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吹响女性独立的号角
2013-12-29廖建英
简·爱拥有自身的独立意识,在生活和爱情中追求自由和平等,而且将这种追求延续一生,她身上的女性意识表现,也是作者的一种渴望。
《简· 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让英国文坛发现了夏洛蒂· 勃朗特这颗闪亮的新星。《简· 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它以19世纪早期的英国乡村为背景,讲述了简·爱这个独立、自尊、自信女性的爱情故事。这部名著且不说它的辞藻是否华丽,内容是否有深度,单是女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独立的意识,那种追求婚姻自由和平等的想法就已经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夏洛蒂· 勃朗特创作的简· 爱形象,也被公认是具有女性独立意识的代表。
西方的女性文学旨在对女性的权利和女性意识进行讴歌。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就开始为女性的权利进行斗争,传统的男权思想使女性的地位非常低,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较多,在文学领域,文学家们利用笔墨,开始为女性的权利而战斗。在19世纪的英国文坛,出现了大批关注女性权利、女性意识的女性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创造出的那些有觉醒意识、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至今都还很鲜明。而夏洛蒂· 勃朗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创作与她生活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夏洛蒂· 勃朗特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女性处于被社会和男性群体压迫的时代,女性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男女平等更是天方夜谭。夏洛蒂· 勃朗特通过文学,通过艺术创作,勾勒刻画了简· 爱这个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对女性意识进行赞颂,倡导女性在传统的压迫之下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也是作者自身的一种渴望。
夏洛蒂· 勃朗特笔触下的简·爱
《简· 爱》主要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简· 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故事,塑造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却始终坚持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平等与坚强的角色。简· 爱生活的环境是比较悲戚的,父母双亡,而且寄人篱下。相对于其他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而言,她承受的却是不一样的生活,比如舅妈的嫌弃、表哥对她的侮辱,还有表姐对她的鄙视,都在她幼小的童年生活中烙下了印记。然而她却并没有绝望,她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她为自己的未来拼搏。尽管那个时代对女性的重视不够,在社会和生活中,女性没有什么地位,更别提什么婚姻自由与平等,但是简· 爱却一直没有陷入社会的泥沼中。她没有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在罗切斯特面前,她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而产生自卑心理,她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这也造就了她独立、坚强的品格。正因为她正直、高尚、纯洁,才使得别人尊重她,罗切斯特也才会深深地爱上她。但是简· 爱后来却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了妻子,她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最终还是选择离开。这就是简·爱,她独立、自尊、自爱、自立并自信。
她身上有一种对传统的叛逆精神
简· 爱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寄宿在亲戚家中,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友善的家,舅妈对自己的嫌弃、表哥对自己的侮辱……简· 爱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她无法自抑地想要逃离,这也是作者想摆脱男权社会束缚的一种渴望以及她对平等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作者将简· 爱的身世塑造得如此可怜,暗喻的就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们,作者从一开始就将这种叛逆的意识植入到简· 爱的思想中。比如,当她的表哥对她嘲讽说道:“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靠人养活的,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生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买的衣服……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简当时寄宿在别人的家庭中,那种无奈与现实让她必须要暂时忍耐一下,但她并没有对这种侮辱低头,她骨子里生长着一颗叛逆的种子,所以她与周围那些人是不一样的。比如她在孤儿院被欺负时,她对欺负她的小男孩说:“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这就是简· 爱骨子里的一种叛逆精神。对于欺负她的小男孩,她并没有畏惧,也没有害怕,她和他扭打起来。在亲戚家生活的时候,简· 爱身上所有的忍耐和屈从都是暂时性的,而一个人只有被压迫、排挤和嘲讽过,她才能真正地崛起。简· 爱早年的生活在舅妈家以及罗沃德孤儿院度过。在舅妈家里,她始终不能像当时社会上普遍的女性一样做个温顺小绵羊,她不愿被舅妈压迫,也不愿被约翰里德欺侮。因此,被约翰里德欺负时,她内心深处的那种叛逆情绪被激发了,她不管对方是否比自己强壮,她想的只是要为自己讨回公道。与此同时,她对舅妈的专横跋扈是不畏惧的,她指责舅妈:“你以为你是 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没错,这就是简·爱身上的叛逆性格。相对于舅妈的家,罗沃德孤儿院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地方,那是一所为穷苦人家孩子开办的寄宿学校,条件恶劣,教规严厉,在里面生活学习的孩子大多无饱食之日,而且经常受到体罚。简· 爱童年生活的处境和遭遇赋予了这个女孩想要捍卫自己人格独立的想法,在同等处境下,很多人会选择一味地忍让,一味地委曲求全和逆来顺受,然而简· 爱没有,她要为自己奋斗。
爱情和生活是平等的,有尊严的
罗切斯特第一次遇见简· 爱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女孩子有些不一样,简和罗切斯特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爱的过程中,简并没有什么自卑的想法,相反,正是她骨子里的那种自尊与自强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罗切斯特,也征服了他。每个人都有尊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感情上,最不可丧失的就是尊严和独立,不可过分地依赖一个人,也不可以过分地将自己看得太低。因此,只有摆正了自己的态度,才能获得人格上的独立,也才能遇见最好的他,遇见最好的生活。
简·爱对罗切斯特始终都抱有一种平等的态度。简说自己和他是有一样灵魂的,虽然她贫穷,也算不上十分美丽,长得还比较矮小,但是她的灵魂依旧高尚。如果双方之间得不到互相的尊重与理解,她宁愿不要这样的感情或生活。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简的感情足够热烈,也足够热情,但是无论她对罗切斯特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某些原则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平等、自由的爱情观。简·爱对罗切斯特的态度是:如果我留在你的身边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么我不会留下。她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去生活与爱,虽然她没有甜腻的赞美、温柔的话语,但其感情足够真诚炽烈,尤其是她从没有忘记对平等的追求。罗切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来试探简对他的感情,简当时心中哀伤,但仍不愿委曲求全。而她后来知道罗切斯特其实是一个有妻子的人,于是她选择离开他,因为简要的感情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需要、相互平等的。在罗切斯特面前,简·爱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家庭教师,地位是低下的,相对那些贵族而言,她的收入可能不算多,但是她从没有因此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简·爱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地为自己斗争,庆幸的是,她那一颗正直、高尚、纯洁的心灵并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正是她的这种品质,让罗切斯特为之震撼。罗切斯特对简表露自己的心迹:“我有时候对你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特别是像现在这样,你靠近我的时候,我左边肋骨下的哪一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要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和两百英里左右的陆地把我们远远地隔开。那时候,我内心就会流血。”这些话让简·爱感动,同时也让读者感动。在现代社会中,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只要不迷失自己,不将自己放逐在看不见的黑暗深渊里,拥有独立的人格并尊重别人,自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简·爱》通过对女主人公的生活和爱情故事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个正直、高尚、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性渴望平等和尊严,简·爱拥有自身的独立意识,在生活和爱情中追求自由和平等,而且将这种追求延续一生,她身上女性意识的表现,也是作者的一种渴望。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夏洛蒂· 勃朗特的作品正好表达了广大女性的诉求,这也是《简·爱》广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