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激励你,我的孩子

2013-12-29陆睿

当代党员 2013年1期

“不学习的女人只有两个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不学习的男人只有两个下场:穿不完的阿迪吊丝,捡不完的破瓶烂罐。”

2012年8月,北方某市一所中学,一个高三班级的教室里,赫然出现了这条“励志标语”。

“这样激励青少年,到底是励志还是拜金?”经网友上传后,“励志标语”立即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辩论。

众多网友参与其中,并很快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在当今这个强调物质成就的社会,以物质激励下一代无可厚非;另一方则觉得,如果放任“金钱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不仅无益于青少年专注学业,甚至会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之间,究竟孰是孰非?在传统价值观和新思潮的交织中,家长们又该何去何从?

且看由一条励志标语引发的“三度拍案惊奇”——

辩题一:物质驱动,是好是坏?

正方:物质驱动是大势所趋

出场辩手:网友“浆糊中人”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追求财富成了全民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物质利益成为人生最大动力。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这种动力同样适用。”

例证:穷则思变的企业家

“我当初创业,就是为了赚钱盖房子,娶妻生子,让人瞧得起。”提及创业初衷,民营企业家宋德银语气干脆。

上个世纪60年代,宋德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由于贫困,他家每年都会拖欠交给生产队的粮食和钱。

高中毕业后,宋德银参了军,还交了女朋友。从部队复员后,他回到贫困的家乡,女友也因此和他分了手。

这件事,伤透了宋德银的心。

“我一定要脱贫致富!”他在心中暗暗立誓。

1983年,拿着向邻居借来的400元钱,宋德银在镇上开了一个电器修理部。

宋德银手艺好,为人也厚道,生意顺风顺水。

几年后,小小修理部变成了修理厂。又过了几年,修理厂升格为电机厂。今天,电机厂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型科技集团。

此时的宋德银,身价超过了两亿元。

“我创造了财富,也获得了幸福。”回顾创业道路,宋德银心满意足。

反方:拜金励志,情何以堪?

出场辩手:重庆市江北区某小学教师 张欣

——“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将其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唯一标准。否则,这种追求就会变味,成为缺失了理想和道德底线的拜金主义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将祸害孩子一生。”

例证:尽孝也要“等价交换”?

李立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名都市白领,妻子也在外企工作,家庭收入不菲。

李立育有一子,今年六岁,聪明可爱,但就是有点“懒”——大人让他学做家务,他从来不为所动。

一天,李立想出了一个“妙招”。

“如果你扫干净卧室的地板,我就奖励你100元。”

闻言,儿子迅速起身,手拿扫帚,开始劳动。

见儿子挥汗如雨,李立夫妇喜上眉梢。

以后,每当想让孩子做什么事,他们就会开出奖励金额,“等价交换”。

不久后的一天,李立父母来看孙子。

“快去给奶奶捶捶背。”李立对儿子说。

却不想,儿子伸出小手:“多少钱?”

一时间,众人无语。

【一度拍案】爱财亦有道,底线最重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发家致富为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奋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但是,物质激励一定要掌握“度”——适当为之,能让人目标明确,奋勇争先,但若过度而为,就会出现尽孝也要“等价交换”这样的闹剧。

辩题二:不谈钱,就不能激励青少年?

正方: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出场辩手:西部某杂志社资深媒体人 陈波

——“如今,生活成本很高,就业‘压力山大’。虽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却万万不能。于是,‘励志标语’应运而生,这既是部分青少年价值观的写照,也是鼓励他们学习的最现实动力。”

例证:当“白毛女”愿嫁“黄世仁”……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当年的白毛女也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黄世仁对着干。”

2009年10月,一位著名文艺评论家到某高校讲学,提出了这个颠覆性的观点。

此观点一出,立即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反响——

“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如果我嫁给黄世仁这样的有钱人,就可以拿他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帮助有需要的人。”

“能嫁给‘黄世仁’,就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何乐而不为?”

对此,有网友感叹:“‘白毛女’愿嫁‘黄世仁’,反映出现代人对物质享受的渴望。对现代人而言,这是最现实、最实惠的激励。”

反方:谁说金钱是唯一手段?

出场辩手:重庆市特级教师 李胡荣

——“如果孩子眼里只有物质享受,他们就不会懂得爱和付出,不知道感恩和给予,也不会明白人生原本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收获很多种意义。而要让他们懂得这些,不间断地付出爱,是唯一途径。”

例证:老教师的“爱”激励

2010年7月,重庆市开县临江镇。

烈日照耀场镇。须发皆白的潘光权手拿一个大塑料袋,在场镇的垃圾桶里翻找着。

塑料瓶、易拉罐,都被一个个装进口袋。扎紧袋口,潘光权直起身,走向另一个垃圾桶。

几个小时后,大口袋装满了。老人来到垃圾回收站,将一袋瓶子换成了一把零钱。

这些钱,正在改变着一些孩子的命运。

在过去的40多年里,退休教师潘光权一直在帮助贫困学生——他将工资拿出来,先后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念完大学;他将宿舍变成“留守之家”,供数十名留守儿童无偿居住;有贫困学生得了病,他还会出钱医治……

八年前,潘光权退了休。由于患有骨髓炎,他每个季度要花上千元药费。可为了继续资助贫困学生,他停止了用药,还捡起了垃圾。

今天,潘光权已经帮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累计花费约20万元。

“潘老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潘光权的资助对象之一、重庆理工大学学生邓军说,“我希望按照他的教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潘老师的期望。”

【二度拍案】金钱非万能,真情暖心间

“读好书,考大学,挣大钱”,今天,这话已成了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口头禅。然而,当物质追求成为唯一的信念时,不少孩子也出现了冷漠、功利、投机甚至不择手段的可怕转变。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转变?答案只有一个:在教育孩子时,请不要忘记“爱”。毕竟,只有这种最伟大的人类情感,才能让希望永不破灭,让心灵永远温暖。

辩题三:什么样的激励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方:有重赏,才有勇夫

出场辩手:《经济学论纲》

——“人性一大特点,就是要用物质来满足需求,当这种需求不能得到及时、足量的保证时,负面情绪也就油然而生了。”

例证:三门考试第一,价值107万!

2005年5月,上海市某小学。

在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该校三年级的一名学生拿下了三门“全班第一”。这下,他的父亲乐坏了。

为激励儿子再接再厉,这位父亲花了107万元买来一辆宝马汽车,专门接送儿子往返学校。

从此,这辆豪车就经常出现在学校门口,向人们展示着“好成绩”的“价值”。

反方:梦想,才是最强大的动力

出场辩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它能照亮我的道路,并且给了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理想,这是一种真实、善良和美丽的力量。”

例证: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1910年夏天,奉天省(今辽宁省)沈阳市,关东模范学堂。

教室外,奉天城里租界林立,洋人横行,偌大的中国正饱受列强蹂躏。

教室里,修身课教师走上讲台,向学生发问——

“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为明事理。”

“为帮父亲记账。”

“为光宗耀祖。”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除了一位12岁的男孩。

老师注意到了男孩的沉默,于是将目光转向他。

见老师看着自己,这位男孩站起身来,给出了一个在后世广为流传的答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其后的漫长人生中,这个男孩和他的战友们,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奋斗。

今天,他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三度拍案】“金山”亦有黯淡时,梦想长明照百年

“宝马车”的故事虽然极端,但却反映了部分家长的激励理念。可是,随着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物质的吸引力总有力不从心的一天。相反,少年周恩来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类心灵深处,有一种永不衰竭的力量,能实现激励作用的“持续发展”——这种力量,叫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