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新情境试题设计及解答
2013-12-29侯志坚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已成为创新试题设计基本模式。新情境试题“起点高、落点低”,虽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一般是通过文字或图像等创设一个具体的、带有一定现实性的情境,将问题置于陌生情景,考生要从已有知识出发,调动多方面经验去分析和探索。试题重在考查考生自主获取地理信息并用于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角度比较灵活,情景新颖,立意深刻,迷惑性强,取材多贴近生活,充分体现能力立意,凸显新课改理念,强调实用性地理。
一、以模拟性研究创设问题情境
以模拟性研究情境创设的试题基本形式是简述实验或探究过程,确定探究课题名称、分析实验或探究结论以及推广利用等,主要包括模拟实验、地理考察等类型。从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来看,命题有两个趋向:一是观察在模拟环境中地理现象的发生及发展,并描述其结果;二是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归纳、解释和验证,探究其中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情境创设的背景知识主要分布于高中自然地理,如利用“日影观测法” 测量经纬度、证明地转偏向力存在;模拟热力环流、水循环、洋流的运动、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等实验。
例1:(2009年上海卷)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1)。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完成(1)~(3)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高出少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解析:实验类命题注重对抽象原理的验证、感知。第(1)题,海绵会吸纳“山坡”流下的水,从而减少注入湖泊的水量,导致湖泊水位不会太高。第(2)题,黄土塬指黄土高原上地势高而平坦宽广的地形区。沙滩地地表水下渗强烈,与海绵的吸水性有较大差异。沼泽地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与海绵的吸水性较接近。第(3)题,以海绵的吸水性来模拟湿地吸纳地表水的现象。
答案:(1) D (2)C (3)C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将实验现象与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然后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实验现象。这类试题中给出的信息一般能与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产生共鸣。考生要在通览整个情境的基础上使自己尽快变成题中所拟定的“活动模拟人”,仔细分析问题并明确要求,调动已有知识,对题干中的新知识进行整理、分解、猜想、模仿改造或迁移重组,然后再回归教材并组织答案。
二、以现实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以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创设情境,对看似与地理无关的生活情景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并结合自身经验,通过类比将地理原理、规律运用到新情境中去,使问题地理化,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找出一些规律性结论,体现地理的应用价值。
例2:(2012年安徽卷)图2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日影方位及其影响。6月当地地方时12~18点之前,北半球除极昼区之外,太阳方位都应该如图3所示。题干中给出的时刻是16:00~16:45,太阳应位于西南方向,树荫应朝向东北,因此①区域最佳。第(2)题,本题考查一天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角度与昼长状况的关系。地面转动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动角度越小,昼长越短。据此,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 7月1日。
答案:(1)A (2)C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引导考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养成观察生活中地理现象的习惯。解题时先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考点,然后根据考点建立知识联系,调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指导实践,触类旁通,能够将地理原理、规律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三、以地理示意图创设问题情境
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命题者可以将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图形化,考查考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考生须根据示意图构思的情境,阐释、分析和判断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及规律,并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例3:(2011年上海卷)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4及材料,完成(1)~(5)题。
■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M左右两侧的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内力作用表现: 。
外力作用表现: 。
解析:第(1)题,C层为砂岩,应为河湖沉积的产物,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E、F、G层分别为石灰岩、砂岩、页岩,分别对应于深海、河湖、浅海沉积的产物,说明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第(2)题,图示B层到K层岩层倾斜,说明该地区在K地层形成后曾发生过褶皱。图示N层到P层岩层呈水平状态,说明褶皱发生于N地层形成之前。第(3)题,由图中看出,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左侧缺失H、I、J、K层。第(4)题,图示显示N、O、P地层被断层M挫断,故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第(5)题,根据该地层剖面所显示的地壳演化信息,内力作用表现主要有: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H、I、J、K地层缺失。(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
解答此类试题须先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最后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四、以景观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地理景观图形象、直观,能够反映地理景观的空间分布,显示区域内各种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揭示各要素间的深刻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便于对具体区域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因此,景观图成为地理新情境试题命题的重要载体,命题者以景观图所载入信息情境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观察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例4:(2011年全国卷)图5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完成(1)~(3)题。
■
(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2)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3)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解析:第(1)题,该段铁路是上坡,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A不正确。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冬季河流仍然结冰,B正确。题干中“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拉萨以北,并没有给出拉萨的位置与北方位所在,C、D不正确。第(2)题,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是由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第(3)题,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T设施相当于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正确。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由上面分析,T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
答案:(1)B (2)C (3)B
解答此类考题考生先要概览全图,置身其中,细心准确地观察该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细节特征及多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取景观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分析各要素特征和相互关系,分析图像主要特征及图与图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取有用信息,调动储备知识进行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