。美国整个图书的定价大概是印制成本5%左右,我们却是15%到20%之间。过低的定价使我们没有办法在这个产业链里面去做一个很好的支撑。
现在书店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危机,由以前的发展危机演变为生存危机。数字阅读分流人群,网络书店分化了读者。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只有解决整个产业的根本性问题才能保证书店的持续发展,减税免税、增加补贴只能是缓解死亡过程,难以从本质上实现逆转。
商业模式向媒体模式和社区模式转型
我认为业界需要思考一下商业模式的问题,就是整个产品,包括媒体模式和社区模式,特别是互联网,把媒体模式和社区模式凸显了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一个互联网新客成本大概是120元左右,但是图书55折进,40折卖,一本童书20元,一本书赔3元,10本书赔30元,但是这样能够吸引一个新客,那就物超所值了。这是3c网站的一个战略,就是牺牲整个童书这个产业去实现整个电子商务转型。
我们虽然不能利用媒体模式、社区模式来挣钱,但是由于是流量产品、媒体化的产品,我们可以将它当成一个社区相互之间的连接。所以,传统模式书店可能衰退,但作为媒体模式和社区模式的图书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未来,图书可能会变成一个附庸风雅的装点门面的东西,越来越边缘化,变成一个依附型的产业。在这样一个基本格局下,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
在绝望之余,也许能够看到一些希望。无论虚拟经济怎么发达,总有物理空间存在,我们要考虑如何与这些物理空间做对接。虚拟经济越发达,越需要有交流的空间,大家需要一个可以坐下来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地方,需要这种空间感。与此同时,电商也应该净化,当当网做的是电商1.0,是属于渠道型的,马云做的电商是2.0,是平台型的,我认为未来需求型的电商才是主要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互联网本地化的优势
现在我们进当当网、京东和淘宝都是有两个入口,一个是搜索入口,另一个是本地化的入口。在基于PC机的电商时代里面,我们需要海量的信息进行信息比价。所以我们的电脑显示器很大,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呈现信息,而且我们是从原来信息短缺的经济慢慢向基于PC信息过盛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手机逐渐变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设备,基于第一代的电商模式便会慢慢消退。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会变成更精确,因为信息爆炸会使用户无从选择。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面,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电商的模式。
我们原来所做的是传统电商、传统书业一个简单的复制,就是把传统的信息搬上去,然后通过物流配送。我认为未来物理产生的时空大挪移是社会成本的极大浪费。曾经的规模经济正在向规模不经济转变,当社会成本过大的时候,一定要转移到个人身上来。花费不少的运费将书从北京运往上海实际上是增加了社会成本,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本地化的一些商业基础,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先进技术打造一个体验平台,利用数据库将独立书店、批发商进行整合,使用户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书店的信息,从而就近选择购书场所,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社会成本,从而实现书店的盈利。
我认为书店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新形态的书店将利用移动互联网重新整合。比如单向街书店采取的增资扩股模式,即主动增资和社会扩股,这种企业就是我们未来书店需要的开放的社化型企业,而且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容易运作。以前的互联网是聚众,现在是分众,像单向街我们再扩股一次不艰难,当时我们就是因为写了1千个人,如果按照我们的预计弄五千个人也都没问题。除此之外,书店将进行混业经营,包括咖啡、创意产品、会议等业务。书店会经常用活动的方法聚集人气,这是书店对媒体模式和媒体心理的应用,虽然这种模式很难做大、做强,但是书店经营者要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内容为讲话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