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角坝社区:三场院坝会破解“老大难”

2013-12-29王一敬

当代党员 2013年1期

抓创新强活力

——一些后进党组织之所以暮气沉沉,一大原因就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整顿转化后进党组织,一大关键就是抓创新强活力,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党组织活动方式等抓手,增强后进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2012年9月20日,夜色渐浓,一排青砖褐瓦的独栋小楼在田坎边静立。

厨房的灯光,依次亮起来。

“啪!”秦习平伸手一扭,蓝色火苗从天然气灶上钻了出来。

把烧饭的锅放上去,他悠闲地点起了烟:“终于不用烧柴了。”

“看你高兴的。”媳妇戳戳他的背,“明天把社区干部都请来吃饭,多亏了他们。”

“嗯!”秦习平点头。

这半年来的事,又在他眼前清晰起来。

对峙

时间:2012年3月25日

地点:社区居民王晏家院坝

江津区李市镇三角坝社区被淡金色的阳光笼罩着。

“走,到王晏家开会。”“乡村·锦苑”小区里秦习平扯开了嗓门。

“开什么会?”有人从门里探出头。

“院坝会,社区党委来解决我们移民群众的难题。”秦习平提高了嗓门。

十分钟后,30多位移民涌到了王晏家的院坝里。

一张四方桌旁,围坐着镇党委书记郑军燕、社区党委书记周吴平、党务专干刘崇福等六名干部。

周吴平紧锁双眉,三角坝社区虽为李市镇的核心社区,但由于社区人员构成复杂,有安置移民、征地拆迁居民,还有农村小组,各种矛盾像乱麻,常常按下葫芦浮起瓢。

因此,基层组织建设年分类定级,三角坝社区党委拿了个“差”。

群众幸灾乐祸:“不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你们就该被评为后进班子。”

“怎么脱帽啊?”周吴平皱着眉。

tUObwmkHjf9uoS2qQap7W8FKjLOq2sdTGG6FckyPc6M=

镇党委书记郑军燕支招,“开院坝会,让群众解决群众的事”。

其实早在2011年8月,江津区委就已着手推进“万场院坝会”——各级党组织领导深入基层院坝,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

“嘿,我怎么没想到。”周吴平一下开了窍。

“院坝会的精髓就在于抓住群众在闲暇时喜欢‘打堆儿摆龙门阵’的特点,通过党组织干部与群众一起聊天的方式,实现联系和服务群众。”郑军燕继续说。

随后,镇级院坝工作队成立,郑军燕担任队长。

王晏家院坝,周吴平首先开了腔:“我知道,最近大家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院坝工作队专门来听大家说一说。”

话刚落音,下面一阵骚动。

“当时我们移民搬迁到这里,社区‘两委’承诺要给我们实现五通,啷个说话不算话耶?”

见有人带头说话,大家纷纷吐出心中不快。

“就是,安装个天然气那么恼火?”

“不落实的话,我们搬回云阳算了。”

…………

郑军燕的笔飞快地在本子上移动。

三角坝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天柱胀红了脸:“这个问题我们和天然气公司沟通过多次。目前,社区只有泸州天然气公司一家,你们居住点在规划范围外,要安可以,除了入户安装费,必须要承担200多万元的管道改换费。”

移民办工作人员接过话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解决问题要一步一步来。”

摆了两小时“龙门阵”后,移民慢慢熄了火。

“好嘛,就再给你们一阵时间嘛。”

最后,会上达成一致意见:给党委两个月时间解决“通气”问题。

“明天召开院坝会问题整改落实会!”散会时,郑军燕丢下一句话。

冲突

时间:2012年5月6日

地点:社区居民王晏家院坝

郑军燕还没走到王晏家门口,就看见满院人头攒动。

“看,郑书记来了。”

“郑书记,我们天然气能安装了吧?”

“今天就是来落实的。”郑军燕清了清嗓子。

在3月26日的院坝会问题整改落实会上,每个社区干部都领了命。

但郑军燕很清楚,要让院坝会真正解决问题,关键还靠执行力度。她给社区“两委”上了“紧箍咒”——对问题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结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落实不好的,将被通报批评,并约谈主要负责人。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社区干部动起来。

通过多方引介,社区主任刘天柱接洽上了奕然燃气有限公司。4月初,奕然燃气有限公司落户“乡村·锦苑”,同意为30多户移民安装天然气,进行灶改,“但入户费4950元,一分都不能少”。

定下方案后,社区党委再次召开院坝会,就安装费用征求移民意见。

刘天柱开门见山:“经多方面协商,终于有燃气公司愿意给大家安装天然气了……”

大家一喜。

“天然气入户收费标准为每户4950元……”

话未落音,下面已炸开了锅。

“太贵了,要我们的命嗦……”

“要交钱,我们家就不安了。”

“少交点还可以。”

“只要安,我家愿意出5000元。”

…………

“我来说两句,一分钱不出,不可能,少出点大家还愿意安不?”见势,郑军燕站了起来。

片刻后,有人举起了手:“少点,我们家愿意安。”

慢慢地,大家都举起了手。

随后,工作队紧急商讨决定,天然气入户费由各户出一部分钱,其他费用由社区协调解决。

“第二个议题,安管道要从大家门前过,要挖四米宽的口,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

“我有。把路挖坏了,影响出入,要赔偿。”一个声音冒出来。

社区“第一书记”王忠伦挠了挠头:“赔偿不得行,你愿意出劳力的话,到施工队挖沟,干好多拿好多。”

“要得。”

“还有谁有意见没有?”

“没得了。”

“散会!”

冰释

时间:2012年6月17日

地点:三角坝社区移民路

移民路空坝围满了人。

“向大家通报一下,这次移民住户的通气问题已经跟各方达成一致,同时,为了方便其他居民的生活,天然气公司同意也为其他住户安装天然气。”郑军燕站在人群中心。

一阵掌声响起。

“我公布一下资金情况,再次征求大家的意见。社区内驰宏建筑公司、江津六建司等为每户移民捐赠3200元,天然气公司为每户移民让利750元,移民每户自出资金1000元……”

一阵交头接耳后,移民和群众纷纷点头。

刘天柱终于松了一口气,为解决资金问题,镇委领导班子、移民办、信访办、天然气公司,社区“两委”成员、移民代表、群众代表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他做梦都在想“找钱”。

“感谢镇党委和社区班子,帮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个事情办得不错。”

“郑书记,过年请你来我家吃刨猪汤。”

9月中旬,天然气安装完工,30余户移民和周边500余户群众用上了天然气。

以“万场院坝会”为载体,三角坝社区找到了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方法,解决了部分党员群众观念淡薄、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不少固疾迎刃而解——争取到罗家园到阳石岗1公里的机耕道实施指标,方便了160余户群众出行;解决了几十户居民的失地社保问题;建成社级机耕道12公里,人行便道35公里……

9月底,后进基层党组织测评组专门召开群众座谈会。

移民代表秦习平在会上对三角坝社区党委竖起大拇指:“通过院坝会,党委为大家解决了不少困难,他们应该得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