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如月

2013-12-29王晓阳

少年文艺 2013年2期

我童年时代最喜爱的事,就是早早守在街头公家的黑白电视机前,等待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上演。如今也给孩子买了碟片回来,不顾她顽强的抵触情绪播放起来。出人意料的是,孩子玩键盘的手逐渐放了下来,神情变得专注,慢慢地沉浸到故事里去,时不时发出欢乐和惊异的叫喊。

那时候,我心头有一种潮湿的感动。经典如月,它能够照耀的,是跨越时光年轮的童心。它曾经在我幼稚的心田播种下纯真和美好,几十年后,又将这颗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灵。

《鼹鼠的故事》的父亲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米勒。米勒先生有一次在树林里散步,被小鼹鼠打洞扒出的泥土堆成的土丘绊倒了。那个时候迪士尼几乎用光了所有的动物形象,正在为新漫画选角色的米勒灵感一闪:决定用这个毛色土黑、生活在地下洞穴里的小动物做主角,于是鼹鼠这个经典的形象诞生了。

《鼹鼠的故事》表现了一种弱小者的勇敢。小鼹鼠是一个弱小者的形象。它身材很小,往往在一个逐渐掘出的土穴中现身,遇到风吹草动就慌忙躲进洞穴里。它也不坚强,稍微遇到点挫折,就伤心地呜呜痛哭,眼泪叭叭地往下掉。它的本领也很微小,除了挖洞穴把自己藏起来,几乎没有一点抵御外强的能力。正是这样的弱小者,却数次在面临危险时勇敢地和暴力者斗争。在《鼹鼠和鹰》里,小鼹鼠在洪水中拯救了一只鸟巢里的幼鹰。当庞然大物狐狸叼走了哇哇大哭的幼鹰时,小鼹鼠焦急万分,它不假思索就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当诱饵吸引狐狸放下幼鹰;当猎人的枪口对准刚刚学会飞翔的幼鹰时,小鼹鼠不顾一切爬上枪口,用自己的生命转移猎人的注意力,最后被关在铁笼里。小鼹鼠很弱小,但在危险面前,它总是忍不住挺身而出。一面是足以威胁生命的暴力,一面是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的对抗,这两种力量的强烈对比,使观众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从而在小鼹鼠身上学到无私和勇敢的品质。这就是小鼹鼠每次历尽曲折取得胜利时,我们都要在响亮的欢笑声中流下眼泪的原因。

《鼹鼠的故事》还表现了一种童真和童趣,同时传递着一种善良和友爱。在《鼹鼠和棒棒糖》中,小蜜蜂因为嘲笑小鼹鼠受到小鼹鼠的驱赶,当小蜜蜂贪婪地吞吃棒棒糖被粘住后,小鼹鼠开心地“咯咯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可是看到小蜜蜂在哭泣,小鼹鼠很快摒弃前嫌上去帮忙,这就将一种温暖的友爱传递给观众。在《鼹鼠和绿星星》里,小鼹鼠发现了掉落在洞穴里的绿星星,它想了很多办法,帮助绿星星返回家园,最后在月亮的帮助下,将绿星星重新挂到了天上。在这种诗意般的浪漫故事中,我们读到了热心助人的快乐。

《鼹鼠的故事》也营造了一种美的氛围。它的音乐轻松舒缓,富有节奏;画面也简洁明快,充满诗情画意。如果迪士尼的动漫让人感觉喧闹的话,《鼹鼠的故事》却让人感到别样的沉静。虽然当时动漫制作都是手工的,但是柔和的色彩、恬静的叶子、有条不紊的清晰画面,总把人带入一种田园诗般的境界,这可以说是一种画面美吧。《鼹鼠的故事》当然也不排斥富有生存意义的“哲理美”。在《鼹鼠和收音机》里,小鼹鼠尽情畅快地享受着收音机带来的快乐,当收音机坏掉后,小鼹鼠很悲伤,可是没有多久,他发现大自然的声音也很美。这里面不仅仅有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更有一种对人生挫折失败的态度认知。在《鼹鼠和火柴盒》里,小鼹鼠捡到了一个火柴盒,它和老鼠把火柴盒当成床、柜子、秋千、帆船、椅子、桌子和汽车来使用,几乎把火柴盒当成了整个世界。无意间,鼹鼠和老鼠点燃了火柴。他们簇拥在火柴旁边,度过了一个温暖明亮的夜晚。在这里能够启迪我们的,是对待生活的不同视角的思考。在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小故事里,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的灵光。我相信《鼹鼠的故事》真正打动我们心灵的,是它故事后面细密深邃的人生思索,它以浅白质朴的故事形式进入我们内心,值得我们反复地咀嚼品味。

《鼹鼠的故事》就像一个自由灵动的孩子,一路上发出“咯咯咯咯”的欢笑声,在我们身边走过。它像我们童年记忆里的一幅画,总是新鲜而充满温情地,等待成年后的我们回顾;它像跨越亘古的月亮,用恒久不衰的魅力,为一代代人们的童年植入希望和美好。

发稿/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