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群没必要打禽流感疫苗”
2013-12-29陈恩富卢亦愚
Q:这次禽流感和候鸟有关吗?
卢亦愚(下称L):前几年我主持了一个国家重点基金的项目,就是基因重组对流感流行的影响,大概是2004年,当时我们在浙江省内要收集H5N1、H5N2等,禽类当中主要是H5、H7、H9,H5、H9病原很好拿到,H7很难拿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浙江省H7这些禽类的病毒就算有的话也很少,现在变成到处都是H7的标本。
现在的发病率都集中在长三角一带, 90%左右都是在安徽、上海、浙江。从这个角度推算,很可能是野生禽类污染之后带过来,在江浙本地的禽类中,病毒可能产生重组、重配。带过来以后,江浙本地的禽类中,可能病毒产生重组,重配以后产生的。而且另一方面有安徽的H7N9,还有上海的两组,浙江杭州的一组,这个序列来看,这四组之间的同源性是相当好的。它们有几个片断,和野生禽类很接近,相似程度达到96%、97%。因此,很可能禽类就是从野生鸟类传播的可能。当然进一步的数据和资料还没有,现在样本太少了。
Q:什么样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禽流感的?
陈恩富(下称C):现在从禽流感病例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50岁的老年人特别多,占的比率达到80%。现在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跟老年人本身体制有关,禽流感病毒主要是进入肺,肺是我们的下呼吸道,经过下呼吸道肯定要经过我们的上呼吸道,上呼吸道有一个屏障的作用,随着人年龄增大,抵抗力在下降,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在下降。
第二个因素,现在禽流感是从禽到人的,所以跟禽接触的机会有关系,老年人经常去买鸡买鸭的机会多一点,在菜场里呆的时间会长一点。现在来看主要是这两个因素造成老年人患病的机会会多一点。
Q:如果H7N9疫苗上市了,普通人有必要打吗?
L:流感疫苗的目的,一个是保护重点人群,比方说禽类加工厂人员,或者捕杀人员,就应该打。如果每个人都打的话,则要考虑是否必要。每个人得这个病的概率多少,得了这个病对你的风险是多少,这个疫苗普遍打的话成本是多少。还有打了以后,个别人会产生副反应,副反应产生的几率是多少,危害是多少,要进行综合评价。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9/P2tqXeVdXDoytHd79AgzJj.webp)
所以,对于一般的普通人群,患病率这么低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有待于评估。
Q:如何区分我得的感冒是普通感冒还是禽流感?
C:这段时间下来我们总结一些规律,大部分病人都有禽类的接触史,或者去过菜场,买过鸡的接触史。第二个情况,大部分都集中在杭州、湖州这个地方的人。第三,一些满足前两个条件的老年人,出现了发热的呼吸道的症状,就要特别当心。
最好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特别是血常规。血常规在禽流感的病毒里也很有特点,病人体温比较高,白细胞应该高的,但反而比较低,淋巴细胞也比较低,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做一下病毒的检测,这样就容易在早期被发现。
Q:生活当中做怎样的运动可以有效防护,如何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C: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防止感染是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抵抗力有两种,一种就是非特意性的免疫力,一种就是特意性的免疫力。特意性就像我们打疫苗,打禽流感的疫苗就只能防禽流感,不能防其他的病。非特意性的免疫力,对所有外来的都有用,一个人完整的皮肤就是一个完整的抵抗,而呼吸道也能对很多细菌免疫。
如果一个人的抵抗力比较好,休息好,睡眠好,就会对一些病毒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突破了非特意性免疫的情况下人才会生病,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碰到病菌,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病的很大原因。
(以上内容选自果壳网4月18日《直面禽流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