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农村学校学困生地理学习兴趣

2013-12-29

地理教育 2013年1期

153.如何激发农村学校学困生地理学习兴趣?

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莫新玉教师回答:

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有部分学生上课时经常提不起兴趣,对所教年级展开调查,了解到导致这部分学生上课充耳不闻的主观原因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意志品质不坚韧等。如何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联系生活经历,创设真实情境

例如,学习中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时,正好是秋季,正是农村晚稻、柑橘和第二拨西瓜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这个季节经常持续干旱,大多数学生去帮过父母浇水抗旱,很是辛苦。如果让学生结合他们多年的经验,河水什么时候涨落,土地什么时候干旱,谈谈当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哪些季节降水多,哪些季节降水少,学生畅所欲言,也说得比较实际而贴切。这时候教师再予以鼓励,学生学习地理的劲头更足。

2.运用视频图片,带着问题观察

农村孩子见识较少。虽然现在信息越来越便捷,但大多孩子看电视喜欢的是动画片,上网喜欢的是玩游戏、聊QQ,对国内、国际时事关注较少。课堂学习内容如果对农村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可用视频或图片,也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八年级下册学到中国的交通业时,在全年级5个班做调查,全年级2人坐过飞机,11人坐过火车,6人坐过船游漓江,汽车都坐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主要的铁路干线、铁路枢纽对于学生来说太陌生。课前可先让学生看一段有关铁路运输的视频,让其说出铁路运输的特点。学生看到火车有很多车厢,能说出铁路运输的运量大,还能说出速度快的特点。这时,有个学生问坐过火车的同学:“坐火车舒服吗?平稳吗?可以睡觉吗?”还有的会问:“火车票贵不贵?”学生说得激动而热烈,学习兴趣高涨,并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意义。

二、增强快乐体验,培养地理兴趣

1.激励评价为主,给予信心鼓励

每当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和微小的进步,教师应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给予信心和鼓励,可发现夸一点他们就进步一点,多夸点进步就多点。如表扬课堂用具准备得好、笔记做得好,课堂做练习时,做对一题都要及时肯定。当然,学生做错也要善意批评,可用眼神提示,课堂上不当众批评,但课后私下指出他们哪里做错了,以后要怎样做。由于给足了面子,教师对学生提建议时,他们都能接受,也会有所进步。

2.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融洽氛围

作为师长,高高在上、“师道尊严”不受学生欢迎,应尽量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课堂不单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否愉快,也是学生想不想参与到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还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应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艺术的语言;教师应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幽默感;要了解学生心理,激发学困生的潜能,采用适宜不同学生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采用多种活动,形成参与兴趣

1.提供展示机会,生动活泼学习

教学中要尽可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力求参与面广,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可以让学生读图观察、动手画图、读书交流、讨论思考、课堂演练、知识竞赛,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天气预报员、导游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学校附近的教学资源,如学习地形时,可让学生到走廊上看远处的丘陵、山脉等,总结地形特征。学习中国的农业时,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或农科所等新型农业基地,开阔学生眼界,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2.联系思想实际,坚持正面教育

联系初中学生思想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就可以去打工赚钱。可举出身边的例子,他们村的某某学生初中毕业后去打工,由于在校时没有认真学习,文化基础差,找工作时困难重重,见到教师时说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还可让学生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没有技能去打工的艰辛。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及时发现学困生的困难,手把手地教他们读图、分析,让其感受到教师没有歧视他们,增强地理学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