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观看你我世界

2013-12-29洪艳

出版广角 2013年14期

阅读,最能让人以坦诚的心面对世界和自我。人生若比作一场行走,那么人的心灵亦作旅行,且行且懂得为心灵释重,方可越行越远。我以为,为心灵释重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阅读。否则,我们不会看到黄健在《阅读世界》中所展示给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鲜活与生动。这份鲜活与生动是在其成书的三结构: 《作家故地》《书香致远》《阅读瞬间》所集合生成的。

《作家故地》记录了黄健行走至歌德、格林兄弟、雨果、安徒生、莎士比亚故里的一番别致感悟。尤其是黄健到访歌德故居后所生发的感慨,让我能进一步的理解为何书籍对于人的力量之伟大,阅读对于人的心灵之震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兰克福受到了重创,几乎被夷为平地,歌德故居也未能幸免于难。战火尚未完全停熄,歌德故乡的人们就着手重建歌德故居,前后花了近7年的时间,并且完全按照歌德1749年出生时房屋的原貌修复。修复的不光是歌德的故居,还是德国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试想,这样的事情,在国内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一些附庸风雅之士所做的无谓也毫无意义的显摆。更何况:“在故居里不仅展示了不同时期出版的歌德作品集,而且还陈列了歌德生前使用过的书籍和手稿,尽管纸张已经泛黄,但毕竟是200多年前的文物,精心保存得如此完好,也实属罕见。”这不仅让作为游览者的黄健动容,也使看到这些文字的我们为之动容,你不禁会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民族精神?所以才能拥有那么许许多多世界上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者,值得德国人骄傲和纪念。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万事之基。《书香致远》中,黄健用他所经历的世界各地的书展告知我们,尽管在今天网络的时代,国内许多人似乎已经将阅读作为一种浪费时间的奢侈消遣,在现代社会的纷繁诱惑中几度失去灵魂的灵光。但是世界各地仍然有许多人,他们将阅读、将书籍视为滋养灵魂的一剂良方,在书展中便可见一斑。然而对比西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总体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仅为4.5本,而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与这些国家的阅读量相比,我国的确是太低了。”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早在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温家宝总理提出感喟:“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种期盼与心声,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大地也能看到一道道美丽而宁静的读书风景。

《阅读世界》除了让我们感悟往哲先贤在著书立传时的感人事迹和世界各地人民对阅读表现出的无限热衷之情外,还用艺术的视角,用摄影的镜头将人们对于阅读的沉醉展现无遗。书中的《阅读瞬间》篇章,你会看到黄健行走在欧、美、亚、非四大洲的街头小巷、车站机场、公园树下……所捕捉到的一个又一个专心阅读的画面,面对那一张张凝固在纸张上静穆却又生动的阅读面孔,肃然起敬之情便油然而生。“在法国,常常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人捧着一本大部头的小说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书包上学的青少年,也不乏匆匆赶去上班的上班族。甚至时常看到颤巍巍的老人手里拿着新买的小说上公车,时尚的妙龄少女坐在巴黎圣母院前的空地上聚精会神地看书,年轻的情侣在左岸的露天咖啡座一起看书……”都说法国人浪漫,我想这样的一份宁静才是浪漫的实质;也希望有这么一天,这样的一种浪漫也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点点生辉,并得以照见我们的真纯内心和勇往直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