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同步训练题(八)
2013-12-29赵兴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雪期是指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读某区域多年平均雪期等值线图(图1)。读图回答1~3题。
1.导致该区域雪期等值线数值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洋流 D.降水
2.图示中部地区雪期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太阳辐射
C.暖流影响 D.降水较多
3.图示区域内雪期长短差异最大可能是:
A.120天 B.135天 C.145天 D.150天
图2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我国四个城市平均海拔和1月均温。读图回答第4~6题。
4.①、②、③、④四城市依次是:
A.乌鲁木齐、石家庄、武汉、成都
B.乌鲁木齐、石家庄、成都、武汉
C.石家庄、成都、武汉、乌鲁木齐
D.石家庄、乌鲁木齐、武汉、成都
5.与拉萨相比,④城市:
A.昼夜温差大 B.太阳辐射强
C.水热条件好 D.城市规模小
6.图示省区地理环境各有特色,其中:
A.①所在省区铁路网密度大
B.②所在省区水资源丰富
C.③所在省区位于江南丘陵
D.④所在省区受冻害影响小
表1中每个地区的三个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读表回答7~8题。
7.甲地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河西走廊
8.乙类型代号应为:
A. ddb B.dba C.adc D.bbb
图3是用灯光勾勒出的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据此回答9~11题。
9.图中灯光主要是沿着:
A.山脊线延伸 B.山谷线延伸
C.等高线延伸 D.河流延伸
10.该地水稻丰收主要取决于:
A.水稻植株密度 B.油菜收割的早晚
C.保水设施完备 D.机械化程度高低
11.欣赏龙脊梯田最好在:
A.夜间欣赏 B.白天欣赏
C.近距离欣赏 D.对面高处欣赏
图4为浙江省1985—2010年的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浙江省从业人数比重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一直下降
B.第二产业从业人口一直上升
C.2000—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上升最慢
D.1995—2000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口上升最慢
13.引起浙江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 B.自然灾害频发
C.国家政策调控 D.社会经济发展
图5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7月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山地7月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海拔高度约为:
A.4 500米 B.3 800米 C.3 000米 D.1 800米
1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 500米 B.南坡2 500米
C.北坡3 500米 D.北坡2 500米
1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阴山山脉 D.秦岭山脉
某学生暑期到图6所示区域考察,读图回答17~18题。
17.河流①、②、③分别是:
A.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
B.澜沧江 金沙江 怒江
C.黄河 金沙江 澜沧江
D.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18.照片中的景观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候干热
C.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D.纬度较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正式通车,最高时速394km,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读图7回答19~21题。
19.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影响,武广高铁“以隧(道)代路”最多的地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武广高铁全线尽可能采取以桥代路方式修建,主要原因是:
A.跨越河流湖泊众多 B.避免突发地质灾害
C.节约农业土地资源 D.减少对公路运输影响
21.武广高铁的建成对两地间原有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铁路 B.航空 C.公路 D.水运
图8示意2008年甘肃、四川、河北、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省区依次是:
A.四川、黑龙江、甘肃、河北
B.四川、河北、甘肃、黑龙江
C.黑龙江、河北、甘肃、四川
D.甘肃、河北、黑龙江、四川
23.关于上述四省区能源生产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大
C.不利于温室气体减排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图9、图10分别为我国京、吉、鲁、苏、粤5个省市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与甲、戊2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粤 B.京、粤 C.吉、鲁 D.粤、京
25.与全国相比,戊省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14分)图11是我国北方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说出M遗产的名称,并说明该遗产的景观特色。
(3)“晋煤外运”和“晋(西)电东送”是山西省能源输出的两种主要方式,比较其优缺点。
(4)京津唐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均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区。与图11中京津唐工业区相比,沪宁杭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有何不同?
27.(16分)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图12示意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形,图中河流在历史上多次改道入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孟津以下河段流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简要说明此战略制定的地理学依据。
(3)中低纬度的河口地区通常能形成大城市,比如开罗、上海;分析图示河流入海口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
28.(20分)读图13、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13、图14所示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2)区域比较是学习区域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2内容。
(3)比较图示两区域发展种植业方面的差异。
参考答案:
1.B 2.A 3.C 4. A5. C 6.D 7. B 8.A 9.C 10.C 11.D 12.B 13.D 14.A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B 22.A 23.C 24.B 25.D
26.(1)邻近(北京、天津、西安等)大城市,输煤、电距离近(1分) 我国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1分) 交通便利,外运条件好(1分) (2)平遥古城(1分) 古代中国银行业发源之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分) (3)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1分);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1分) 西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1分);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1分) (4)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河运发达(4分)。
27.(1)逐渐减少(1分) 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2分);沙质土壤,河水下渗严重(1分);沿途工农业及生活取水量大(1分) (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农业历史悠久;对外交通联系方便(言之有理,酌情给分)(7分) (3)黄河入海口落差小,地势地平,泥沙易沉积,不易形成港口(1分);含沙量大,不利于通航,经济难以发展(1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易发水灾(1分);黄河口几次变更,不稳定(1分)。
28.(1)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相同点:都是盆地为主;不同点:塔里木盆地面积大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平均海拔高于四川盆地(4分)。
(2)(5分)
(3)图13: 干旱农业 (绿洲农业) 暖温带(两年三熟) 作物主要为棉花、小麦(4分); 图14:水田农业 (水稻种植业) 亚热带(一年三熟) 作物主要为水稻、柑橘、茶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