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争取选民的做法对我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启示
2013-12-29柯华范国盛
[摘 要]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成败兴亡。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注重群众工作,他们能正视群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且能妥善地做好群众工作。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争取选民的做法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群众工作 启示
任何政党都有一个党群关系,都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即便是资产阶级政党,也要通过做群众工作,把群众团结在政党的周围,获得群众支持,从而为夺取或巩固政权奠定群众基础。正如李光耀所说:“对党来说,它不是依靠某一座大厦来肯定它的权力和地位,而是依靠人民的支持。”[1]P228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群众工作上曾经向马来共产党学习过,并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经验。虽然新中两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不同,两国执政党在加强群众工作方面存在差异性,但他们群众工作的一些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人民行动党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的民生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新加坡是个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国家,它没有矿产资源,没有石油资源,甚至连喝的淡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独立之初,新加坡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主要经济活动是转口贸易,受反殖民运动的影响,工运不断,工人经常为加薪而罢工,工厂停工,工人大量失业。在种族问题上,新加坡是个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多种族组成的国家,由于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极端种族主义分子的煽动,新加坡在1964年7月发生了大规模的种族暴乱。全世界都在观望这个新生的国家能否生存。1971年英军从新加坡撤走时,新加坡大约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机会受到影响,全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对于人民行动党来说,在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国家,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新加坡独立初期以生存和就业为代表的民生问题,就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所面临的第一要务,任何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如何更好地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迎接民主选举中反对党的挑战
新加坡实行的是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的本质是执政党接受人民的选票委托进行合法统治,一旦在大选中失利,则失去统治地位。民主选举的竞争异常激烈,新加坡现在有24个合法政党,虽然人民行动党一直以来一党独大,但每隔5年,它就要面临和其他党派平等竞争,争夺统治权力。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结果也是人民长期以来的理性考量和真诚信任所铸就,李光耀曾说:“我们最珍贵的资产就是获得人民的信任。我们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以免因管理不当和贪污糟蹋了它。”[1]P183一旦人民行动党辜负了人民的信任,它同样将遭受被人民抛弃的命运。
(三)官员贪腐损害政府公信力的挑战
早在新加坡独立之前,当地的贪腐问题就非常严重,这种贪腐风气并没有因为人民行动党的上台而立即扭转。新加坡独立之初,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腐败威胁,而新加坡周围的亚洲国家,几乎都陷入了严重的贪腐或者混乱之中。李光耀对此高度警惕,他说:“新加坡周围国家的领导人在争取到独立之前,总是说得好听,都告诉人民他们要如何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当他们取得政权之后,却发现使国家受惠的一番事业不容易搞,让家人或亲友受惠的事却容易得多,于是他们允许贪污,国家也被搞垮。”[2]执政党如何走出腐败怪圈,人们都在关注着李光耀政府。而对于贪腐问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人民行动党所必须应对的挑战。
(四)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新加坡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新加坡人民已经渡过了独立时求生存的艰难阶段。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让社会变得更加五彩缤纷,多元社会已经形成,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人主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倍受尊重。今天,新加坡人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有屋住等基本需求,他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位和质量。他们对人民行动党的要求和期望也日益提高,新生一代已经没有了早期一代和人民行动党一起建设国家时所产生的珍贵友谊及其对人民行动党的感念之情。一方面自由主义要求政府管得越少越好;而另一方面也许他们仍然希望人民行动党执政,但他们希望国会里有更多的反对声音,这对于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是个不小的挑战。这种苗头和趋势在2011年新加坡大选中已经有着鲜明的显现,此次大选,人民行动党丢掉了6个重要议席,其中就包括前外交部长所在的那个集选区的议席。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拉近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人民可以更方便地访问政府网站,向政府咨询信息和提出批评。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聚集速度更加迅捷,一条消息只要经过简单的一两次复制就能造成几百上千万的点击。如何应对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这是摆在人民行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人民行动党群众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学习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发展民生经济,赋予政治权利
1959年,李光耀成为新加坡政府民选总理,并和共产党人组成了统一战线。但一开始李光耀就知道,彼此迟早要分道扬镳。但“在共产党人这批最难应付的政敌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共产党人使许多国人相信……历史潮流在他们那一边,那些反对他们的人,最终将会被历史淘汰”[1]P142。
