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家人吃饭是种仪式

2013-12-29张国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3年11期

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曾写到一段关于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故事,叫《热天的玩笑》,在此引用其中部分描写:

故事的开始是某位先生于大热天回到家里吃饭,当时还有父母、妻子、妻子的弟弟妹妹、小女儿,一家大小全聚在餐桌前,而负责做晚饭的是妻子。

可是饭才开动没多久,夫妻俩便先吵起来。随后,餐桌上的人纷纷参战,演变成了一场家庭大战。吵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太热,屋内的人太多,不免心情浮躁。

先生的说法却不一样:“和我太太吵架是因为肉汤煮得太咸太烂的关系;和我的小舅子吵架是因为他游手好闲,总来我家,还要我供养;和我小姨子吵架是因为她爱上了我,所以故意讨好我,这让我很厌烦。”

本来夫妻每天相处在一起,就很容易吵架。但此时一吵,两个家族都会扯进去,最明显的是小舅子,他对姐夫恶吼吼地说:“你是什么东西,凭什么骂我姐姐?来,给我出来,老子剁了你。”

做姐夫的更气,平常小舅子有事没事就来串门子,和他姐姐说长道短,如今明明只是夫妻间的小冲突,被小舅子一掺和,变得跟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似的。

至于老婆的妹妹则经常站在姐姐这边,但有时姐妹的感情不那么融洽,也会觉得姐姐老爬到姐夫头上,看不过去搅进战团来。

当4个人吵成一团时,老妈讲话了:“媳妇你呀少说两句,我儿子不就嫌汤咸了点、肉烂了点,有什么好回嘴的。再说,嗯,还真有点咸。”

这时媳妇不能不哭了,她受尽委屈,老公嫌,婆婆也嫌,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此时公公一定会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一般而言,公公较公正,也较疼媳妇,可是他一替媳妇说话,儿子不高兴,老婆更不高兴,于是儿子也和老爸吵,这下老爸只好说:“我不就是想安安静静地吃个晚饭嘛。”

至此都还是大人间的吵架,别忘了饭桌角落里的小女儿。本来是婆婆在喂她,因为吵了架,婆婆心情不好,忘了喂小家伙,她肚子饿起来就会号啕大哭。

其实,男女对婚后生活的最完美憧憬应该是这样的:

两家人聚在一张桌子上,长辈们围住两岁的孙女(外孙女)边逗她边举起红酒相互祝福。妻子在厨房内高举炒菜锅,顿时香味四溢。她的妹妹则在一旁帮着切菜,而小舅子在门前洗姐夫新买的汽车。至于体贴的老公,他刚进门,满头大汗,左手提着两箱莲雾,右手捧着14寸蛋糕,嘴上还唱着《生日快乐》歌……

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有很大差别,毕竟男女爱情上的结合,背后是两个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的家族。所以中国讲的“爱屋及乌”真是有学问,爱情的范围得扩及对方的父母、对方的家人,还有,最重要的,要忍耐,如果汤咸了点,要说:“好喝。”这和说不说谎无关,因为当妻子也喝了汤,她自然明白,无需由做先生的去强调。

我家的状况和莫拉维亚写的不同,因为只两个人。所以老婆在厨房里做菜,我在餐厅内喝酒,多么温暖幸福呀!等等,老婆脸色不好,她甩下盘子骂:“你这么等不及吃,能不能留一点给我!”

去她娘家吃饭呢,丈母娘在厨房里忙,大姨子去巷口买啤酒,小姨子帮忙上菜,我老婆呢,一手菜刀一手锅盖从厨房内探出头来喊:“我爸没来,你先偷吃看看!”

她是叫我先吃,或是叫我别偷吃?

老丈人来了,他提着两瓶酒说要我尝尝。

这时大姨子买啤酒回来,扔了一罐给我。大姨子捧着客家小炒来,而丈母娘则说米粉快炒好了,然后我老婆又从厨房内探头出来,她吼:“又喝酒,不准喝我爸的老酒!”

嗯,她的意思是我“又喝酒”,但可以喝啤酒,不能喝她爸的老酒?不过他爸要我喝他的老酒,她姐要我喝她买来的啤酒,人生真是难抉择。

终于所有人都上桌,老婆发出惊呼,“客家小炒怎么只剩下这么一点点?”

我看了老丈人一眼,他看了他老婆一眼,他老婆伸手拍拍我老婆说,吃饭。

对于家庭,吃饭是大事,无论吵架或是吃太快,基本条件是人愈多愈好,吃得稀里哗啦,喝得咕噜哈啦,就是别老一个人吃饭,死也不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