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精神文明视角下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

2013-12-29张志奇

出版广角 2013年20期

[摘要]中国梦是2012年新一届领导集体所倡导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精神。对于出版行业,尤其是农村体育图书出版,也在中国梦的框架下衍生出应当改善和努力的方向。文章探讨在精神文明视角下农村体育图书的现状与原因,进一步为其出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方法提供有益研究。

[关键词]精神文明;农村;体育图书;出版管理

[作者简介]张志奇,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梦是在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将中国梦定义为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我们不难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纳入新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点中,由此也打造出新阶段的精神文明主要方向。

在打造中国梦的过程中,作为出版领域,也和自己的出版梦相辅相成。农村体育图书的出版是出版领域一个比较独特的内容,相较当下出版物大多以市场为导向,主要针对具有市场价值的商业书籍出版来说,农村体育图书的出版相对具有一定的独特意义。在这个层面上,对于农村体育图书的出版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精神文明的视角来解读和探究,我们可以明确当下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从而找到原因,为农村体育图书的出版管理工作做出有益的探讨。

一、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现状

1. 出版刊物质量参差不齐

在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出版质量参差不齐。在火热的市场导向下,很多出版商不断缩减出版周期,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精确的校对工作。图书出版发行后,往往存在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或更为严重的问题。盲目地进行出版和发行,使得农村体育类图书不能很好地获得农村读者群体的认可,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 出版图书市场认可度低

我国当下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认可度低,尤其是在较为偏远的地区或山区,读者认可度就更为有限。大部分农村读者不依赖甚至不喜欢体育类图书,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刊物或纸质出版物中。这种状况也使得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工作陷入尴尬境地,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发行和销售都受到影响。

3. 出版图书内容单一

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内容普遍呈现出一种内容较为单一的现状。目前大部分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普及和解读,或加入一部分和教育挂钩的信息,但这些图书不能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农村体育类图书单一的内容容易出现重复和反复的现象。例如,在不同的农村体育类图书中,能够经常见到一样的内容和主题,板块和栏目大都千篇一律,这些问题都进一步造成读者群体以单调的眼光来审视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造成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的恶性循环,即出版内容单一——失去读者群体——为缩减出版周期,内容单一且重复率高。这种恶性循环将我国当下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推入一个怪圈中。

二、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问题的原因

1. 出版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当下不少出版商盲目追求出版利益,往往不能专心进行图书出版工作中相关的校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出版商的盲目和精力的缩减投入往往使得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出现错别字,甚至表述错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十分费力,同时也使读者容易对出版物本身产生不良印象,出现“拒绝买单”的抗拒现象。

2. 出版的图书不符合读者群体的切身需求

认可度低是当下我国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深究原因,往往能够发现不仅是因为农村读者本身的群体特殊性,同时也与出版商单调乏味、缺乏营销策略密切相关。出版商并没有意识到农村读者群体的价值导向和生活追求,大部分读者对生活的追求还是以现实的物质生活为主,而对体育知识或内容本身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如果出版商不做出合理、科学的营销策略,使出版的图书更加贴近读者的切身需求,则不能很好地在农村进行传播。同时,出版商不能很好地迎合农村阅读群体的需要,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读者本身对体育类读物没有固定的需求,反馈建议少,出版商不能做出及时科学的调整,从而造成循环往复的现象。

3. 对读者市场把握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村人民收入的提高,很多农村读者群体对出版物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虽然他们在消费上暂且不能达到根据刊物引导的时尚潮流来消费,但在精神需求上呈现多元化倾向。而当下不少出版商对读者群体的需求认识大体停滞在对体育运动或相关体育知识的介绍中,对当下体育发展的新潮流不屑一顾,也不屑于花精力去组织相关选题。由此造成读者群体对出版物的评价普遍是单调枯燥,这无论对于读者还是出版商来说都是不利的。

三、精神文明视角下农村体育类图书出版的途径

1. 贴近读者生活

在中国梦的精神指导下,应当充分认识图书出版的精神意义和长远价值。出版商在出版图书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将商业目的和经济利益作为出版的前景和目的。在体育类书籍的阅读对象中,农村读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广大农村读者对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与自己生活的结合方面。例如在农村的环境下,怎样进行合理的体育类教育和保健类的体能锻炼等,也可以加入关于体育与膳食的关系,来缓解读者因为内容枯燥带来的倦怠感。在宣传方式上,应力求多样化,不应当仅仅将其作为图书进行销售,也可以和农民群体所经常接触的机构进行合作,将体育锻炼的理念传达给受众,达到科学合理的结合。

2. 加大图书的市场宣传力度

图书是体现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重要载体和优秀媒介,在这个层面上,出版商应在中国梦精神的倡导下,在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中加入对主题精神的弘扬。出版商可以在农村地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或现场售书,推广和宣传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调动农村读者的积极性,使农村读者进一步认识体育类图书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出版商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加入公益,通过对图书销售利润的科学合理分配及公益贡献,为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获得更多农村读者的认同。

3. 注重图书质量的提升

农村读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有限,农村体育类图书更应当注意图书质量,尽量不要出现错字、语序不通等错误。在校对和排版的过程中,要符合农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如在深度上尽量做到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将晦涩艰深的语句加以润色和修改,使图书进一步符合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

4. 实现图书内容多元化

出版商应尽量做到图书内容的多元化与丰富化。在贴近农村读者实际生活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读者喜闻乐见的体育形式和体育内容,做到可行性与科学性并行。在尊重读者阅读习惯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主题和内容。如可以加入体育类潮流的介绍和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等,拓宽农村读者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践行,达到有针对性的图书出版与销售。

农村体育类图书是出版领域一个较为特殊的方向,其针对的阅读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图书出版的要求也相对较多,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应当做到细致和多元的考虑。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倡导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导向,倡导在各个领域做到为人民造福,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尤其是农村图书出版领域,也在中国梦整体框架下逐步衍生出自己的出版方向和改善途径。通过对精神文明视角下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及原因的探索,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为农村体育类图书的出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袁思成. 我国体育图书出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0(23).

[2]李珊. “三农”图书出版问题与对策[J]. 职业技术,2009(10).

[3]黄梅. 体育图书的选题策划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