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身体不能乱碰

2013-12-29李跃儿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3年11期

因为实在觉得不妥,两位妈妈才悄悄来向我“告状”。

“大李老师,小米总爱撩我家闺女的裙子,您管管啊!”

“哎呀,他不仅撩裙子,还爱摸小女孩子的……屁股,他也是6岁男孩了,这样做不合适吧。”两位女孩的妈妈欲言又止,但焦虑和担心写在脸上。

两位妈妈的话引起了我的重视。按儿童发展规律,小孩的神经发展是从头部到脚部逐渐成熟起来的。当神经发展到口部就是“口欲期”,发展到手部就是“手的敏感期”。当孩子全身神经发展完毕之后,他就会开始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性器官。6岁左右的孩子,所有关于性的探索都是对内的,而小米对身体探索的行为对外,是不符合正常发展规律的。

到底小米经历过什么呢?我开始对他留心起来。

没有距离的爱

小米的妈妈平时话很少,我们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我决定先观察妈妈的行为特征。

第二天下课后,小米妈妈在楼下等孩子放学。一见到小米,妈妈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迅速跑到孩子面前,开始嘴对嘴地亲吻小米,小米也回亲妈妈。这行为持续了一分钟左右。

我惊呆了!小米已经6岁了,妈妈怎么还能和他这样“亲密无间”?妈妈本应该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了,尤其是男孩。

接下来,我看到妈妈带着孩子找到一张长椅坐下来。小米坐在妈妈的腿上,这无可厚非。但当小米和妈妈聊天时,妈妈的手伸到孩子的上衣里,摸来摸去。

我赶紧过去打了声招呼,然后问小米妈妈:“小米妈妈,您为什么一直摸孩子的后背呢?”

“今天有点闷,我怕孩子热着,就给他挠一挠。”妈妈很自然地回答。

“挠一两下就好了,因为小米已经是大男孩了。”在我的提醒下,妈妈的手终于移开了。

对孩子的身体不能随便碰,这种观念很多时候家长是没有意识的。见到孩子可爱的小脸庞,恨不得整个人扑过去,又捏又掐又亲。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这样的方式很不恰当。显然,小米妈妈在对孩子的身体界限上没有把握好。

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模仿成人走路、说话,甚至是看待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小米出现摸小女孩的屁股、撩别人裙子的行为,很有可能是曾经有人这么对待过他,或者他无意中看到爸爸妈妈之间的性生活,也可能他在生活里受到过不良视频的影响。

通过对各种迹象的分析,我觉得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小米妈妈很有可能平时就爱摸孩子的小屁股,或者给孩子换衣服时,不注意跟孩子之间的距离。所以在小米的意识中,觉得别人可以摸自己,自己当然也能摸别人。

自我保护课程

我开始设计方案,准备开展一堂与身体有关的课程。

“孩子们,今天大李要跟大家玩一个游戏,叫做‘指一指’。”我大声说道。

“今天大李带来两个人,当然他们不能像我们这样咣当咣当地走路,他们是画在纸上的,一个穿着粉色的小裙子,一个穿着小背心。”我边说边把事先画好的大画板转了过来。

“穿小裙子的是女孩子,穿背心的是个男孩子。”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区别性别了。

“是的,这个是男孩子,这个是女孩子。下面我们邀请小朋友到台上来指一指—哪里可以摸,哪里不可以摸。”

孩子们自告奋勇地走到台上,纷纷指起来。孩子指出的地方,我们就在那里画一个圈。

孩子们都做得很好,指出了平时不能让人随便摸的地方。最后,我邀请小米上来,他没有圈出不能让人随便摸的地方,却圈出了很多可以随便摸的地方。然后,他高兴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小米妈妈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一下。我知道,她已经有所触动。

“当别人摸了我们身体不能摸的部分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又问了起来。

“打110。”有一个孩子大声说出来。

“跟妈妈说,或者告诉老师,寻求帮助。”另一个孩子也说道。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很多,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面对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上后,我观察了几天,小米再没出现过乱摸别的孩子的现象。

爸爸不是摆着看的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只要父母引导恰当,改变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如何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坚持下去,是需要家长努力的。

上完“哪些部位不能摸”这节课后,我又单独找小米妈妈聊了聊。聊完之后,小米妈妈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已经有所注意。

在聊天中,我得知,小米的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很少关注到孩子的成长。曾经有一年,爸爸因为在外地工作太忙了,基本没回过家,所以都是小米妈妈带着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母子过度亲密。而事实上,在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到了4岁以后,爸爸是需要介入进来的,因为他需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男性的形象作为榜样。

恰好今年,小米的爸爸调回来了,所以一定要发挥爸爸的作用。

但小米见到爸爸之后,就像见到怪物一样,跑得无影无踪。因为爸爸长时间没有陪伴孩子,导致孩子跟爸爸没有产生直接的情感链接。

“小米爸爸,要想一些办法和孩子接近啊!”听到我的建议,小米爸爸开始琢磨起来。考虑到孩子们一般会对吃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小米爸爸希望能够做一些美味来吸引孩子。

因为对孩子愧疚很深,小米爸爸行动起来也很迅速,很快就做出一个大蛋糕。

我很惊讶,这个爸爸挺厉害的。当蛋糕送到小米眼前时,小米也呆住了,没想到原来爸爸这么能干。小米一下就对爸爸崇拜起来。

但这样的厨艺,妈妈也可以做到,我期望爸爸能做一些父子特有的活动、一些可以彰显孩子力量的游戏。

我们开始了新的谋划。我们选了一个宽阔的大草坪,草坪上放了一些轮胎,同时也用网子将树与树连接起来。

我们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挑战者需要穿过轮胎、穿过网子,最终到达终点,终点是不远处的一棵核桃树下。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挑战的是小米爸爸,他很快就挑战成功了。

第二个挑战的是小米妈妈,她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显得略微吃力。但最后,小米妈妈还是完成了任务。

最后,轮到小米,他很谨慎地上了轮胎。因为以前没有玩过,也没有男性带过他,所以小米在走到第一个轮胎的时候,就开始哭了起来。这时,妈妈准备冲上去,我一把拉住了她。然后,有意识地拉了一下爸爸的衣服,爸爸领悟到我的意图,慢慢走到小米跟前,说:“小米,需要爸爸的帮助吗?需要的话,你可以拉着爸爸的手,不需要的话可以不用拉。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爸爸都在你的身边。”爸爸说完这番话之后,小米轻轻拉起了爸爸的手。当小米走到第三个轮胎时,他把爸爸的手松开了,开始独自慢慢行动起来。这时,爸爸站在身后,眼里闪出了泪花。

当孩子到达终点时,爸爸已经站在了小米的跟前,他很快冲上去,把小米拥抱起来,并且抛到空中。当孩子从空中落下的那一刻,小米大声地喊了一声:“爸爸,我爱你。”

除了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什么地方可以摸、什么地方不可以摸,我们也成功地让爸爸吸引住了孩子。通过和爸爸一起进行大肢体运动,孩子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人”的身上,而是转向运动的乐趣。同时,肢体活动也能把孩子的能量释放掉。就这样,在我们一次一次的活动中,小米的状态在慢慢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