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跨越发展的三原战略

2013-12-29孙景宏

人民论坛 2013年36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北大门”的三原县,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地段,区位、交通、产业优势明显。必须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抢抓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围绕“六坚持、六引领”的工作思路,发扬“钉钉子”精神,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工业主导战略,以园区建设引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力以赴抓园区、促聚集,抓招商、上项目,抓民营、兴产业。规划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食品、新型医药研制三大产业,将三原打造成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依托宏远公司、方圆汽标、宏达公司等县域装备制造企业,唱响叫亮“西安制造、三原配套”招商名片,加快引进和发展一批关联配套的上下游产业,着力打造大西安的汽车配件和航空配件基地。

坚持商贸活县战略,以物流园区建设引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发展机遇,实施“商贸活县”战略,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规划建设以轻工产品批发销售为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西安国际商贸物流园,力争3—5年把三原建成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打造三原城隍庙文化旅游景区、渭北革命根据地(武字区、心字区)教育中心和柏社古村生土民居博物馆,发展文化旅游业。

坚持城镇化战略,以卫星新城建设引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牢固树立“全域三原”理念,把“四化并举”贯穿到城乡统筹发展全过程,构建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良性互动的县域城镇群,不断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学推进撤村并组,加快建设“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坚持产业富民战略,以现代农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粮食单产提高、蔬菜扩产增收、果业提质增效和畜牧养殖的增收四大工程。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产业村镇,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发展,把三原打造成大西安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餐桌子”。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施西郊现代农业园、正大现代农业园和金源山庄扩张提升工程,加快嵯峨天齐酿酒葡萄基地、高渠西部花卉产业园、安乐蔡家生态产业园等7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战略,以社会管理创新引领和谐幸福三原建设。坚决落实“两个80%”的硬指标,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不断加大就业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继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和落实好养老、失业等保险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完善基本医保和农村合疗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村村通”、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器材配送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

坚持强基固本战略,以群众路线教育引领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支部为单位、以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委(党组)中心组为引领,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增强领导推动三原深化改革,转型跨越的动力和活力。继续认真开展“驻百村、联千户、帮万民、转作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县级领导包镇、镇(中心)领导包片、县级部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一包五年不变”的要求,由县级领导带头,机关领导带队,机关干部参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主题实践活动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举措、农村工作的新机制、群众路线教育的新载体,为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卫星新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三原县委书记)

责编/袁静 美编/石玉