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2013-12-29方赛军陈改芝

地理教育 2013年12期

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一些提问式的师生对话仅面向于部分学生,忽略少数“学困生”和“思想抛锚生”,也有课堂中一些讨论式的合作探究变成闲聊,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基于此,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它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真正参与课堂,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隐含教学内容的一系列任务,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一节阐述任务驱动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据基本原则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是核心,它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既包含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又有能力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系列任务。高质量的任务是真正实现任务驱动、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它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地理教师在分析课标基础上坚持基本原则,认真研究设计。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项原则。

因课而异原则。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及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任务设计应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理念,同时教师也要依据教学内容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怎样设计任务等。在“山地的形成”任务设计中正体现这一基本原则,该节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将山岳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具体内容包括三类山地(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两个部分。其中“褶皱”是学生较为陌生的地理名词,又是山地形成的典型例子,“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重要内容,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这两部分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模拟褶皱形成、设计交通线路来展开探究活动,本节任务设计紧紧围绕它们展开,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感受人地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具体如任务一和任务二。

任务一:褶皱的形成与判断

学习目标:通过操作演示,简述褶皱的形成过程;能够判断背斜与向斜;尝试举例说明褶皱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活动方案:

*将五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造成长方形,叠加在一起,充当由老到新的岩层,请同学们对其施加挤压的力,你能否演示褶皱的形成?动手画出并标明受力方向。

*用橡皮泥演示褶曲的形成,你能演示几种情况?把不同情况画出来并标明受力方向。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比较你所模拟的几种褶曲的不同之处。

*谈谈在野外你将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谈一谈学习背斜和向斜的生产生活意义。

当堂反馈:你的疑问是什么?你的新发现有哪些?

任务二:探究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动手模拟,描述河流、聚落在山区的分布特征;通过数据分析,选择山区适宜的交通方式;能够在山区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活动方案:

*试着用橡皮泥模拟一片山地。

*此处有山有水有聚落,试着将它们布置在合适的位置。

*假如你是工程师,将在此修建铁路还是公路(结合P76活动中表格),请说明理由。

*请你为该山区②居民修建交通线路,谈谈设计理由。

当堂反馈:你的疑问是什么?你的新发现有哪些?

以生为本原则。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隐喻着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考虑其认知特征,贴近生活实际。“山地的形成”的任务设计坚持了该基本原则。首先,学习目标在围绕本节内容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促进情绪体验形成,感受过程、掌握方法、形成科学价值观。其次,活动方案由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梯度的任务组成,可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选择完成,也符合学生认知特征。最后,当堂反馈设计是教师进行指导点拨、有针对性辅导的重要反馈信息,进而帮助全体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这也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利于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整个任务设计都有明显的生活取向,如“褶皱与生产生活”、“地表形态与交通线路选址”等,都体现地理的生产生活价值。

可操作性原则。只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实施过程设计,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引导师生围绕学习任务有效展开探究。在该节任务设计中,学习目标能表明可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如任务一中的“简述、判断、举例说明”等行为动词都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检测学习结果。在活动方案设计中,笔者选用橡皮泥操作演示褶皱、设计交通线路,这考虑材料来源难易及操作方便性,同时步骤具体明确,由易到难,可帮助学生逐步探究发现,构建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交流探讨执行任务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提高地理能力。在“山地的形成”该节活动探究中,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创设情境:在学习“褶皱”内容时,先通过google earth向学生展示我国连绵的山系,激发学生探究山地形成原因的欲望,然后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探究任务。②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按照任务要求,用橡皮泥演示褶皱与不同类型的褶曲,根据对所做模型的观察,认识褶皱形成过程,探索在野外辨别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探究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巡视观察,适时指导点拨。③小组讨论: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如发现学生有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或者出现新问题而不能自己解决,这时可以发挥团体合作力量,由小组合作完成未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代表记录讨论结果及未解决的问题。④班级交流:该环节应“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先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并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或产生的疑问,然后组间答疑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与追问,不断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⑤评价总结:教师就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归纳,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成果,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或不能理清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达到课标要求。

对于任务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也采取如上实施步骤与策略,让学生自己扮演工程师角色,进行公路选址,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体会地理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展开评价反思优化任务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可以不断优化教学,促进教师成长,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进行评价反思,分析得失,不断改进,形成更完善的任务单。首先,及时回收任务方案,对于学生完成的任务,教师可采取量化评价或质性评价,评出优秀小组和个人,也对表现欠佳的小组和个人提出改进意见,此举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通过课堂信息反馈及任务评价,了解学生任务完成状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补救,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辅导,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最后,进行任务优化,由于地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期间会出现许多生成性资源,而不是按照教师预设好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因此,在课后教师应根据任务评价结果与课堂反馈的信息,对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班级成员交流质量等进行分析,反思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处,进行任务优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使用中也应注意两点:一是过多使用会造成学生长期在任务驱动下形成任务疲倦,同时也花费大量课堂时间。应适时适度使用,需要学生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操作时使用,以达到更好效果。二是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不能只重形式,要重任务设计质量、实施过程和课后评价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真正使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地理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