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安:超越东西方文化奇幻之旅

2013-12-29魏英杰

中国经济报告 2013年4期

第85届奥斯卡揭晓,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最佳导演,并拿下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视觉特效三座技术类奖杯,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李安获奖,让熟悉他这张黄面孔的华人感到“与有荣焉”。迄今为止,《卧虎藏龙》是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片,李安是亚洲唯一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导演。继《断背山》后再度捧回奥斯卡最佳导演,也让李安追平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最佳导演)得奖次数,成为奥斯卡的宠儿。去年,美国《娱乐周刊》评选出全球25位仍在坚持拍电影的“最伟大导演”,唯一上榜的华人导演,就是李安。

在李安的故乡台湾,因此掀起了一股“李安热”。李安获奖当晚,台北地标性建筑101大楼打出了李安的名字。近日,《少年派》拍摄地所在的台中市授予李安荣誉市民奖章。在大陆这边,李安获奖也引起一阵轰动,媒体连篇累牍对此事进行报道,李安父辈在大陆的生活经历及其对李安的影响,也被详尽报道。有媒体专门跑到李安的老家江西德安,采访他在大陆的亲戚。

李安拥有如此不凡成就,可说是属于华语电影圈的光荣。问题是,李安的电影和他作为华人导演的标签还有多少关联呢?

从李安执导的影片看,既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样带有浓郁传统文化背景的电影,也有《卧虎藏龙》这样的经典武侠片,《理智与情感》《断背山》这样的西方文艺片,以及《绿巨人浩克》这样的典型好莱坞商业片,在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更关注到了印度宗教和西方宗教这些领域。李安导演的影片题材如此多元化,思考角度又横跨了东西方文化,令人惊叹不已。显然,很难再用“华人导演”这个身份符号来阐释李安的导演生涯。李安是属于华语世界的,但他更是一名真正的国际导演。

李安如何打破中西文化藩篱,在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挥洒电影创作才情?这不能不从他的人生经历与电影作品中寻找“关键词”。

从李安的经历看,他既成长在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背景下,又有长期在西方生活的体验,他对东方传统感受犹深,对西方文化也有深入了解。此外,他还熟悉好莱坞这个国际电影创作平台的运作机制,能够调动各种一流的技术与人才资源。这些都是李安能够获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因素。李安曾说:“做电影二十年,以我现在的成绩,我就是再拍十年烂片,还会有人找我拍电影。”当然不能孤立看这句话,他想强调的是“对于期待你的人,要有一个交代”,不过从这句话可看出李安的自信所在。

李安的人生感悟,也反映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他的成名作“家庭三部曲”,就非常深入地涉及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这一领域。例如在《喜宴》中,李安把中国传统婚恋观置于西方社会背景下,而且让主角置身于当时恐怕难以被华人社会所接受的同性恋关系与传统婚姻关系的直接冲突下,由此展开让中西方观众都会对其中一些情节感到不可思议的叙事。以举办婚礼那段情节为例,在场西方人大多对中国人办喜酒的习俗感到不可理解,而李安干脆出现在片子中进行解读:“你看到的正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同样涉及同性恋题材,李安多年后执导并因此捧回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项的《断背山》,则试图从西方人的角度去演绎那段“两个男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如果说《喜宴》展示了李安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解读,《断背山》则体现了李安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深入了解。

从关注传统文化的内在冲突,到阐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家庭三部曲”),再到演绎西方社会文化(《断背山》),直至自由出入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少年派》,很少人能够拥有李安这样的文化理解能力,自然也难以企及他的境界。

这一点,还可以拿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与张艺谋紧随其后拍摄的武侠大片《英雄》来作对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引起了西方社会对华语片的关注,也带动了新一轮拍摄武侠影片的热潮。而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不仅是当年投资最高的中国电影,而且主演阵容强大,邀请了李连杰、梁朝伟、陈道明、甄子丹、张曼玉、章子怡等著名影星,其配乐则是在《卧虎藏龙》中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的谭盾。也因如此,这部电影当年信心满满地准备冲刺奥斯卡,还在2003年初持续成为媒体热点话题。只可惜,这部电影最后在奥斯卡上颗粒无收,而只留下了一个票房神话(当年票房最高的华语片,在北美市场票房也不错)。

回顾起来,《英雄》惜败奥斯卡固然有许多原因,如在它之前(2001年)《卧虎藏龙》刚在奥斯卡斩获4大奖项,且二者为同类题材,但不容否认的是,李安的叙事方式更为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这一次,李安完全钻进中国文化传统去探索东方精神的奥妙。无论是画面还是情节,都非常具有东方神韵,这对西方观众是一种异域之美的享受。影片从武侠探讨“道”的精神,也很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而《英雄》除了画面瑰丽、打斗精彩外,在故事叙述与思维传播上却不太容易让西方人看明白。《英雄》所谈的“天下一统”那一套,甚至为秦始皇翻案,这些东方人都能够理解,可许多西方人肯定会摇头:为什么为了统一天下,值得牺牲个人生命?而如果光看打打杀杀,其繁复的情节设置(借鉴日本电影《罗生门》),大概也会让许多西方观众一头雾水。

仅凭这点,不能不承认李安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要高于张艺谋以及多数华语导演。张艺谋也承认: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导演,恐怕华语影坛里只有李安一人。

我还认为,今天的李安心中已没有中国的、东方的或者西方的差别,在他眼里,电影应该就是一个探讨和表现人性的工具。人性,正是打通中西文化鸿沟的一道桥梁。当然,无论什么影片,多少都是在探讨人性。李安则把这种人性的探讨放到更为细致深刻的背景。

例如《断背山》,谈的虽然是在中国内地仍属于亚文化、非主流的“同志间的爱情”,但观看影片后,人们不仅能够理解这种微妙情感,而且能对之产生“同情的理解”。通过这部影片,李安成功地把“断袖”这个词替换成为“断背”,使之变成了流行用语。拍摄《少年派》,李安面临的挑战更多,这不仅是他首次涉足3D电影,而且这部电影大多时候只是“一个人的戏”,公认难拍。特别是,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印度少年,内容则又涉及对印度教等宗教话题的探索,这对李安可能也是全新的考验。据悉,福克斯公司买下小说的改编权后,接洽过M·奈特·沙马兰、阿方索·卡隆、让-皮埃尔·热内等大导演,都没有做下去。李安接手拍摄这部电影,也被看成是自找麻烦。事实证明,李安把这部电影演绎得如此生动活泼,让人着迷。从这可看到,李安的电影作品已经跨越东西方文化的隔阂,直抵人类共通的人性领域。

人性永不朽。横亘在导演与作品中间的,是国籍、身份、文化、传统等有形无形的障碍,一旦突破这些障碍,一个人便可洞悉人类的普遍情感,进入新的思想境界。正如电影《云图》的一句台词:噪声和声音之间的界限是常规,所有的界限都是常规,等待着被超越。(小说版翻译成:“噪音和音乐之间的界限是惯例。一个人可能超越任何惯例,只要他能够先想到这样做”)当然,这不仅需要自由的思想空间、个人的领悟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运气,让他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思考与顿悟。

李安的电影作品,显示了他的这种超越能力。而大概只有李安知道,他是怎么完成这段超越东西方文化的奇幻之旅的。

(作者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