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原:我和小说起死回生

2013-12-29洪鹄

南都周刊 2013年31期
马原

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代表作有《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虚构》、《悬疑地带》等。2013年7月,出版长篇小说《纠缠》。

小说死了

在写出总计60万字的小说《牛鬼蛇神》和《纠缠》前,马原有整整20年没有写小说。

他写随笔,写评论,给朋友的新书写吆喝文章,写教学大纲,偶尔写两条微博,还写过电视剧本。他就不是不写小说了。碰都不碰。

他宣布小说死了。不是他自己的小说死了,而是小说—死了。“小说的辉煌史就200年,到头了。它只能在19世纪和20世纪辉煌,这要得益于当时技术的进步,如果没有造纸工业化和现代印刷术的发展,小说是不可能成为一种如此普及的、全人类的消遣的。”但不幸的是,技术继续进步着。到了20世纪过半,电视、电脑、手机全面侵入,令显示屏代替纸张成为与人类接触频次最多的媒介。“屏显时代,你的选择就太多了,你发照片、看视频、打游戏。这些事都比读小说来得更懒更放松,关键是它们远比小说更适合屏幕。”

马原说:最起码,作为公共艺术的小说已死。小说家们还活着,继续着他们作为博物馆艺术的小说。对他这一代作者而言,文学的裂变是在一夜之间到来的—他们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的夜晚到处还亮着灯,人们朗诵着诗歌,追随着诗人,沉醉于小说乃至小说的实验。为什么九十年代的天光一开,所有的人已然忙着辞职、经商、下岗、下海?“国家的口号也变了。你怎么能想象在一个人人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白猫黑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热爱小说呢?”

之后马原也从作家变成教授,还当了系主任。小说则从手艺活变成了饭碗。课堂上传道授业,学生问他好小说的标准,他报出了长串名字:托尔斯泰、雨果、纪德、霍桑、菲尔丁。“好小说没有相对标准,只有绝对标准。绝对标准就是这些人。”他说起纪德的《窄门》,“太高级了,几乎无法拆解。”他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彻底被打垮,推荐给余华,余华看得浑身都在发抖。这就是“绝对”。而20世纪往后走,世界逐渐就乱套了,普鲁斯特、乔伊斯到后来法国新小说那群人发明出来的文本,乍一看革命了叙事,实则伤害了小说。“小说最后还是要回到故事上来,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在他眼里,海明威的男人故事、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最后的小说—公共艺术而非博物馆艺术,纯正意义上的、伟大小说。

“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我还能写?”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的理由。另一半的理由是,突然之间,他无法写了。

“1991年我停笔之前的最后一部小说,叫《倾诉》,写一个杀人的中年男人,在死前对小说家讲述了自己的全部罪行。我还记得。”马原说。但那个故事讲完,他的笔好像就干了。他无数次坐下来,想要认真地开始写,把经济条件准备好,把时间腾出来,甚至让光线的角度对,把心静下来……但都不行,都不对。很多小说家都断过笔,他知道。但他不知道他是会像保罗·奥斯特写完《布鲁克林荒唐事》后长达六个月的大脑一片空白还是像胡安·鲁尔福写完《佩德罗·巴拉莫》那样,38岁,就此再无创作。

“跟我同期的所有人比,我的写作都跟他们不一样。以前史铁生跟我说过,马原你就是那种天马行空的人,像鸟一样,一直是飞的。而他自己一寸都不能离开大地,充其量找个杠子让屁股悬空,手还要撑在地上。他用这个比喻是想跟我说,他的写作状态和我完全不同,在他看来我那时候写西藏的东西都是‘如有神助’,他老说,是不是上帝抓着你的手在写。写不出来小说的这20年,有时候我真的会想,是不是上帝不帮我了,他把他那只抓着我的手收回去了?”

起死回生

2008年,马原身体出了毛病。起初是带状孢疹,民间称为蛇盘疮的,传说疮口在腰间连成一圈人就要没命了。马原的都长在左边,但是“非常的疼,神经疼。24小时里它每分每秒都在疼着,是个残酷的病。”

疼了两个月,查出来马原肺上长了东西,医生说“已经很大,多半是癌。”

确诊要做四次肺部穿刺。仪器巨大,相比之下人体不堪一击,马原说他清晰地感觉到肉身是怎样被击破,被贯穿。做完第一次,他决定不做了。学校领导劝他,马老师,别任性,别中断,不能耽误啊。但他坚决不做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我不想被这个事情控制了。”

“做肺穿的感觉就是看到了全部的余生。检查的结果如果是良性,那么我就需要开膛剖肚把它割掉。但良性也有变异的可能,那样我就得做化疗。如果不是良性呢?我就要进入倒计时了。”

“一旦确诊,我的生命就要由那个增强型CT机下达的时间表给出了。”可能是三年零四个月,两年零八个月,一年零两个月。马原想,如果他真的就剩那么点时间了,他能不能不必掰着指头过日子?

