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主义的天然危害

2013-12-29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年19期

政治学意义上的机会主义,指的是罔顾原则,缺乏立场,一切言行均以投机得利为唯一诉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逻辑。在个人利益与重大原则的博弈考量中,机会主义者往往短线思维,趋利避害,更多考虑上级领导的注意力和个人得失,缺少政治家的长远眼光和党员干部应有的人民情怀。这种思想观念和处世方式在国家社会快速发展、深刻转型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仅在官僚体系内部蔚然成风,而且蔓延扩散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部分官员明哲保身、引以为荣的官场生存“成功学”。

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有机会主义倾向的官员,为实现个人升迁目的,往往会放弃长远规划、民众需求等原则性事物,而这样的行为方式又是社会公众最为反感和抵触的。机会主义倾向,是政治秩序规范、政治运行机制和政治生态文化的天敌,与追求实现公共利益、创造公平正义生存氛围的现代政治理念背道而驰,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增加政府治理成本,消解权力合力,甚至动摇和侵蚀了党执政的民意基础。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加强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提高中央政治局工作水平深刻提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

从源头上杜绝机会主义观念行为,必然要从观念引导教育、制度安排设计、干部任用导向和严明政治纪律入手。这需要用公共利益和操守道德之光烛照其自私阴暗角落,需要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权力制衡与约束体系来规范权力运行,需要民主法制、公开透明的议事和决策环境,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秉承为政为民宗旨,时时“三省吾身”,带头践行优良政治品德。

努力营造清纯健康的官场生态,袪除通行已久的各类潜规则,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更加透明,遏止机会主义在政权体系内的流行与感染,这是提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完善政府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期 “机会主义的天然危害”专题策划,我们汇集相关专家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希望使读者在感性印象的基础上能更加理性深刻地洞察机会主义的天然危害,也以此为契机,使政府、学界和社会多方面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清除机会主义的根本之策。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