在共产党人身上,有一种特殊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民群众。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忠于事业,并善于做群众工作。他们把工人紧紧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为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而斗争,为改善工人的政治地位而斗争,让普通工人群众有国家主人的感觉。在和共产党人的交手过程中,人民行动党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必须着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经济地位,着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在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赋予人民群众更多的政治权利。在经济上,人民行动党利用新加坡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效率,新加坡经济迅猛发展,为人民行动党解决诸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其次,在政治上,人民行动党结束了新加坡的殖民地位,赋予人民群众民主选举等权利,这一系列的民生和政治措施为人民行动党赢得了更多的选票。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在群众工作上这么成功,其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共产党这个政治对手的学习。
(二)扎根于基层的战斗堡垒
民主选举最大的竞争来自于反对派的挑战,如何争取选民,赢得选举是执政党最大的挑战。为了赢得选民,人民行动党必须有深入基层的社会组织,通过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人民行动党才可能把选民紧密地团结在他们周围,从而赢得选举。李光耀高度重视和赞扬这些基层组织对于民主选举的贡献,正因为这些基层组织牢牢地帮助人民行动党巩固了政权,新加坡才有了持续的经济繁荣。
为帮助人民行动党赢得选举,人民行动党成立了多个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社会基层组织,这些基层组织就像一张张大网,把民众有序地固定在那一个个网结上,从而加强了人民行动党和基层民众之间的联系。人民行动党先后成立的社会组织有:人民协会,是政府组织。组屋区居民委员会与私人住宅区邻里委员会5万多个。民众联络所或民众俱乐部100个,设在各选区内的组屋区里,按选区大小与组屋分布情况,决定俱乐部的数目。社区发展理事会,成立于1997年,主要任务是加强社区凝聚力和帮助社群。目前共有5个社区发展理事会。民情联系组1985年成立民意处理组,2006年改名为民情联系组,协助政府了解民众对公共政策的看法,同时向民众解释这些政策。
(三)走进群众心间的议员接见选民和拜访选民
新加坡的议员接见选民和拜访选民制度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新加坡,部长和总理都只能从议员中产生,这意味着议员接见选民时他们可以直接和议员甚至部长和总理对话。这一制度,有力地拉近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塑造了执政党尊重人民、服务人民的良好亲民形象。定期接见民众是新加坡国会议员的一项例行工作,也是人民行动党加强其议员的服务性、亲和性以增进自身代表性的有效方式。议员接见选民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每星期一次,一般是晚上8点开始,往往要到深夜才能结束。[3]P46
访问选民是指国会议员进行挨家挨户的访问。按照规定,国会议员必须在两年内遍访自己选取的选民。访问选民的做法既表现为议员平时每星期进行一次挨家挨户的访问,慢慢地一户一户地去认识居民;也表现为在大选的提名之后、投票之前的短时间内竞选议员的候选人对选民进行挨家挨户的访问。正是通过访问选区和访问选民,人民行动党候选人才能获得人民委托,从而代表人民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1]P55—57
议员接见选民和拜访选民制度从制度上规定了议员必须深入民间,倾听人民呼声,关注人民疾苦,踏实地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民生事情,从而使“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议员接见选民有力地证明了人民行动党的立党宗旨:“还是跟以前一样,那就是为人民服务。”[4]P6
(四)铁腕惩治贪腐
贪腐使社会溃败,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公信力,损害政党的群众基础,使政党失去人民的支持。人民行动党成立之初,李光耀就提出“打倒贪污”的口号,并把党旗的基本色调定为白色,象征廉洁。人民行动党的服饰一律白色衬衫和长裤,象征个人行为纯洁廉明。人民行动党执政后,“誓言要建立廉洁的政治”[1]P183。政治领导人的决心和表率和对于惩治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其身正,不令虽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外,新加坡在惩治贪腐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那就是以德倡廉使其不想贪,以薪养廉使其不必贪,以规固廉使人不能贪,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贪。新加坡的反腐一以贯之,现任的李显龙总理多次表示:“任何犯法的人都会被逮捕和惩罚,不管涉案人员的级别多高,或将造成多大的耻辱,我们都不会允许任何掩饰……维持新加坡的廉洁不只关乎公共服务,政治领导人要以身作则,具有高水平的诚实和诚信;社会必须继续拒绝贪污,这不光因为条文和惩罚,也因为这反映出我们所要的社会面貌,以及我们坚守的价值观。”[5]
(五)信息时代下的政府与社会和人民同步演变
人民行动党能否继续主导新加坡的政坛,打着民主旗号的反对党将来会形成多大的挑战,这将取决于行动党领袖今后如何对教育程度更高的人民不断改变的需求和意愿做出反应,以及如何在影响民生的决策过程中满足他们享有更大参与权的欲望。
为在信息时代下做好群众工作,新加坡政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电子政府”,迈向与民协商的道路。政府通过加强与私人领域与民间的合作和联系,借助民间和私人领域的力量,提供更能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共创更高的价值。具体做法是,管理庞大数据库的政府成立一个平台,让民间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将数据转化为他们觉得有用的服务。同时政府充分利用Youto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政府官员和网民直接在网上对话,即时回复,这种新的交往方式使得政府更加亲切,更有利于收取民意,而人民也可以大胆地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这种电子方式更有助于政府改进政策。正如李显龙总理所说的,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政府要与社会和人民同步演变。
三、对我国群众工作的启示
群众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工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从马来共产党身上学习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并根据国情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共产党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而资产阶级政党在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同时带有他们党派的私利。这种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是发自内心,而人民行动党更多的是迫于外在的压力。尽管如此,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群众工作经验对我们仍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一)立党为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党旗和服饰都表明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正因为人民行动党的这种精英扎身于草根的服务民众精神,人民行动党才能保证连续54年不失去政权。同样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回顾我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获胜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主体,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只有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取得胜利。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党执政后最大的政治危险也是脱离群众。