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彼岸安放

2013-12-29陈佐伊

南都周刊 2013年40期

“貌似格格不入”

赵永爽喜欢广州的秋天,让他想起家乡北京的秋,想起小时候夕阳西下,骑着单车,凉风吹在脸上的感觉。今年的“彼岸花开音乐节”是第三届,比往年时间提前了些,它的出品人赵永爽说,大家觉得这季节这么好,为什么不多搞几场?

当然,这也是整个团队的理想,把这个音乐节做得更好、更有趣,并坚持下去。10月19日、20日,第三届彼岸花开音乐节将在广州颐和盛世江边大草地举行,依然是免费票、免费巴士接送。和往届不同的是,这次的演出从一天拉长到两天,而且早在九月就陆续启动演唱会、“彼岸-台湾”讲座+专场演出、南方乐队选拔赛等,从一天变成一季。而演出阵容不只在数量上增加,质量也有所提升,不乏罗琦、万能青年旅店、地下婴儿等内地优秀音乐人,也有台湾的董事长、四分卫等。

实际上,南方,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持续的、成规模的音乐节一直少见,彼岸花开音乐节总策划蒋明说,比起北方,南方看此类演出的氛围并不够浓,而且来演出的音乐人、乐队“一定要大家都认可的以流行歌手这样的一种通俗身份”,好像才能够引起多数本土市民的注意和共鸣。

他们反其道而行之。蒋明说,这个音乐节就是“貌似和广州格格不入”。在参演歌手、乐队的选择上,他并不刻意投南方所好,选择很多粤语乐队,或净是去找所谓的大牌,他选自己认为好的音乐介绍给市民:有文化底蕴,有真情实感的。这一次他更大胆了些,除了一些有号召力的乐队,也选择些他认为不为南方人所知的好乐队。比如成立于宁夏的布衣乐队,他们的作品在蒋明口中“就像我们去到北方吃一碗羊肉面那么爽快”,他们将摇滚和民谣结合,含有很多西北民间戏曲的东西,“我觉得这种乐队可能它创作不出市井间的流行曲,但是它确实是非常非常值得去尊敬和推扬的”。

当蒋明邀请布衣乐队的时候,对方反而表示了感谢,因为尽管已经成立18年,却一直没有到广州演出。“我说那你们就尽管来,这次完全不用担心票房压力,就来把最好的作品演出来。”

赵永爽也举了个例子,最近《中国好声音》里面有一个选手唱了子曰秋野乐队的歌,他们的歌就可能又火起来了,之前这个乐队可能在年轻人圈里被淡忘了,但并不是因为歌不好。所以,他们想尽力坚持免费,就和过节一样,希望更多的人来玩,把音乐介绍给他们。蒋明说,他希望人们把音乐当成是背景,在这个节日里游乐、吃喝、逛市集,那就是他心中最理想的音乐节的样子。

这一次在编排上,蒋明打算把5组女性艺人放在下午,“她们相对来说玩摇滚也会轻柔一些”,然后让大家先慢慢地进入气氛,到六点钟夜幕降临,音乐就开始重起来,两天分别是罗琦和万能青年旅店压轴。票也派得很快,全城60个派票点中,许多是一两天就派完,还有许多外地的乐迷打电话来要票。

“纯洁的”契机

蒋明自己是个民谣歌手,也是深爱音乐节的乐评人,但在亲自办起的音乐节里,反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好好坐下来听。不过他记得在第一届的音乐节里看到的一幅场景:深夜十一点,最后一支乐队,年轻人都围在前面跳,一个穿着蓝色保洁服的扫地阿姨,站在人群后方,拿着扫把,身体随着音乐跳起来了,他觉得这画面很美—形形色色的人,在音乐节都变成了一种人。

由于出品方是颐和地产,这种地产商和音乐节的结合在外界看来似乎总包藏着横流的物质欲望和居心叵测的商业企图。但在音乐节出品人、颐和集团副总裁赵永爽眼中,举办音乐节的契机还是“纯洁的”,是一帮喜欢音乐的人借着酒劲儿一拍即合产生的。尽管,他也不否认自己具有商人追逐利益的属性,以地产商的话语来说,因为刚需群体和喜欢音乐的群体有重叠。但同时他也有“私心”,比如把票发给了还没打算买房子的大学生甚至是寄去外地,为了喜欢音乐的人们,有这个机会与缘分聚在一起。

赵永爽眼中,音乐节不是为了卖楼而办,前两届“彼岸花开”他们并没有搀杂销售主题的东西。实际上,赵永爽受到过内外的质疑,上一届差点搞不成的时候,他说他卖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作为后续的支援,所幸音乐节当天房子卖得不错,所以这笔钱就“有人给报销了”。

此外,“彼岸花开”的后勤工作也引人注意。全城多点大量免费大巴接送,乐迷玩到深夜十一点,也能顺利回家,而安保清洁上,地产商也为音乐节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援。

在蒋明看来,到了这一届,可以说这个音乐节“18岁成年了”—团队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合作顺畅,知道如何相对高效去办一个音乐节,甚至可以说是在目前的合作下的巅峰状态。很多音乐节并没法持久,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是市场经济下不理智的搅局者,又或是因为组织经验和资金的匮乏。“彼岸花开”显然是想努力在这片艰难的土地上寻找突破并坚持下去,让南方一群爱音乐的心,可以有一个彼岸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