马原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妻子李小花。他和作家皮皮16年前离婚,这才刚刚新婚。用他的话说,什么样的女人他没见过?美的,特别美的,有博士学位的,才高八斗的,“坐下来聊一个小时,就乏味,没劲透了。”他老婆李小花不怎么漂亮,之前是个运动员,退役了,没什么文化,大专文凭都是工作后混的,但她就是“简单,通透,舒服。”他说她是靠着直觉和本能的善良活的女人。

马原当时的想法是和李小花离婚,他不想耽误了她。“我想她的命怎么这么苦呢?嫁给了一个大病在身的人。当时我们在上海,她老家在海南,我说你现在回去,根本没人知道(结婚的事)。”

“但她跟我说,这样不对啊老公。她说去年我妈得病死了,之前病了好几年。你说我妈病了我就跟她脱离关系这对吗?我说这不是一回事,你是你妈生的。她说是一回事,两公婆是多大的缘分啊,可能比父母、子女的缘分都大,她说她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病了就病了,死了就死了,这都是命啊,你想那么多干吗。”

“她就是这么坦然,所以我说她是近乎通灵的女人。”

他感到他的身体迫切需要干净的空气,水,和充足的日光。为了这些,他把家从上海搬到了海南,又搬到了云南西南角的南糯山。对于癌,他发明了一套自己的见解:“我认为病和人是能够和平共处的。“把癌想象成一个独立个体,它必须依附在我体内,癌希望我死吗?不希望,我死了它就没地方存在了。过度治疗才是最大的杀手。”

四年过去。他不管这套理论是否科学,现实是—“我去复查,肺上的东西消失了。没有人觉得我像个重病患者。甚至没有人觉得我像个六十岁的人。”

他在海口的公寓有270度的窗户对着海。在西双版纳,每天早晨,他看着一朵云从屋前飘过,从屋后飘走。突然有一天,马原发现,他又开始写小说了。

在黑暗中躺了一小时左右,他终于套上厚厚的羽绒服踱到花园里。他一个人在秋千椅上荡来荡去,繁星在头顶闪闪烁烁。他这会儿的角色是父亲,所有那些有关姚良相儿时的记忆都回来了,像一部纪录片一样在他的脑海中复播。—节选自《纠缠》

从形而上下来

马原说,莫言一直跟他讲,去西藏是他的幸运。年轻的时候,马原执着于传奇、神迹。而在藏地,神奇、神迹这类东西俯拾即是,几乎是逼得你不得不找到某种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辽宁人马原,作为铁道学院的毕业生被分配到拉萨,游荡七年,其中三年半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和海明威从事着近似的职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原作为先锋派的开拓者立下标杆,导致跟进者必须以更为激进的姿态进行挑战。在小说《虚构》的开头,马原写下那句著名的“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有那么点耸人听闻。”它暴露了马原的语感:高蹈轻扬,暗涌的线索和隐约的奇异。

“年轻的时候,形而上是我们的最爱。我过去的小说里很少出现爱恨情仇,吃喝拉撒,我只关心那些不着边际的宏大议题。”马原说。但他被疾病改变了—现实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无穷的烦心事不因为你是个形而上分子而不找上你,他“因为那场病而变得世故、实际,变得更关心实实在在的生活。”

如果把《牛鬼蛇神》看作马原向旧日的一次总结,新作《纠缠》的启程意味会更加明显。《牛鬼蛇神》里,少年时的玩伴走向了迥然的人生:一个与自然为伍,贫穷却有着清晰的人生;一个迷失在都会,不断叩问着存在的意义。而《纠缠》却是一部彻底“形而下”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富裕的中国中产阶级家族是如何处理他们的祖父离世时出于高风亮节而决定捐赠给母校的遗产的故事。在接近25万字的篇幅里,马原用一等的耐心刻画了经办机构官僚主义对个人财产层层进进的刁难。