习近平在省部级领导干部讲话中曾指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二)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就是因为他们卓有成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因此他们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把选票投给人民行动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必须为广大人民执好政,把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落到实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实在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化为实际行动,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当前,我们应当着重解决劳动就业、物价房价、医疗卫生、入学教育、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环保治安等问题,这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保持优良作风
新加坡高度繁荣和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政治领导人有政治决心建设廉洁政治,同时他们有一支精心打造的为国家服务的精英团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一支能吃苦、能战斗,具有高度党性修养的党员干部队伍。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6],这充分显示了我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政治决心。
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决心对于领导干部加强群众工作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但领导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还是要抓好自身思想教育,加强党性修养,产生内动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事业顺利时要满怀信心、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遇到曲折和挫折时同样要满怀信心、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
习近平对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曾指出:“要通过加强学习、端正学风,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牢记根本宗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切实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7]P27—28
(四)制度为本,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机制
人民行动党的群众工作如议员接见选民和拜访选民之所以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它有制度上的保障。当前,我国的群众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领导干部在群众工作作风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群众工作的实际要求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要求思想教育上要求的多,付之实际行动的少,在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估上,群众工作的考核和监督还难以使领导干部形成外在压力,使干部群众工作取得长期的真正的实效。为加强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在思想上形成内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通过考核和监督,形成外压力,强化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内外的结合点是制度,必须使群众工作制度化,制度化后,群众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考,才能真正地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有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后,做好群众工作就具有了先决条件,但要做好群众工作还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群众工作的方法问题。毛泽东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完成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也是社会的转型期,改革的深水区和矛盾的多发期和发展的机遇期,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于新变化和新需要,推动创新,是确保群众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在群众工作的认识上创新,更新群众工作观念。群众工作重要的是实现群众的利益,这是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确保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但同时群众工作不能走进利益误区,利益调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改变“人民的问题靠人民币解决”的片面做法,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8]P127
其次要创新群众工作的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再次,要注重工作方法和机制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工作的新平台。把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创新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阵地。
总之,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工作的好坏甚至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成败兴亡。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我们理应“认真借鉴和吸取世界上其他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注重研究和借鉴国外其他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做法”[9]P135,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观,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升群众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M].新加坡: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2000.
[2]周殊钦,游润恬.新加坡李光耀谈中国:中国有望杜绝贪污腐败[N].联合早报,2007-06-20.
[3]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人民行动党(1954—1999)[M].新加坡:新加坡玲子传媒,1999.
[5]蔡永伟.新加坡总理:只要涉嫌犯法无论关节多高都会彻查[N].联合早报,2009-09-19.
[6]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N].人民日报,2012-12-05.
[7]习近平.善学善思,善作善成[J].求是,2007(9).
[8]蔡钊利.新时期推动群众工作创新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2).
[9]周忠丽.国外政党如何做群众工作[J].群众,2012(2).
责任编辑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