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福村:“服务中心”立起来

2013-12-29陆睿曹刚静

当代党员 2013年1期

抓投入强保障

——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在一些后进党组织,人财物保障水平差,既影响党组织的外在形象,也制约着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有效开展。整顿转化后进基层党组织,一个重点就是抓投入强保障,解决党组织缺经费、少场所问题,保证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

雨过天晴。

66岁的邹代友背着手、叼着烟,慢悠悠地往前走。

穿过梁平县仁贤镇广福村千亩良田,他在一栋两层新楼前停了下来。楼前,一行“广福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大字闪着光。

底楼群众接待室里,51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冯建平正忙得不可开交。

此时是2012年12月11日上午9点过——几位村民正围着冯建平咨询事宜。

“老大哥,你先坐。”瞥见邹代友,冯建平吆喝道,“新中心建起来了,找我们办事的人多了!”

邹代友点点头,转身到隔壁的党员活动室坐下。

一小时后,冯建平走过来,递上一支烟——两个老党员吧嗒着烟聊开了。

“老大哥,你越来越喜欢‘找组织’了哟。”

“我党龄33年,到这里耍最亲热。以前场地太偏远,路又烂,我这把老骨头根本不敢来。”

冯建平眯着眼,吐出一口烟,思绪飘回到几个月前……

“后进怪圈”

“冯建平,我恁个远来找你,你跑哪去了?老百姓办事找不到干部,要你这个书记顶屁用!”

2012年4月上旬的一天,一个电话给了冯建平一闷棍。

“莫要毛,什么事嘛?”

对方在电话里嚷嚷半晌,冯建平总算明白过来——一位老党员为给孙子办贫困生证明,专门坐了辆摩托车来党总支办公室。却不想,花了一个多小时和14元车费,却发现办公室空无一人。

“我马上给你办!”挂上电话,冯建平抬脚出门。

很快,证明办好了。冯建平心里却发堵——广福村党总支办公室设在废弃的村小,硬件条件差,附近人烟稀少,仅有一条毛坯路和外界相连。

“由于地势偏远,群众找镇党委比找村党总支还方便。如此一来,群众办事宁可到镇上,也不愿找党总支;同时,我们党总支成员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达到61岁。由于道路泥泞,尤其是遇到下雨天,这些老弱党员很难按时参加党员活动。”

就这样,一个“怪圈”形成了——党员群众不愿来,村干部自然也不愿在办公室坐班。时间一长,党总支办公室就空了。一空,党员群众就更不来了。

冯建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怪圈”拖入深渊。

2012年4月下旬,仁贤镇党政中心。

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要求,全镇党组织分类定级结果公布了。

“倒数第一!”一看公示榜,冯建平如遭重击。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不久,广福村党总支被确定为挂牌督办的后进党组织!

这下,冯建平彻底蒙了。

“支部联线”

定级结果公布后,冯建平找到镇党委书记李家玲。

“李书记,我们党支部刚升格为党总支,怎么成了后进?我当了十年书记,从来没评过后进!广福村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冯建平红着脸,稀里哗啦倒苦水。

“老冯,你们村硬件太差,党组织活动搞得少,党组织作用更是没发挥好。”李家玲说。

冯建平哑口无言。良久,他冒出一句:“我们要啷个才能甩掉‘后进’帽子?”

“要想晋位升级,就得搞好活动阵地,再借阵地发挥好党员作用。”李家玲支招。

“我们党总支一年工作经费就6000元,哪有钱建场地?”冯建平两手一摊,头摇得像拨浪鼓。

李家玲笑笑:“我试试。”

次日,李家玲驱车直奔县城。

之前,针对农村党组织资金不足、保障不力等问题,梁平县委构建了“支部联线”帮扶体系——在县委牵头下,实力较强的200个县级部门和企业党组织主动出击,同214个农村党组织结对,通过资源支援促进后进党组织晋位升级。

寻求“支部联线”支持,正是李家玲此行的目标。

车到县城,李家玲找到广福村的“支部联线”党组织——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和县国土局机关党支部。

对方很快就有了响应。

2012年5月的一天,广福村老村小,村公共服务中心原址。

“这么大的官,竟然亲自到村里指导工作……”面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蒲继承伸过来的手,冯建平好激动。

前些天,蒲继承听取李家玲的汇报后,决定到广福村实地调研。

一大早,蒲继承就顶着烈日进了村。在党总支办公场地转了一圈后,他又走进党员、群众家中。

“广福村党总支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硬件差、保障弱是最大的困难。”返回县委组织部,蒲继承开出“药方”。

按照“药方”,县委组织部、仁贤镇和县国土局召开了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广福村问题。

很快,一个以“抓投入强保障”为突破口的帮扶方案送到了广福村。

软硬兼“保”

有“支部联线”撑腰,广福村党总支决定:后进转化,从改善硬件开始。

2012年7月,村“两委”班子在人气旺、交通好的广福村八组选了一块场地,准备在这里修建新公共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万元。”造好项目规划,冯建平向党员宣布。

“50万元?”

“钱从哪来?”

大家一听,纷纷咋舌。

冯建平故作神秘,拿出一叠材料:“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镇党委、国土局机关党支部组成了帮扶体系,给我们提供资金……”

话音未落,众党员掌声雷动。

8月,新公共服务中心及配套项目顺利开建。

新楼拔地而起之际,广福村党总支的软件保障也迅速到位。

“在‘支部联线’党组织支持下,村里的党建活动经费增加到每年8000元,党员活动年均经费也相应增加。”冯建平掰着手指,眼睛眯成一条缝,“此外,镇党委还配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给我们,担任专职党务干部!”

随着软硬件保障相继到位,广福村党员干部觉得头上那顶沉重的“后进”帽子正一点点消失。

11月22日,新公共服务中心竣工,村党总支迁入“新居”。

几天后,老党员邹代友接到开会通知——县委组织部要到村里宣讲十八大精神。

他赶紧换上干净衣服,出了门。

邹代友住在广福村七组。以前,从他家到党总支办公室要走40多分钟。由于路况不好,他参加组织活动从不穿皮鞋。遇到雨天,还常常请假——“不是我不愿意去,主要是路又远又滑,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摔!”

这次,他特意穿上了新皮鞋。

在水泥道上走了十来分钟,他坐进了党员活动室。

鲜艳的党旗下,70多名党员整齐端坐。

“在家的都到齐了!”点完名,冯建平有些激动——这是党员到得最齐的一次。

“冯书记,你们今年干了过去四五年的活儿,累不累?”邹代友问冯建平。

“党组织是党员的家。给自己家盖新房子,啷个会累?”

冯建平笑着,露出一口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