“在写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想起了卡夫卡。很奇怪,我费尽全力想写一本极端写实的小说,没想到还是和最荒诞的卡夫卡取得了暗中联系。《城堡》和《审判》中,主人公都是陷进了莫名其妙的纠缠中,脱身不得。这和《纠缠》中的姚亮姐弟境遇完全相似,所有的手续前都有另一道手续、所有的关卡前都有另一道关卡。卡夫卡写的是寓言,我无意于写寓言,但最后却发现生活本身就是寓言。”

《纠缠》的另一个主线是以姚亮姐弟为中心的三代人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以及财富引发的父子、母女、夫妻生活的变形。在马原看来,财富是当下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在他还是很年轻、二三十岁的时候,中国几乎是个没有个人财产的社会,之后无数社会矛盾、人与人的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都来自于中国社会从无产到有产的剧变。“中国人之前是无产,从我这一代人开始刚刚有了财富。多的人有几百亿,少的人几百万几十万几万。无产时代的人伦关系和有产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急速增长的财富状况必然会引发原先稳定的人伦关系的大震荡,可以说,中国人的人伦关系的—我们不说崩坏,只说震荡—仅仅是刚刚开始。”

与马原推出《纠缠》几乎同一时间,余华推出了他同为现实主义的小说《第七天》。而一年前格非也出版了一本具有类似色彩的小说《春尽江南》。评论家陈晓明说:“先锋派五虎将(指马原、余华、苏童、格非、洪峰),马原产生影响是1985年,他和洪峰、莫言一起,在中国提供了最早的对现实主义的叛逆。”而如今,这批中国虚构能力最强的作家,由于对现实的严重焦虑感,“搞得他们不断地把现实放到小说中来。”

“法国人鲍德里亚有个观点叫仿真,我觉得恰好可以说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现实。今天的现实的奇观性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虚构,它比虚构更为虚构,现实不像现实,像仿真的现实。面对这种过于荒谬、离奇的现实时,创作者是很容易俯首称臣的。”陈晓明说。他因此赞赏马原在《纠缠》中为写作的平实、节制付出的努力:这是面对太过戏剧化的现实时写作者应当保持的分寸。

长篇小说

上下都很平坦

北岳文艺出版社

“知青下乡”时期,姚亮、陆高、长脖、二狗、江梅、肖丽、小秀等年轻人置身于完全陌生的农村,忍受着青春冲动与饥饿的双重折磨,同样动物般凶猛。他们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甚至偷鸡摸狗,在日常生活的嚣攘中,走向命运的定数。

牛鬼蛇神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两位少年,李德胜和大元,一个山民、药学奇才、理发师傅、冥纸工艺师傅,他虽然看起来过的是悲惨生活,却有着清晰的人生,以天生的悟性和敏感,从乱象迷雾中直抵生命的真意;一个记者、作家、制片人、大学老师,他的人生是混迹于大千世界,却始终在混沌迷蒙之中,在似是而非的真相中苦苦思索追寻,最终回归生命本身。

纠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故事围绕一桩遗产纠纷展开,姚清涧老先生留下遗嘱,要将存款和房产变现捐赠母校檀溪小学,他的儿子姚亮、女儿姚明在执行遗嘱过程中却遇到种种麻烦,包括晚辈对捐赠的不解。小说展现了三代人对财产的不同态度,以及种种社会现象和人性欲望。

中短篇小说

冈底斯的诱惑

作家出版社

以几个外来的年轻探求者在进藏后的见闻,写出了冈底斯高原神秘的风土 人情,并且借助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微妙地传达了西藏神话世界和藏民原始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的“诱惑”和这种诱惑的内在含义。

西海无帆船

西藏人民出版社

马原早期小说集,收录了许多采用了“叙述圈套”手法的代表作,包括《夜班》、《山的印象》、《风流倜傥》、《牧神肯布罗》、《西海的无帆船》、《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等作品。

虚构

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所选取的《虚构》、《旧死》、《双重生活》、《窗口的孤独》等文章,在时间上有非常大的跨度,这些小说也就是作者自己本身成长演变的历史写照。这些小说大部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游神

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马原关于西藏的系列中短篇小说集,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经典之作,共收录《游神》、《低声呻吟》、《死亡的诗意》等13篇小说,其中《冈底斯的诱惑》列入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悬疑地带

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悬疑”为主题,集结了马原的6篇中短篇小说以及3部剧本(话剧、电影、电视剧各一部)。全书充满悬念、恐怖、神秘,为读者呈现另一面目的“马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