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干部要学会自我“提拔”

2013-12-29

当代党员 2013年1期

王新同志:

你好!

读了你的来信,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很想跟你交流一下。

你的困惑,很具普遍性——不少干部跟你一样,一进入“后备”,就产生了后备心理,似乎自己理所当然该被提拔,一旦“发展”无法满足心理预期,便悲观失望、懈怠工作,甚至走上投机钻营之路。

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

现在,请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决策层,你会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实绩平平、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后备干部提拔上来吗?

一定也不会吧!

同为“后备”,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被提拔了?原因就在于,他们破解了提拔“密码”。

你想知道这个“密码”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第一个“密码”:正确定位。

要正确定位自己——列入后备干部,是组织上对你素质和能力的肯定,但并不代表你就要被提拔,或一定会被提拔。

因为后备干部具有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后备干部自身主观因素所致——有的干部成为“后备”后,不思进取,实绩平平,甚至还有腐化迹象,这样的“后备”显然不符合提拔条件;一是由客观因素所致,比如时机不对,在这几年里,恰巧没有与你相匹配的岗位可提供。

“后备”标签不是提拔的通行证——你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基于此,你应该做好两手准备。既要做好“上”的准备,也要做好“上不了”的准备。能上,当然最好。如果上不了,也不要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更不能为了一官半职,投机钻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在正确定位上,你要注意预防五种心理——

●悲观郁闷心理。在一段时间内没被提拔,千万不要悲观失望,自卑苦闷,甚至一蹶不振。

●怨天尤人心理。不要一看到别人提拔了,就认为是领导在整自己。不要总用自己之长去量别人之短,只强调客观原因,不注意主观原因,整天牢骚满腹。

●嫉妒怨恨心理。不要看到其他后备干部能力超过自己,就满腹怨恨,诋毁别人;不要看到其他后备干部与群众关系密切,就想方设法挑拨离间。

●经济补偿心理。千万不要因为仕途不顺,就从经济上去寻求“补偿”。

●投机取巧心理。不要受不良风气影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投机钻营、跑官行贿上。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仕途,这五种不良心理就是五种“陷阱”,你不可不防。

第二个“密码”:提高能力。

俗话说,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

法国政治学家佩雷菲特曾提出一个电梯理论:在自动电梯上逆向而上,静止不动就等于向下退,不紧不慢前进就等于停滞不前,只有快步紧跑才能向上迈进。

既然被组织列为后备,就证明你必有过人之处。但即便如此,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也不能静止不动或不紧不慢地吃老本,否则就会被快步紧跑的人甩在后面。

要想向上迈进,你必须充电蓄能,与时俱进地提高各种能力。这样,一旦组织要用人时,才会发现要找的“金子”就是你。

wQXEzfNYtUYW49JZ8xS31SD3gSXxCAd7l8w4SKhsxWA=你也许会迷茫:提高什么能力?如何提高呢?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你应该在五个方面努力——

●学习的能力。养成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使读书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执行的能力。提高执行力,就是要增强时效意识和质量意识。接到领导交办的工作,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启动,雷厉风行地抓实抓好。

●协调的能力。提高协调能力,就是要增强协调的主动性,加强事前沟通;增强协调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协调的艺术性,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创新的能力。首先是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不畏首畏尾。其次是善于创新,选择薄弱环节、热点难点问题、战略性和前瞻性工作,作为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工作上台阶。

●应变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就是要研究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掌握工作主动权。

没有机会做大事的人,是因为没有通过做好小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组织委以重任之前,你得提高能力,把小事做到极致,来证明你的实力。

第三个“密码”:投身基层。

《当代党员》上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市级部门干部坐在办公室里,为城口县岚天乡做移民帮扶规划。经过测算,他得出结果:修建移民定居点需要200万元。

随后一次开会,这个干部来到岚天乡。一到现场,他立马傻眼了:实际地形跟图纸上的差得太远了——移民定居点还需要修建河堤、道路等配套设施。

他感叹:“至少需要2000万元。”

读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也觉得,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就作出决策,太可怕了。

正因如此,这几年,不少地方都将后备干部“有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提拔的一个硬条件。你信中提到的小李被提拔重用,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基层工作经历。

我们一些后备干部,都是“三门”干部,纸上谈兵很厉害,但就是缺乏实战能力。所以,你要想“更上一层楼”,就不能贪图安逸,钟情办公室,而应该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苦心智、劳筋骨。

你可能会问,投身基层如何投呢?

要想有所作为、增长才干,我觉得以下三点比较重要——

●真情关心群众。投身基层是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的良好机遇,你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切忌身下心不下,身入心不入。

●当好桥梁纽带。你来自县直部门,具有人脉优势,信息渠道也比较畅通,所以,在投身基层中,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在为民排忧解难、助民致富增收等方面做些实事。

●认真积累经验。一要善于学习,观察基层的同志如何驾驭复杂局面,如何推进各项工作,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财富;二要善于实践,把自己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践中,接受检验。

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机会是为准备充分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准备的。当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时,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勤奋的人给抓住了。

一些后备干部之所以能得以晋升,并不是哪个领导关照他,而是他们学会了自我“提拔”。

只要你倾力破解这三个“密码”,或许,机会便会不请自到。

中共巫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陈奎

2012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